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91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当代思想家、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经典力作。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一激动就爱说脏话?
一个人天生就有五万个概念吗?
新的词语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一个概念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为什么人们总是不爱直截了当地说话?
一个人的名字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语言与人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语言传递信息、游说他人。语言反映了我们对现实的领悟,不仅如此,它还是我们留在他人心目中的活生生的印象,是把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本书将深刻地改变你对语言的看法。平克在本书中分析了词语的真正含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它们;展示了我们如何用空间和运动来隐喻更抽象的概念,并揭示了进化历史塑造的人类思想的更深层次结构;还探讨了语言对情感的影响,并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全部力量。本书告诉我们,语言是多么刺激和有趣。
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蕴含了我们对时间、空间、事件、因果关系的假设,也蕴含了人类的各种情绪和体验的表达,既有敬畏、厌恶、恐惧这样的负面情绪,也有幸福、自由这样的正面情绪。这些概念和模式构成了人类朴素的知识论框架,使得我们能够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关系,并进行社会交流。
平克结合了语言和人性这两个主题,从语言的角度揭示了人性。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表达,也是人性的展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
-
引言 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
-
第一部分 语言与思想
-
01 动词的奥秘
-
动词决定句子的意思
-
贝克悖论:儿童似乎在学习不可学习的知识
-
相同的场景,不同的框架
-
动词与思想1:内容移动,还是容器状态改变
-
动词与思想2:使其移动,还是使谁拥有它
-
动词与思想3: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
-
智慧的说话人还是智慧的语言?语言的进化
-
思想的语言
-
奇怪的人类认知
-
02 一个人真的天生有5万个概念吗
-
极端天赋论
-
激进语用学
-
语言决定论
-
第二部分 语言与现实
-
03 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
-
物体思维和物质思维
-
空间思维
-
时间思维
-
因果关系思维
-
纯理与应用
-
04 隐喻之隐喻
-
煞风景论与弥赛亚论
-
隐喻的重要作用
-
隐喻的弥赛亚论
-
隐喻的背后
-
善、恶、丑
-
隐喻与心智
-
第三部分 语言与社团
-
05 名为何物
-
词的含义栖身何处
-
新词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
未命名,还是无以为名
-
引爆流行的神秘力量
-
第四部分 语言与情感
-
06 7个电视禁忌语
-
有语言存在的地方,就有脏话存在
-
禁忌语最擅长捕获人们的注意力
-
咒骂语义学
-
诅咒的5种方式
-
关于诅咒的利弊权衡
-
第五部分 语言与社会关系
-
07 直截了当地说话不好吗
-
会话4准则:数量、质量、方式、关联
-
礼貌的逻辑:以请求的方式下达命令
-
模糊的逻辑:在博弈中受益
-
人际关系的3种模式:分享、等级、交易
-
“间接言语”真的那么奏效吗
-
理性无知:故意不去了解一些事情
-
结语 逃离心智洞穴,发现真实人性
-
