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联结起来,进行比较系统的打通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从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一般关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分别从14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若干观点与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实践进行对接,并围绕二者的内在联系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阐述。这种研究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尝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引论 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闪电射入当代中国的人民园地
  • 第一章 世界物质性与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教育
  • 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性原理
  •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 (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
  •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
  • 二、 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
  • (一)唯物论教育
  • (二)现代无神论教育
  • 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
  •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 (三)联系党的指导思想来讲解党的思想路线
  • (四)科学把握党的思想路线本质内容的恒定性与表述方式的多样化
  • 第二章 “两个必然”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 一、 “两个必然”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 (一)“两个必然”的基本内容
  • (二)“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
  • (三)“两个必然”的完善和发展
  • 二、 “两个必然”的当代价值
  •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及其前途命运
  • 三、 围绕“两个必然”深入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 (一)深刻理解“两个必然”的科学性,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认识“两个必然”的实现形式,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三)认清“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 第三章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与社会主义意识灌输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 (一)“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命题的提出
  • (二)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基本观点
  • (三)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论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础
  • 二、 列宁关于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思想
  • (一)灌输论的提出
  • (二)列宁关于“灌输论”的基本观点
  • 三、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论述
  • (一)“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命题的提出
  • (二)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基本观点
  •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思想领导的应有之义
  • 四、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理论灌输和思想领导
  • (一)正确认识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 (二)新时期的理论灌输对掌握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 (三)新时期思想领导的实现必须结合历史使命论和灌输论来进行
  • 第四章 意识形态理论与改进意识形态工作
  • 一、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 (一)一般意识形态:社会矛盾的掩盖
  •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的颠倒
  • 二、 列宁开创的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 三、 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
  • (一)意识形态并没有也不会“终结”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与经验
  • (三)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
  • 第五章 多样性统一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 一、 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 (一)物质世界是统一性的
  • (二)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 二、 和谐是多样性统一的集中体现
  • (一)和谐的内涵
  • (二)全球的和谐需要通过各国的差异性来展现
  • 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 (一)确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 第六章 存在决定意识与核心价值观引领
  • 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变化与社会意识的现状
  • (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意识的变化
  • (二)我国社会转型与社会意识的多样化
  • 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意识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 (三)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七章 社会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教育
  • 一、 唯物辩证法是全面的发展学说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 (二)辩证联系及其认识论、方法论意义
  • (三)辩证发展及其历史主义观点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
  •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说和劳动的决定作用原理
  • (二)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主要节点
  • 三、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 (一)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应用
  • (二)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
  •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 四、 科学发展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 (一)科学发展观有其重大思想政治内涵
  • (二)科学发展观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 (三)科学发展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关联
  •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第八章 人化自然与生态文明教育
  • 一、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
  • (一)自然界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 (二)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 (三)“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 二、 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一)人是始终属于自然界的
  • (二)劳动创造了人并使人在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
  • (三)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 (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
  • 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
  •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酝酿和提出
  • (三)生态文明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
  • 四、 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
  • 第九章 群众观点与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二、 党的群众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一)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意义上去认识
  • (二)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上去认识
  • (三)从思想政治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去认识
  • 三、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特点
  • (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实施路径
  • 第十章 “两类矛盾”学说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 一、 “两类矛盾”思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 (一)毛泽东提出“两类矛盾”的思想
  • (二)毛泽东关于“两类矛盾”学说的基本内容
  • 二、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
  • 三、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作用
  •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论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 (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功能
  • (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社会
  • 第十一章 世界交往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
  • 一、 马克思关于世界交往的理论
  •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交往的根本动力,是形成世界历史的原因
  • (二)世界交往促进了各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闭关自守状态
  • (三)各民族不但进行物质的交往,而且进行着精神的交往
  • (四)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成为世界交往中的竞争手段,商业具有了政治意义,扩张市场成为资本主义转嫁经济危机的一种策略
  • 二、 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 (一)交通、运输、通信、信息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
  • (二)资本、能源、技术、产品、市场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
  • (三)各种区域组织不断产生,区域合作进一步增强
  • (四)各种国际组织对各国干预的增强
  • (五)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 三、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创新爱国主义教育
  • (一)认清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的实质,增强忧患和发展意识
  • (二)在世界交往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强化民族国家的认同意识
  • (三)在世界交往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心理
  • (四)在世界交往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 (五)在世界交往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培养负责任的大国意识
  • 第十二章 商品拜物教批判与反对拜金主义
  • 一、 马克思揭示商品与货币的秘密
  • (一)商品与货币的神秘表现
  • (二)商品拜物教的来源
  • (三)货币使商品拜物教表现更加明显
  • (四)商品拜物教是特定的社会现象
  • 二、 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
  • (一)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的批判
  • (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批判
  • (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批判
  • (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批判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对拜金主义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的表现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存在的原因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反对拜金主义
  • 第十三章 人的本质与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 一、 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一)正确理解人的本质的重要意义
  • (二)人的本质与人性辨析
  •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科学内涵
  • (四)人的现实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核心
  • 二、 承担社会责任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
  • (一)人的社会本质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
  • (二)责任与社会责任概述
  • (三)人的社会本质决定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 三、 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 (一)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及特征
  • (二)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意义
  • (三)新时期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 第十四章 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 二、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 (一)邓小平理论:强调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同时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飞跃
  •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
  •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