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吸纳了循证医学证实了的医学科技进展,形成具有佑安特色的诊疗及技术操作规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常见传染病护理常规、皮肤与性病护理常规、结核病护理常规、门急诊护理常规、五官科护理常规、妇产科护理常规、危重症护理常规;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中包括防护技术、消毒隔离技术等,围绕传染、感染性疾病特点,指导临床护士做好消毒隔离与职业暴露防控,体现专业、人性化护理服务技能。《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系列》丛书不但对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也吸纳了循证医学证实了的医学科技进展,体现了以传染与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特色,同时将临床路径、慢性病随访服务管理体系、器官功能评价及十二级分级诊断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佑安特色的诊疗及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 版权信息
  • 《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系列》丛书编委会
  • 一、丛书编委会组成
  • 二、各分册编委组成
  • (一)内科诊疗常规分册
  • (二)外科诊疗常规分册
  • (三)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分册
  • (四)护理常规与技术操作分册
  • 前言
  • 第一篇 护理常规
  • 第一章 门、急诊护理
  • 一、门诊服务中心护理
  • 二、急诊分诊
  • 三、危重患者抢救
  • 四、留院观察护理
  • 五、护送急诊患者住院
  • 第二章 住院护理
  • 一、入院护理
  • 二、出院护理
  • 三、分级护理标准
  • 四、对患者的临终护理
  • 五、心理护理
  • 第三章 常见症状护理
  • 一、发热
  • 二、惊厥
  • 三、呼吸困难
  • 四、抽搐
  • 五、意识障碍
  • 六、昏迷
  • 七、疼痛
  • 八、腹泻
  • 九、便秘
  • 十、出血
  • 十一、腹水
  • 十二、黄疸
  • 第四章 急症护理
  • 一、急性中毒
  • 二、一氧化碳中毒
  • 三、急性酒精中毒
  • 四、中暑
  • 五、溺水
  • 六、电击伤
  • 七、烧伤
  • 八、创伤
  • 九、多发伤
  • 十、急腹症
  • 十一、胸痛
  • 十二、休克
  • 十三、心搏骤停
  • 十四、高血压急症
  • 十五、缺血性脑卒中
  • 十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十七、急性肝衰竭
  • 十八、消化道出血
  • 十九、肝癌破裂
  • 二十、骨折
  • 第五章 常见感染性疾病护理
  • 一、水痘-带状疱疹
  • 二、麻疹
  • 三、流行性腮腺炎
  • 四、猩红热
  •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六、流行性感冒
  • 七、百日咳
  • 八、肺结核
  • 九、霍乱
  • 十、细菌性痢疾
  • 十一、手足口病
  • 十二、阿米巴病
  • 十三、伤寒
  • 十四、感染性腹泻
  • 十五、细菌性食物中毒
  • 十六、脊髓灰质炎
  • 十七、艾滋病
  • 十八、肾综合征性出血热
  • 十九、炭疽
  • 二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二十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二十二、鼠疫
  • 二十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 二十四、疟疾
  • 二十五、狂犬病
  • 二十六、布氏菌病
  • 二十七、登革热
  • 二十八、钩端螺旋体病
  • 第六章 皮肤与性病护理
  • 一、一般护理常规
  • 二、冷冻治疗
  • 三、荨麻疹
  • 四、药疹
  • 五、浅部真菌病
  • 六、接触性皮炎、湿疹
  • 七、银屑病
  • 八、梅毒
  • 九、淋病
  • 十、尖锐湿疣
  • 十一、生殖器疱疹
  • 十二、非淋菌性尿道炎
  • 十三、传染性软疣
  • 十四、过敏性紫癜
  • 十五、白癜风
  • 第七章 常见内科疾病护理
  • 一、消化系统
  • (一)急性胃炎
  • (二)消化性溃疡
  • (三)胃食管反流病
  • (四)功能性消化不良
  • (五)急性胰腺炎
  • (六)病毒性肝炎
  • (七)肝硬化
  • (八)肝性脑病
  • (九)原发性肝癌
  • (十)药物性肝损伤
  • (十一)自身免疫性肝炎