参考文献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每日一书:《思想本质 —— 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仔细观察我们的语言 —— 人们的交谈、玩笑、诅咒、法律纠纷、为婴儿取的名字,能让我们对 “我们到底是谁” 这个问题有更加深刻的感悟。任何一种人性都会令那些满怀希望的人们忧心忡忡,因为它们似乎为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它们相互影响的方式设置了限制。人们不禁会问:“生活真的不过如此吗?”(Is that all there is? )“难道我们注定只能从一个数量有限的选项菜单中来选择那些我们能够想得到的想法、感受得到的感受以及生命游戏中那些规定了的玩法吗?” 在柏拉图著名的 “洞穴寓言” 中,我偶然发现了人类这种焦虑的发祥地。这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一些囚犯被镣铐在一个洞穴里,他们的头和身体都被紧紧地锁在了一起,除了洞穴的后壁之外,他们什么也看不到(见图 9-1)。洞穴的样子看上去很像动画片《摩登原始人》(The Flintstones)中的剧场,在剧场的舞台上,放映师们举着一些剪贴画和玩偶,舞台的背后放着一堆火,火光将那些剪贴画和玩偶的影子投射到洞穴的后壁上。对于囚犯们来说,墙壁上放映的这部电影就是他们所了解的全部世界。那些被他们当作物体的东西实际上只是它们的投影而已,而且,即使他们设法逃离了这个洞穴,外面光明世界中的物体也会令他们头晕目眩、眼花缭乱,因为他们的眼睛早已习惯了洞穴中的暗无天日和墙壁上的那些阴影。在这则寓言的一种解读本中,山洞被解读成我们的头骨,而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只不过是心智为我们呈现的一些朦胧的表征而已。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一直都在设法寻找隐藏于语言的含义和语言使用之中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难道它们就是一直禁锢着我们心智的洞壁幻影吗?不幸的是,本书中的许多讨论都加剧了我的这种恐慌,因为它们警示人们,概念语义学的机制将会使我们永久地承受来自各种推理谬论和我们自身机制的残缺的伤害。在限制人类理性的多种因素中,最突出的当属人们的框架能力,换言之,人类利用不同方式框架同一事件的能力允许他们仅仅凭借一个行为的一种描写方式(例如,“确保收益” 与 “防止损失”)就可以改变自己对该行为的看法。另一种限制因素来自于我们运用的概念本身,尽管它们在工具制造和日常协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却很难被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构造的这个全新的概念世界。不仅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就连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我们同样需要将自己的心智模型从为它们量身定制的先验领域中解放出来,并以全新的组合形式将它们隐喻性地应用到手头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事实上,人们很清楚自己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各种社会关系的差别无非在于它们对商品和社团关系类型的不同分配方式上。在以科学和其他知识驱动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必须以社团心态来看待被当作共享资源的正确思想,与这种心态相比,其他类型的社会关系驱动下的社团心态则更加自然一些,它们将思想看作对个人性格的反应,或是自愿维护公共关系的社会成员们的内在需要。这就是科学和知识驱动下的社会关系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关系截然不同之处。在科学与知识驱动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对思想的评价必须与自己的权威意识截然分开:系主任们有权要求获得更大的办公空间或更高的工资待遇,但他们却不能强迫同行默许自己的理论学说。科学上的公开辩论和同行评议就是建立在这些全新的关系原则基础之上的,此外,它们也为其他正式机构中的相互制衡和问责体系奠定了基础。当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人们就可以朝着洞口的方向摸索前进了。在初等教育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体验粗略地增加着与计数序列中的数词顺序之间的类比关系,将自己原有的数字常识从 “1”、“2”、“许多” 扩展到对较大数值的估量。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在导师的鼓励下,学生们将人口看成是一个个体集合而不是一个整体数字,借此,人们对统计学或进化论的错误认识得到了纠正。此外,教师还会鼓励学生重新看待金钱,将它从沿着一条时间线发生变化的东西看成是能够改变价值的东西,或者将它看成是可以进行继续投资的利润,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改掉人们之前对民俗经济学的错误理解。