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纪念《资本论》150周年,厦门大学研讨马克思主义发展。

内容简介

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进一步推动面向21世纪的《资本论》研究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017年9月厦门大学举办“面向21世纪的《资本论》研讨——第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七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本书为此次会议的论文集。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丛》编委会
  • 《面向21世纪的〈资本论〉》编委会
  • 目录
  • 专稿
  • 《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
  •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 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思想
  • 三 未来社会是最适合人类本性的人的本质的复归
  • 《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关系
  • 一 《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因而不适用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吗?
  • 二 如何理解《资本论》的研究目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目的的辩证关系?
  • 三 如何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辩证关系?
  • 科学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 一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建立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
  • 二 对国民经济一般构成及其内部联系的分析
  • 三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变化对重构国民经济的新要求
  • 四 实现重构国民经济体系需要有社会主义作为制度保证
  • 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一 什么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中国需要构建什么样的经济学?
  • 二 必须正确评估中国经济学现状
  • 三 市场经济理论不等同于市场经济一般原理,还包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四 中国经济学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 五 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同样具有阶级或者制度属性
  • 《资本论》的当代意义与现世价值
  • 一 《资本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的产生、运行和发展
  • 二 《资本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三 《资本论》有助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从《资本论》的宏观经济研究方法看科尔内ⅡB模式的弊病
  • 一 《资本论》对宏观经济结构和决定性层面的揭示
  • 二 所有制在宏观经济运动中的决定性作用
  • 三 科尔内的ⅡB模式撇开了公有制的决定性作用
  • 四 科尔内ⅡB模式的严重弊病及其危害性科尔内ⅡB模式的严重弊病主要有:
  • 一 《资本论》的整体性研究
  • 论《资本论》的整体性
  • 一 《资本论》第一卷的独立性
  • 二 《资本论》第一卷的片面性
  • 三 《资本论》后两卷出版过晚的原因
  • 四 《资本论》全部三卷的整体性
  • 《资本论》第一卷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剖析及其当代启示
  • 一 从剖析“细胞”始,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
  • 二 “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 三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将进一步激化其“基本矛盾”
  • 四 “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必然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其私有制
  • 五 当代启示
  • 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当代意义
  • 一 对国民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基本范畴的批判
  • 二 对国民经济学的“前提批判”
  • 三 对国民经济学批判的意义
  • “资本逻辑”的逻辑进路:三阶递进生成路径
  • 略论从属于资本属性的管理和监督劳动
  • 一 基于资本属性的管理和监督劳动的性质
  • 二 资本家的绝对收入大于监督和管理劳动的报酬
  • 三 “资本家收入来自于监督与管理劳动的报酬”说的成因
  • 四 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经营管理劳动及其报酬的性质
  • 二 《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论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与逻辑归宿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现实起点与逻辑起点
  • 三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逻辑归宿
  • 四 简要的结论
  •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对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启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对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启示
  • 利己利他“新经济人论”再探
  • 一 “共产的钻石”:另一种自然秩序
  • 二 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 三 两种经济人理念的案例比较
  • 四 结束语
  • 国企改革发展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压舱石
  • 一 国有企业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
  • 二 实体经济危难之时方显国有企业本色
  • 三 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助推实体经济振兴
  •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石
  • 一 对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表明物质流动是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
  • 二 对商品价值的研究表明循环经济行为者之间存在物质利益关系
  • 三 决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因素同样决定着循环经济生产效率水平
  •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权的四个原则
  • 一 在唯物史观视阈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二 从世界过程的分析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三 以人民为中心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四 论证我国经济政治目标的合理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旨归
  • 《资本论》对政治经济学创新研究基本思路的启示
  • 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思路
  • 二 马克思主张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 二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起点
  • 三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路(研究路径)
  • 三 启示
  • 剥削率、劳动力再生产与国民健康
  • 一 引言
  • 二 理论基础
  • 三 模型与数据
  • 四 实证分析
  • 五 结论
  • 三 《资本论》与当代中国
  • 中国崛起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启
  • 一 《资本论》与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
  • 二 中国与世界:中国崛起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三 文明的力量: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谁最有资质?
  • 美国碳排放政策变化对中国玉米贸易的影响
  • 一 文献综述
  • 二 气候变暖与中国玉米贸易状况
  • 三 气候—贸易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结果
  • 四 美国碳排放政策变化与中国玉米进口量预测
  •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城乡关系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关系向好阶段
  • 第二阶段(1984—2003年):改革由农村转入城市导致城乡再度分离阶段
  • 第三阶段(2003—2012年):统筹城乡战略带动城乡关系趋好
  • 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的城乡全面发展阶段
  • 《资本论》地租理论对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 一 透过《资本论》地租理论看资本主义农业的不合理性
  • 二 《资本论》地租理论预示的合理农业
  • 三 基于地租理论对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建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