  • (十二)酒精性肝病
  • (十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十四)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 二、呼吸系统
  • (一)肺炎
  • (二)肺水肿
  • (三)气胸
  • (四)急性呼吸衰竭
  • (五)肺栓塞
  • 三、泌尿系统
  • (一)急性肾衰竭
  • (二)慢性肾衰竭
  • 四、内分泌系统
  • (一)肝病合并糖尿病
  •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三)甲亢性肝损害
  • 五、血液系统
  • (一)贫血
  •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六、循环系统
  • (一)心律失常
  • (二)心绞痛
  • (三)原发性高血压
  • (四)急性心力衰竭
  • (五)急性心肌梗死
  • 第八章 普通外科护理
  • 一、外科手术护理
  • 二、常见手术后引流观察
  • 三、引流管护理
  • (一)胃肠减压
  • (二)腹腔引流
  • (三)T管引流
  • 四、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 五、乳腺癌根治术
  • 六、胃(部分)切除术
  • 七、胆囊切除术
  • 八、胆总管探查术
  • 九、脾切除术
  • 十、腹部疝修补术
  • 十一、结、直肠癌根治术
  • 十二、阑尾切除术
  • 十三、肝癌切除
  • 十四、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段)切除
  • 十五、肝脓肿
  • 十六、胰十二指肠切除
  • 十七、肠梗阻
  • 十八、肝脏移植术
  • 第九章 泌尿外科护理
  • 一、泌尿外科手术护理
  • 二、膀胱镜检查术
  • 三、肾镜检查术
  • 四、肾切除术
  • 五、肾穿刺活检术
  • 六、经皮肾盂造瘘术
  • 七、肾移植术
  • 八、肾上腺手术
  • 九、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 十、膀胱肿瘤电切术
  • 十一、全膀胱切除术
  • 十二、膀胱造瘘术
  • 十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十四、前列腺癌根治术
  • 十五、阴茎切除术
  • 十六、包皮环切术
  • 十七、阴囊及其内容手术
  • 第十章 血液净化专科护理
  • 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二、腹膜透析
  • 三、血脂净化
  • 四、血液透析
  • 五、血液灌流
  • 六、中心静脉置管透析
  • 七、动静脉内瘘
  • 第十一章 五官科护理
  • 一、眼科
  • (一)眼科疾病手术护理
  • (二)机械性眼外伤
  • (三)眼化学烧伤
  • (四)急性眼内炎
  • (五)白内障手术
  • (六)青光眼手术
  • (七)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 (八)斜视矫正术
  • (九)眼眶内容物取出术
  • 二、耳科
  • (一)耳科疾病手术
  • (二)鼓室成形术
  • (三)耳硬化症内耳开窗术
  • (四)全耳再造手术
  • 三、鼻科
  • (一)鼻科疾病手术
  • (二)鼻内镜手术
  • (三)鼻出血
  • (四)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 (五)经鼻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 四、咽、喉科
  • (一)喉科疾病手术
  • (二)支撑喉镜下喉部手术
  • (三)扁桃体切除术
  • (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HUPPP术)
  • (五)腺样体刮除术
  • (六)喉乳头状瘤切除术
  • 五、头颈外科
  • (一)全喉、全下咽及全食管切除术
  • (二)部分喉切除术
  • (三)甲状腺肿物切除术
  • 六、口腔科
  • (一)一般护理常规
  • (二)口腔疾病手术护理常规
  • (三)牙周病
  • (四)口腔黏膜病
  • (五)颌面部感染
  • (六)颌面部肿瘤
  • (七)颌面部骨折
  • (八)光动力治疗
  • 第十二章 妇产科疾病护理
  • 一、产科
  • (一)正常分娩期护理
  • (二)正常产褥期护理
  • (三)剖宫产术后护理
  • (四)胎膜早破
  • (五)前置胎盘
  • (六)胎盘早剥
  • (七)先兆早产
  • (八)胎儿窘迫
  • (九)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十)HELLP综合征
