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多维度勾勒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发展的轮廓。
内容简介
人民币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币种。
人民币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运行着两套规则不同的货币体系,使用两种不同的货币符号(CNY和CNH),创造性地实践了“三元悖论”框架下的“非角点解”,在本币不满足“可兑换”条件下成功推动了离岸模式的货币国际化发展。这在人类货币演进的漫漫长河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人民币于历史中锚定了自己的坐标。
本书从历史环境和多方博弈的视角看待货币国际化问题,兼具理论和实证分析。首先,本书剖析了人民币“一种货币,两个市场”的独特结构,重点研究了两个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和联通工具。其次,本书系统阐释了国际货币理论的两个研究框架,阐明了人民币离岸发展模式的内在逻辑,对当前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辩证讨论,并在地缘政治背景下扩展了国际货币的理论要素。
再次,本书在“三元悖论”经典框架下研究了中国特殊的“非角点解”形式,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在多视角下的丰富内涵。最后,本书在实证分析章节运用中国数据进行了回溯分析,对资本项目改革的权衡和取舍进行了定量阐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人民币,于历史中锚定坐标
- 第一章 一种货币,两个市场
- 第一节 一种货币,两个市场
- 第二节 人民币“双重”汇率
-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
- 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 三、人民币离岸市场
- 四、人民币离岸外汇市场的主要构成
- 五、人民币离岸市场流动性的主要来源
- 第三节 离岸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联动关系
- 第四节 人民币离岸和在岸的管理与调适
- 第五节 双向“互联互通”政策工具箱
- 一、股票市场:“沪港通”和“深港通”
- 二、债券市场:“债券通”
- 三、衍生品市场:“互换通”
- 第二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发展
- 第一节 现代国际货币格局
- 第二节 国际货币的定义
- 一、货币功能框架
- 二、政治经济学框架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
- 第四节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其他政策改革的配合关系
- 一、货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关系
- 二、货币国际化和金融开放的关系
- 三、货币国际化和汇率清洁浮动的关系
- 四、货币国际化和资本流动控制的关系
- 第五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模式
- 第六节 资本账户开放和经济增长
- 一、积极的观点
- 二、消极的观点
- 三、为什么实证结论如此矛盾
- 四、资本账户开放的“阈值效应”
- 五、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体系改革的良性“倒逼”作用
- 六、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再讨论
- 第七节 资本账户开放面临的潜在风险
- 第八节 美元、马克和日元的国际化路径
- 一、1913—1945年美元国际化
- 二、1973—1990年德国马克国际化
- 三、1984—1991年日元国际化
- 第三章 超越“不可能三角”
- 第一节 中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
- 一、中国国际资产端结构
- 二、中国国际负债端结构
- 三、一种失衡:国际投资收益逆差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现实意义
- 第三节 “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
- 一、开放经济的“三元悖论”
- 二、无抛补的利率平价公式
- 三、“非角点解”向“角点解”的演进
- 第四章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测度
- 第一节 本章引论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法律度量和事实度量
- 一、法律度量
- 二、事实度量
- 第四节 两个市场联通程度的价格度量
- 一、人民币离岸和在岸的短期利差分析
- 二、人民币离岸和在岸远期汇差分析
- 三、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即期汇差分析
- 第五节 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非线性收敛特征
- 一、研究方法
- 二、实证检验结果
- 三、人民币套息因素和即期汇率跨市场溢价的收敛
- 第六节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五章 资本账户对外开放的风险分担机制:基于市场联通的视角
- 第一节 本章引论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及经济增长
- 二、股票市场对外开放与资产定价
- 第三节 政策背景与理论机制
- 一、政策背景
- 二、理论机制
- 第四节 实证设计
- 一、模型设定与研究假说
- 二、研究方法:多周期DID
- 三、数据使用、变量构造及描述性统计
- 四、DifCov分解
- 第五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基准回归
- 二、敏感性分析:替换因变量的应用时间窗口
- 第六节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六章 “非角点解”区间的人民币套息交易
- 第一节 本章引论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说
- 一、研究背景:人民币套息交易发生的机制
- 二、中国国产货物“复进口”及税收问题的讨论
- 三、一个典型的人民币套息交易案例:“一日游”
- 四、研究假说
- 五、数据使用与变量构造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一、基准模型设定:总量数据
- 二、基准模型回归结果:出口方向的总量数据
- 三、基准模型回归结果:进口方向的总量数据
- 四、拓展模型设定和回归结果:产品级数据
- 五、稳健性检验
- 六、结构性分析与实证检验
- 第五节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 结语
- 附录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历程
- 附表1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政策工具
- 附表2 全球离岸人民币清算安排合作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出版方
中译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出版板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是197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翻译出版机构,先后隶属于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中译出版社业务由单一出版联合国读物发展到译介出版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由出版语言翻译类著作发展到出版各类综合性书籍,逐步形成了以中译国际、中译外语、中译少儿、中译社科、中译财经为主要内容的出版格局。年出版新书500余种,输出版权160余种。 中译出版社立足于国际化定位,全面推动文化繁荣和出版“走出去”战略。出版社秉承高标准与高品质的宗旨,积累了大量蜚声海内外的知名翻译家、语言学家、作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优质作者资源,策划出版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品力作,为沟通中外,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架起了文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