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动态分析与多重约束模型

内容简介

本书超越了传统单纯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或社会化认识,将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从静态分析推向动态分析,构建了多重约束条件下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选择的分析模型和逻辑路线,形成了物品和服务属性、行动者互动、制度环境等关键要素动态匹配的逻辑体系。同时,将交易成本、公民偏好、网络嵌入和制度环境转变为现实的、可以观察的约束变量,验证了多重约束条件影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选择的方式和强弱程度,对我国创新服务供给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公共服务:一门关于供给的科学
  • 第二节 公共服务供给的核心:多重约束下的机制选择
  • 第三节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发展变迁
  • 第四节 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理论:研究回顾
  • 第二章 交易成本约束与服务供给:对合同外包的考察
  • 第一节 合同外包
  • 第二节 合同回撤
  • 第三节 合同外包的局限:供给并非总是有效
  • 第四节 交易成本与服务供给:一个理论解释
  • 第三章 公共属性约束与服务供给:从公共选择走向社会选择
  • 第一节 基于公共选择的供给机制
  • 第二节 基于社会选择的供给机制
  • 第三节 公共属性与服务供给
  • 第四节 新公共服务在行动:新的机制选择
  • 第四章 制度约束与服务供给:嵌入与合作
  • 第一节 制度主义
  • 第二节 网络嵌入
  • 第三节 制度属性与服务供给
  • 第四节 区域合作与服务供给
  • 第五章 公共服务供给的多重约束:基于凤凰城与厦门市的比较
  • 第一节 公共服务供给的中美比较
  • 第二节 交易成本比较
  • 第三节 公民偏好比较
  • 第四节 制度结构比较
  • 第六章 多重约束下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前沿探索
  • 第一节 整合性服务供给机制
  • 第二节 呼吁性服务供给机制
  • 第三节 合产性服务供给机制
  • 第四节 网络性服务供给机制
  • 第七章 多重约束下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改进途径
  • 第一节 质量途径
  • 第二节 呼吁途径
  • 第三节 组织途径
  • 第四节 行为途径
  • 第八章 基于多重约束的机制选择:公共服务的改革逻辑
  • 第一节 多重约束下服务供给机制选择的理论逻辑
  • 第二节 多重约束下服务供给机制选择的实践路径
  • 第三节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附件
  • 附件1:厦门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项目
  • 附件2:厦门市思明区公共服务科学发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