  • (十一)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 (十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 (十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十四)妊娠合并心脏病
  • (十五)妊娠期糖尿病
  • (十六)妊娠合并梅毒
  • (十七)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
  • (十八)子宫破裂
  • (十九)羊水栓塞
  • (二十)产后出血
  • 二、妇科
  • (一)妇科围术期护理
  • (二)妇科化疗
  • (三)子宫肌瘤
  • (四)子宫腺肌病
  •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
  • (六)卵巢肿瘤
  • (七)宫颈癌
  • (八)盆腔炎性疾病
  • (九)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十)异位妊娠
  • (十一)葡萄胎
  • (十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 (十三)外阴癌
  • (十四)子宫内膜癌
  • (十五)输卵管癌
  • 三、新生儿科
  •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 (二)早产儿
  • (三)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 (四)新生儿窒息复苏
  • (五)新生儿呼吸暂停
  • (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 (七)新生儿肺炎
  • (八)新生儿呕吐
  • (九)新生儿脐炎
  • (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十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十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十三)新生儿败血症
  • (十四)新生儿脓疱病
  • (十五)新生儿鹅口疮
  • (十六)新生儿硬肿症
  • (十七)新生儿破伤风
  • (十八)糖尿病产妇所生新生儿护理
  • (十九)艾滋病产妇所生新生儿护理
  • (二十)梅毒产妇所生新生儿护理
  • 第十三章 危重症监护
  • (一)危重症监护一般护理
  • (二)心功能监护
  • (三)心电监护
  • (四)中心静脉压监护
  • (五)持续动脉压监护
  • (六)漂浮导管监护
  • (七)呼吸功能监护
  • (八)人工气道护理
  • (九)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护
  • (十)肾功能监护
  • (十一)肝功能监护
  • (十二)临时心脏起搏器监护
  • (十三)肠内营养护理
  • (十四)肠外营养护理
  • 第十四章 手术室护理
  • 一、手术体位护理
  • 二、手术标本处置常规
  • 三、麻醉配合护理
  • (一)一般配合常规
  • (二)全身麻醉护理配合
  • (三)局部麻醉配合
  • (四)椎管内麻醉配合
  • 四、围术期护理
  • (一)手术前护理
  • (二)手术中护理
  • (三)手术后护理
  • 第二篇 护理技术操作
  • 第一章 基本护理操作
  • 一、无菌技术
  • (一)无菌包使用技术
  • (二)戴无菌手套
  • (三)铺设无菌器械台
  • (四)铺无菌盘
  • 二、防护技术
  • (一)接触传播
  • (二)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
  • (三)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四)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 (五)穿脱隔离衣
  • (六)终末消毒
  • 三、铺床法
  • (一)备用床
  • (二)麻醉床
  • (三)卧床患者更换床单
  • 四、身体活动管理
  • (一)移动技术
  • (二)运送技术
  • (三)预防跌倒
  • 五、监测技术
  • (一)体温、脉搏、呼吸测量
  • (二)血压测量
  • (三)心电监测
  • (四)血糖监测
  • (五)血氧饱和度监测
  • (六)中心静脉压监测
  • (七)Swan-Ganz导管监测
  • 六、口腔护理
  • (一)卧床患者
  • (二)昏迷患者
  • (三)气管插管患者
  • 七、标本采集
  • (一)静脉血标本
  • (二)血培养标本
  • (三)血气分析标本
  • (四)尿标本
  • (五)便标本
  • (六)痰标本
  • (七)咽拭子标本
  • (八)导管培养标本
  • 八、给药技术
  • (一)口服给药
  • (二)皮内注射
  • (三)皮下注射
  • (四)肌内注射
  • (五)静脉注射
  • (六)密闭式静脉输液
