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地介绍软件质量模型,深入解读标准条款的内容。

内容简介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应用的核心,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成败,软件测评是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之前,我国软件检测、测评实验室主要依据GB/T25000.51—2010《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求与评价(SQuaRE)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以及GB/T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系列标准对软件产品进行测评。

2016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GB/T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及GB/T25000.10—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0部分:系统与软件质量模型》。这两个标准是对标准GB/T25000.51—2010及GB/T16260.1—2006的修订。

其中,国家标准GB/T25000.51—2016的修改采用了国际ISO/IEC25051:2014,确立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以及测试RUSP的测试计划、测试说明等文档要求和RUSP的符合性评价细则。为帮助相关软件测评人员更好地了解最新标准,本书对GB/T25000《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系列标准的历史背景、组成结构进行概述说明。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
  • 前言
  • 第1章 GB/T 25000.51标准背景
  • 1.1 GB/T 25000.51的历史演变
  • 1.2 SQuaRE系列国际标准结构
  • 1.3 我国的SQuaRE标准结构
  • 1.4 GB/T 25000.51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
  • 1.5 GB/T 25000.51国家标准2010版与2016版的差异
  • 第2章 支持GB/T 25000.51—2016的质量特性
  • 2.1 概述
  • 2.2 产品质量
  • 2.2.1 功能性
  • 2.2.2 性能效率
  • 2.2.3 兼容性
  • 2.2.4 易用性
  • 2.2.5 可靠性
  • 2.2.6 信息安全性
  • 2.2.7 维护性
  • 2.2.8 可移植性
  • 2.3 使用质量
  • 2.3.1 有效性
  • 2.3.2 效率
  • 2.3.3 满意度
  • 2.3.4 抗风险
  • 2.3.5 周境覆盖
  • 第3章 标准解读
  • 3.1 GB/T 25000.51标准结构
  • 3.2 标准范围和用途
  • 3.3 RUSP的要求
  • 3.3.1 产品说明要求
  • 3.3.2 用户文档集要求
  • 3.3.3 软件质量要求
  • 3.4 测试文档集要求
  • 3.4.1 一般要求
  • 3.4.2 测试计划要求
  • 3.4.3 测试说明要求
  • 3.4.4 测试结果要求
  • 3.5 符合性评价细则
  • 3.5.1 一般原则
  • 3.5.2 符合性评价先决条件
  • 3.5.3 符合性评价活动
  • 3.5.4 符合性评价过程
  • 3.5.5 符合性评价报告
  • 3.5.6 后续符合性评价
  • 3.6 标准附录A 业务或安全攸关的应用系统中RUSP的评价指南于其他未变更的部分至少将重要部分(如对于需方重要的功能、使用频繁的部分、风险高的部分等)进行评价。
  • 3.6.1 综述
  • 3.6.2 故障检测和包括软件冗余的故障容纳
  • 3.6.3 重试故障恢复
  • 3.6.4 多版本程序设计
  • 3.6.5 恢复块程序设计
  • 3.6.6 模型跟随
  • 3.6.7 封装程序
  • 3.6.8 待考虑的确立RUSP质量特征的技术
  • 第4章 测试与评价
  • 4.1 总则
  • 4.2 RUSP的测试细则
  • 4.2.1 产品说明
  • 4.2.2 用户文档集
  • 4.2.3 软件质量要求
  • 4.3 评价
  • 4.3.1 综述
  • 4.3.2 评价过程简述
  • 第5章 应用指导
  • 5.1 对需方的建议
  • 5.1.1 需方技术要求文档编制的建议
  • 5.1.2 对需方验收产品的建议
  • 5.2 对供方的建议
  • 5.2.1 需求分析阶段
  • 5.2.2 软件设计阶段
  • 5.2.3 软件编码阶段
  • 5.2.4 软件测试阶段
  • 5.2.5 产品文档编写
  • 5.3 对独立评价方的建议
  • 5.3.1 标准的使用时机
  • 5.3.2 确定测试需求
  • 5.3.3 制订测试计划
  • 5.3.4 进行测试设计
  • 5.3.5 总结测试结果
  • 5.3.6 得出测试结论
  • 第6章 应用案例
  • 6.1 需方案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招标需求
  • 6.1.1 招标说明
  • 6.1.2 软件质量要求
  • 6.1.3 测评要求
  • 6.2 COP通用软件测试
  • 6.2.1 软件基本情况介绍
  • 6.2.2 软件组成
  • 6.2.3 软件测试环境
  • 6.2.4 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
  • 6.2.5 测试计划
  • 6.2.6 测试用例
  • 6.2.7 评分准则
  • 6.2.8 问题和结果分析
  • 6.2.9 测试体会
  • 6.3 关键技术项目信息采集系统
  • 6.3.1 软件基本情况介绍
  • 6.3.2 软件组成
  • 6.3.3 测试环境
  • 6.3.4 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
  • 6.3.5 测试计划
  • 6.3.6 测试用例
  • 6.3.7 评分准则
  • 6.3.8 问题和结果分析
  • 6.3.9 测试体会
  • 6.4 应用支撑平台委托测试
  • 6.4.1 软件基本情况介绍
  • 6.4.2 软件组成
  • 6.4.3 测试环境
  • 6.4.4 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
  • 6.4.5 测试计划
  • 6.4.6 典型测试用例
  • 6.4.7 评分准则
  • 6.4.8 问题和结果分析
  • 6.4.9 测试体会
  • 附录 《软件产品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GB/T 25000.51—2016标准实施指南》问题解答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