在科学与工程学领域,为了搞清楚研究对象的本质,人们设想出了多种类比(比如,油漆刷是一种泵,热是一种流体,遗传是一种代码等),并将它们应用于其他类比(例如,性选择就是一个同时放置了加热器和冷却器的房间)。如果细致地解读这些类比,你就会发现,它们绝不仅仅是一些诱人的框架,事实上,它们起着实际理论的作用。它们提出的是可以验证的假说,而且,它们还能催生出新的发明与创造。在机构管理过程中,为了强化社会公开与问责,政府会不断地提醒它的公民,他们个人生活所依据的那些有关真理的直觉 —— 他们对欺骗、误导或诱惑的抵御等,在更大的社会竞技场中同样有用武之地。当然,发现这一切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凡事都依赖于自己的感官,人们很容易倒退回原始的直觉概念的方式。这使得教育在科学民主制度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它甚至还为教育提出了一个目标性的口号(一条当今高等教育中令人极其难以捉摸的原则)。教育的目标是设法弥补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认识缺陷。教育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设法为一个空白的大脑植入了多少抽象的概念陈述,而在于它是否能设法捕获到那些本应属于我们自己的心智模型,是否能将它们以选择类比的方式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以及是否能将这些类比重组进更新、更复杂的概念组合中去。来自语言的这种观点不仅向人们展示了我们所赖以蜗居的心智洞穴,它还为我们指明了逃离这一桎梏的最佳途径。借助概念隐喻和组合优化,人们完全可以对支配人类事物的新思想和新方法进行认真思考和细细玩味。即便我们的心智仍在那些构成人类思想本质的事物(例如,主动力与拮抗力;点、线、面;行为过程与最终结果;神、性与排泄物;怜悯、尊重与公平;等等)之间不断闪烁,我们也一样能够完成这个使命。
听你所言,探你所思
这是一本通过分析语言深度剖析人类思想本质的革命性的学术著作。全人类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焦虑:人性如果有规律,那么,人的思想和情感就没有办法逃离这套规律的束缚。这种规律也被一些哲学家叫做:人类的心智洞穴。《思想本质》这本书,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真相,那就是,人类始终身处在自己的心智洞穴,而揭露这个真相的路径就是语言。这本大部头书,提到关于脏话的那一段,相当有意思。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喜欢某些特定的词汇?电视剧里面我们常常听到人们会骂混蛋、傻瓜、丑八怪,但就是不能骂和性以及排泄物有关的词。在自诩言论最自由的美国,最高法院也规定了这一类的 “猥亵言辞” 不受法律保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脏话会强迫刺激人脑产生负面情绪。脏话作为一种禁忌语,可以直接刺激到人类大脑中的大脑杏仁核,而杏仁核协助大脑管理人们的记忆和情感。研究显示,如果人接触脏话,这个人大脑中的杏仁核就会被立即点燃。这里就要提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叫做斯特鲁普效应。这个实验很简单:实验人员要求实验对象迅速观看一个单词列表,然后让他大声地说出每个词的印刷颜色。这个实验有意思的点是,这些词的印刷颜色和它们的意思都不一样。比如,绿这个词会被涂成白色,黑这个词会被涂成红色。这个时候,实验对象阅读的速度会变慢,这证明了,当词义和图像含义有冲突的时候,人不自觉地会受到词义的冲击,而没有办法简单地把一个词只看做一个图像。然后,心理学家把所有的词换成了脏话,并涂上了不同的颜色。实验对象的阅读速度也极大地减缓了。这就证明,即使我们有意识在控制,脏话本身的含义也会对人的情绪造成极大的影响。那么,脏话这类语言揭露了哪些情绪规律呢?语言学家分析了很多样本,然后发现,人类的负面情绪和宗教、疾病以及性紧密联系。因为平克的研究基础是英文社会,而英文社会大部分都是宗教社会,所以能总结出一个 “宗教脏话” 的类别,宗教引发的负面情绪主要有震慑、敬畏等等。除了宗教,疾病也可以快速引发负面情绪,比如我们嘴上常说 “你有病”,或者美国人开玩笑会骂别人 “你得了梅毒”。然而,社会进步了,人类已经广泛使用抗生素,所以,疾病类咒骂语的杀伤力已经下降了很多。这说明脏话的威力在不同的年代也不一样。
没学过唯识前可以打五分,学过唯识只能给三分
这本书其实很微妙,如果对佛学三时教法没有任何概念的读者,读这个书肯定会得封面上 “语言是洞察人性之窗” 这样的总结。但是这方面的探索,无著法师为代表的学派探得更深。语言的背后是虚无,想通过语言了解人性是妄念。单从技术角度去探讨的话,没有使用原始印欧语研究进展多少显得有点老生常谈,虽然讲得也很好,不过不看也不损失什么。那这本书的价值还存在吗?存在,大师最后发现的人性本质逻辑就是荒谬,这也是一种解构。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