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18千字
字数
2024-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计算社会科学领域新的进展与成果。
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CSS)领域。文本详细描述了四个关键的方法,自动社会信息提取,社会网络分析,社会复杂性理论和社会模拟建模。第二版增加了许多问题和练习来强化、巩固、测试已经学习的内容,通过解决问题加深理解,并实践编写代码来实现想法。
本书主题和特点:包含一千多个问题和练习,以及一个缩略词列表和词汇表;研究计算机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异同;介绍了自动化信息提取的;探讨CSS中社会复杂性的度量、科学规律和生成理论;回顾社会模拟的方法论,涵盖变量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特别序言
- 第二版序言
- 第一版序言
- 第1章 引言
- 1.1 什么是计算社会科学?
- 1.2 社会科学的计算范式
- 1.3 计算社会科学:一门基于工具科学的学科
- 1.4 计算社会科学的研究案例:纯粹科学研究与应用政策分析
- 1.5 社会: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 1.5.1 什么是计算社会科学中的复杂适应系统?
- 1.5.2 自然系统、人类系统与人工系统的三重本体论
- 1.5.3 西蒙的人工制品理论:解释基本社会复杂性
- 1.5.4 文明、复杂性与生活质量:人工系统的作用
- 1.6 计算社会科学的核心领域:概述
- 1.6.1 社会信息的自动提取
- 1.6.2 社会网络
- 1.6.3 社会复杂性
- 1.6.4 社会仿真模型
- 1.7 计算社会科学简史
- 1.8 核心学习目标
- 问题
- 练习
- 第2章 计算与社会科学
- 2.1 简介
- 2.2 历史与先驱
- 2.3 计算机与程序
- 2.3.1 计算机的结构与功能
- 2.3.2 编译器和解释器
- 2.4 计算机语言
- 2.5 操作符、语句和控制流
- 2.6 代码风格
- 2.7 抽象、表征与符号
- 2.7.1 抽象
- 2.7.2 表征
- 2.7.3 符号
- 2.8 统一建模语言的对象、类和动态
- 2.8.1 本体论
- 2.8.2 统一建模语言
- 2.8.3 属性
- 2.8.4 操作
- 2.9 数据结构
- 2.10 模块与模块化
- 2.11 可计算性与复杂性
- 2.12 算法
- 问题
- 练习
- 第3章 自动化信息提取
- 3.1 简介
- 3.2 历史与先驱
- 3.3 内容分析的语言学和原理:语义学和句法学
- 3.4 意义的语义维度:从查尔斯·E. 奥斯古德到大卫·海斯
- 3.4.1 EPA-空间与人类信息加工、意义的结构
- 3.4.2 含义的跨文化普遍性
- 3.5 数据挖掘:概述
- 3.6 数据挖掘:方法论进程
- 3.6.1 研究问题
- 3.6.2 源数据:选择和采集
- 3.6.3 预处理准备
- 3.6.4 分析
- 3.6.5 交流呈现
- 问题
- 练习
- 第4章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 4.1 简介
- 4.2 历史与先驱
- 4.3 网络的定义
- 4.3.1 作为类对象(Class Object)的社会网络
- 4.3.2 社会网络的关系类型
- 4.3.3 分析层级(Level of Analysis)
- 4.3.4 动态网络(Dynamic Networks)
- 4.4 基本社会网络结构
- 4.5 网络矩阵
- 4.6 社会网络的定量度量
- 4.6.1 微观层面:节点度量
- 4.6.2 宏观层面:网络度量
- 4.7 作为三元关联的动态(动力学)(Dynamic, or Kinetic Networks)网络
- 4.8 应用
- 4.8.1 人类的认知和信念系统
- 4.8.2 决策模型
- 4.8.3 组织和元模型
- 4.8.4 供应链(Supply Chain)
- 4.8.5 小世界的社会结构
- 4.8.6 国际关系
- 4.9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Software for SNA)
- 问题
- 练习
- 第5章 社会复杂性:起源与测量
