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让人放声大哭的疗愈书。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失去,小到儿时弄丢玩具,大到与爱人分手、亲人离世。漫漫人生,我们学会了如何获得,却对如何应对失去一无所知。

面对失去,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劝慰:不要难过、失去的东酉可以被新的取代、要悲伤便独自悲伤、时间会疗愈一切伤痛、为他人坚强起来、让自己时刻保持忙碌状态……

这些常见的说法看似正确,但往往是无效的。它们只是暂时封存了痛苦,却无法让我们从失去中释怀,无法化解我们被压抑的悲伤和遗憾。只有我们真正地放下,与那些未了结的情感好好告别,疗愈才有可能发生。

两位作者投入悲伤疗愈事业超过30年,他们从自己及他人的过往人生中总结经验,配合务实的心理分析,帮助我们通过一系列微小而正确的选择走出悲伤,弥补遗憾,重新获得生命能量。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前言
  • 如何使用本手册
  • 第一部分 觉察悲伤,发现问题
  • 第一章 被忽视和误解的悲伤
  • 悲伤和疗愈
  • 对悲伤保持开放态度
  • 悲伤疗愈如何起作用?
  • 不被接纳的过去影响未来
  • 第二章 关于悲伤的8个困惑
  • 悲伤是否有阶段?
  • 悲伤是否必然引发愤怒?
  • 难道真的“永远无法走出”?
  • 什么时候开始疗愈悲伤?
  • 自杀、他杀、疾病及其他悲剧性情境
  • “内疚”的误用
  • 另一个错误用词:“幸存者”
  • 你只是按上一代的教导做事
  • 第三章 当我们直面失去
  • 我们对如何应对失去一无所知
  • 抚平悲伤的六大“秘诀”?
  • 真正的治愈,不会摧毁信任
  • 把方法变成习惯
  • 第四章 他人没有做好准备
  • 他人无法感同身受
  • 他人害怕我们表达感受
  • 他人试图转移话题
  • 他人想要诉诸理性
  • 他人无法倾听我们
  • 他人不想谈论死亡
  • 悲伤不等于抑郁
  • 第五章 假装已经得到疗愈
  • 纪念还是折磨
  • 我们渴望他人的认可
  • “我很好”通常是谎言
  • 心理能量的丧失
  • 生命活力的丧失
  • 第二部分 准备改变,开始疗愈
  • 第六章 疗愈之前的两个选择
  • 第一个选择:谁应该为我们的悲伤负责
  • 第二个选择:寻找同伴还是独自疗愈
  • 第七章 制订规则
  • 初次同伴会谈
  • 做出承诺
  • 第二次同伴会谈
  • 第八章 识别短期情绪缓解行为
  • 为什么短期情绪缓解行为没用?
  • 第三次同伴会谈
  • 第九章 绘制人生所失图表
  • 比较失去和减少悲伤
  • 什么是人生所失图表?
  • 人生所失图表的内容
  • 从你的人生所失图表中学习
  • 第四次同伴会谈
  • 第三部分 寻找方案,了结悲伤
  • 第十章 什么是不完整
  • 如何识别不完整?
  • 选择那种想要了结的失去
  • 第十一章 绘制关系图
  • 关系图与人生所失图表的差异
  • 了结不是遗忘
  • 准确的记忆画面
  • 悲伤疗愈的关键是说出真相
  • 久病离世也存在未了结的情感
  • 愿望、梦想和期望
  • 关系图示例
  • 第五次同伴会谈
  • 第十二章 悲伤疗愈接近尾声:关系的转变
  • 一声道歉
  • 原谅是一种行动
  • 重要情绪告白
  • 第六次同伴会谈
  • 最后的同伴会谈:读信时间
  • 完成即了结
  • 痛苦画面的闪回
  • 如何处理关系中的新发现
  • 对关系图和悲伤疗愈信的补充说明
  • 第十三章 现在该做什么
  • 悲伤疗愈的善后工作
  • 第四部分 关于选择和其他类型的失去
  • 第十四章 首先解决哪种失去
  • 从有记忆的关系开始
  • 其他容易忽略的选择
  • 第十五章 处理特定失去指南
  • 年轻时父母离世
  • 婴儿早夭、无法生育
  • 亲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 在一个酗酒或有其他不正常情况的家庭中长大
  • 与工作、健康、搬家有关的失去
  • 其他小技巧
  • 最后一句话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光尘文化

光尘刻书馆,是互联网头部内容提供者“帆书(原樊登读书)”旗下的出版和图书营销品牌。光尘刻书馆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好书、传播好书。光尘图书品类包括小说、哲学社科、个人成长、科普读物、亲子家庭、心理学等。作为一个年轻的文学品牌,我们致力于从全世界范围内遴选好故事,讲述那些普通人的欢喜悲愁,我们相信,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