  • (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
  • (八)密闭式静脉输血
  • (九)雾化吸入
  • (十)喷雾给药
  • (十一)直肠给药
  • (十二)阴道给药
  • 九、输液辅助装置应用技术
  • (一)肝素帽、输液接头、三通接头使用
  • (二)输液泵
  • (三)微量注射泵
  • (四)静脉留置针
  • (五)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
  • (六)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
  • (七)置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维护
  • 十、氧疗技术
  • (一)鼻导管/面罩吸氧
  • (二)一次性使用吸氧管(OT-MI人工肺)
  • 十一、排痰技术
  • (一)有效排痰法
  • (二)经鼻/口腔吸痰
  • (三)气管插管吸痰
  • (四)排痰机使用
  • 十二、导尿技术
  • (一)女患者导尿法
  • (二)男患者导尿法
  • 十三、冲洗技术
  • (一)会阴冲洗
  • (二)阴道冲洗
  • (三)膀胱冲洗
  • 十四、灌肠技术
  • (一)保留灌肠
  • (二)不保留灌肠
  • (三)结肠透析灌洗
  • 十五、冷热的应用
  • (一)酒精/温水擦浴
  • (二)冰袋的使用
  • (三)暖水袋的使用
  • (四)保温毯的使用
  • 十六、营养支持技术
  • (一)肠内营养
  • (二)肠外营养
  • 十七、皮肤、伤口、造口护理
  • (一)压疮预防
  • (二)压疮护理
  • (三)伤口换药
  • (四)造口护理
  • (五)糖尿病足护理
  • 十八、尸体料理
  • 第二章 专科护理操作
  • 一、急诊科护理操作
  • (一)无创呼吸机
  • (二)洗胃
  • (三)除颤
  • (四)心肺复苏
  • (五)简易呼吸器
  • 二、普通外科护理操作
  • (一)备皮法
  • (二)T管引流的护理
  • (三)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 (四)胃肠减压术
  • (五)空肠营养管置入
  • (六)外科拆线
  • 三、妇产科护理操作
  • (一)子宫底高度和腹围测量
  • (二)四步触诊
  • (三)胎心音听诊
  • (四)骨盆外测量
  • (五)胎心监护技术
  • (六)地诺前列酮软化宫颈
  • (七)宫缩观察技术
  • (八)外阴部消毒
  • (九)会阴侧切缝合
  • (十)会阴保护技术
  • (十一)胎盘娩出
  • (十二)软产道检查
  • (十三)会阴伤口拆线
  • (十四)会阴湿热敷
  • (十五)乳房护理
  • 四、新生儿科护理操作
  • (一)新生儿脐带处理
  • (二)红臀
  • (三)新生儿沐浴
  • (四)暖箱护理
  • (五)奶瓶喂养
  • (六)足跟采血
  • (七)新生儿复苏
  • (八)光照疗法
  • (九)头皮静脉输液法
  • (十)股静脉穿刺技术
  • (十一)气管插管内吸痰
  • 五、血液净化科护理操作
  • (一)血液透析
  • (二)血液滤过
  • (三)血液灌流
  • (四)血浆置换
  • (五)血脂净化
  • (六)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换液
  • (七)自动化腹膜透析
  • (八)更换腹膜透析短管
  • (九)生物型人工肝
  • (十)人工肝双重吸附
  • (十一)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 (十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
  • 六、五官科护理操作
  • (一)滴眼药水
  • (二)涂眼药膏
  • (三)结膜下注射
  • (四)结膜囊冲洗
  • (五)泪道冲洗
  • (六)结膜结石剔除
  • (七)眼部换药
  • (八)眼部绷带包扎法
  • (九)耳部滴药法
  • (十)耳道冲洗法
  • (十一)鼻腔滴药法
  • (十二)鼻腔冲洗
  • (十三)鼻窦负压置换疗法
  • (十四)气管切开术后换药
  • (十五)四手操作技术
  • (十六)口腔科磷酸锌粘结粉的调制技术
  • (十七)口腔科氧化锌丁香油粘结固定剂的调制技术
  • (十八)口腔科玻璃离子粘固粉调制技术
  • (十九)根管充填糊剂调制技术
  • (二十)龋齿充填术
  • (二十一)根管治疗术
  • (二十二)窝沟封闭术
  • (二十三)拔牙术
  • 七、皮肤科护理操作
  • (一)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 (二)光动力治疗
  • (三)红蓝光照射
  • (四)微波治疗
  • (五)半导体激光操作
  • (六)冷冻治疗
  • (七)刮疣治疗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