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现代战场上的生死博弈,声名显赫的伟大将军,都离不开经济学家与财政部长。

内容简介

通常,战争被认为是军队之间的对抗,战场是政治家和军人的舞台。然而,本书则要给出另一种叙事,讲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后方,一群经济学家如何运用他们的学识和专长制定经济政策、参与军事决策。

1935—1955年是又一段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关键时期,其间不仅爆发了空前惨烈的二战,也开启了全新的世界秩序。在这段历史中,有六个国家的七位经济学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以传记式的体例简要概述了七位经济学家的成长历程,他们在1935—1955年这段时间扮演的角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这些鲜活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较量、不同制度和价值观的对抗。

这些较量和对抗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战争进程和战后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当前的世界格局。书中还展现了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在这段时期的颠覆性突破和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比较译丛”序
  • 序言与致谢
  • 七位经济学家之间的联系
  • 第1章 跌倒七次,第八次还能站起来吗?
  • 高桥是清如何学到专业技能?
  • 1934年:从萧条中拯救日本
  • 1935年:约束军费开支
  • 第2章 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 孔祥熙与中国第一家庭
  • 1936年:当时中国的征税
  • 1937年:争取外国援助
  • 第3章 自封的经济奇才
  • “一个德国强人”
  • 1938年:填补信贷短缺的新型票据
  • 1939年:为节省外汇而进行的贸易安排
  • 第4章 “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人比他更聪明”
  • “我为一个令我痛惜的政府工作”
  • 1939—1940年:如何支付战争费用
  • 1941年:国际清算联盟
  • 第5章 精打细算的冰雪人
  • 来自彼得格勒的男孩
  • 1941年:求解线性规划
  • 1942年:经济资源的最佳利用
  • 第6章 帮助制定轰炸战术的反战分子
  • 另一个来自彼得格勒的男孩
  • 1943年:苏联经济形势报告
  • 1943—1944年:投入产出法和大轰炸
  • 第7章 “如果他们说轰炸在1点开始”
  • 冯·诺依曼和其他美国人
  • 1944—1945年:轰炸、计算和模型
  • 1945年:博弈论与对抗
  • 第8章 战后经济学家
  • “即使原子弹没有被投下”
  • 1946年:东方的和平
  • 1946年:西方的和平
  • 第9章 冷战中的经济学家
  • 孔祥熙的热钱
  • 冷战中的冯·诺依曼
  • 战时与和平年代的康托洛维奇
  • 和平时期的里昂惕夫
  • 第10章 附录 战时经济学
  • 战争对主要战时经济体的影响
  • 战时经济政策概述
  • 参考文献
  • 比较译丛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