- 5.1 简介
- 5.2 历史与先驱
- 5.3 社会复杂性的起源和进化
- 5.3.1 社会起源:“四大”主要政治网络
- 5.3.2 其他地区的社会复杂性:次级政体网络
- 5.3.3 当代社会复杂性:全球化
- 5.3.4 未来的社会复杂性
- 5.4 基础概念
- 5.4.1 什么是社会复杂性
- 5.4.2 界定社会复杂性的特征
- 5.5 社会复杂性的测量
- 5.5.1 定性指标:证据线
- 5.5.2 量化指标(Quantitative Indicators)
- 问题
- 练习
- 第6章 社会复杂性:规则
- 6.1 简介
- 6.2 历史与先驱
- 6.3 社会复杂性的规则:描述
- 6.3.1 结构性规则:串行,并行和混合复杂性
- 6.3.2 分布性规则:标度和非均衡复杂性
- 6.4 幂律分析
- 6.4.1 实证分析:拟合优度的估计与评价
- 6.4.2 理论分析:推导含义
- 6.5 社会复杂性定律的普适性
- 问题
- 练习
- 第7章 社会复杂性:理论
- 7.1 简介
- 7.2 历史与先驱
- 7.3 社会复杂性理论:要素解释
- 7.3.1 顺序:建模过程和正向逻辑
- 7.3.2 条件:建模原因和反向逻辑
- 7.3.3 混合双模式社会复杂性:若干原因(Several-Among-Some Causes)
- 7.4 解释初始社会复杂性
- 7.4.1 酋邦领地的涌现
- 7.4.2 国家的涌现
- 7.5 社会复杂性的一般理论
- 7.5.1 集体行动理论(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
- 7.5.2 西蒙的人工制品适应理论
- 7.5.3 作为统一框架的规范理论(Canonical Theory)
- 问题
- 练习
- 第8章 仿真Ⅰ:方法
- 8.1 简介
- 8.2 历史与先驱
- 8.3 仿真目的:通过虚拟世界研究社会复杂性
- 8.4 基本仿真术语
- 8.5 表征的保真度(Fidelity)和启示
- 8.6 社会仿真的类型:从系统动力学到基于主体的模型
- 8.7 社会仿真的开发方法
- 8.7.1 目的:一个特定的模型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 8.7.2 概念设计:抽象是什么样子的?
- 8.7.3 执行:抽象模型是如何写进代码的?
- 8.7.4 检验:仿真是否按预期进行?
- 8.7.5 验证:我们能否相信结果?
- 8.7.6 虚拟实验和情景分析:仿真产生了什么新的信息?
- 8.8 评估社会仿真的质量
- 8.8.1 社会建模评估的一般原则
- 8.8.2 社会仿真模型的质量维度
- 8.9 复杂社会仿真的方法
- 8.10 如何对计算模型进行比较?
- 问题
- 练习
- 第9章 仿真Ⅱ:面向变量的模型
- 9.1 简介
- 9.2 历史与先驱
- 9.3 系统动力学模型
- 9.3.1 动机:研究问题
- 9.3.2 设计:抽象概念和正式模型
- 9.3.3 执行:系统动力学软件
- 9.3.4 检验
- 9.3.5 验证
- 9.3.6 分析
- 9.4 队列模型
- 9.4.1 动机:研究问题
- 9.4.2 设计:抽象概念和形式模型
- 9.4.3 执行:队列系统软件
- 9.4.4 检验
- 9.4.5 验证
- 9.4.6 分析
- 问题
- 练习
- 第10章 仿真Ⅲ:面向对象的模型
- 10.1 简介
- 10.2 历史与先驱
- 10.3 元胞自动机模型
- 10.3.1 动机:研究问题
- 10.3.2 设计:概念和形式模型的抽象
- 10.3.3 执行:元胞自动机软件
- 10.3.4 检验
- 10.3.5 验证
- 10.3.6 分析
- 10.4 基于主体的模型
- 10.4.1 动机:研究问题
- 10.4.2 设计:抽象理论和形式模型
- 10.4.3 执行:基于主体的仿真系统
- 10.4.4 检验
- 10.4.5 验证
- 10.4.6 分析
- 问题
- 练习
- 术语表
- 首字母缩略词(Acronyms)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协直属的出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以编辑出版各学科不同层次的科普图书、科技专著和科普期刊为主要任务,是中国出版科普图书历史最长 、品种最多、规模大的出版社。旨在向读者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