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公共风险理论与实践,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分析防范应对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采取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公共风险,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公共风险规避和应对的理论探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理论,一是关于公共风险研究的理论梳理和分析,包括风险社会、风险认知、风险文化和风险管理等;二是关于个体与社会的理论,主要涉及个体化理论。本部分的重点是分析风险社会化、世界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大趋势下公共风险防范和应对的深刻矛盾和困境,分析如何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角度理解和动员个体和社会力量来防范和应对风险。第二部分是公共风险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对不同类型公共风险的实证研究,重点是公共风险的社会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对于不同风险源的态度、风险的信念和应对策略。这部分实证研究涉及一些典型的公共风险类型,包括交通风险、食品安全风险等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风险,一些社会关注的公共风险事件,以及对引发公共风险事件的风险类型的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第三部分是公共风险的实践部分,是根据风险研究和个人与社会的理论,以及个体和社会对于风险的认知和态度,探讨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规避和风险应对的策略以及一些国内外比较有效的实践探索的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社会心理建设丛书”总序
  • 第一部分 公共风险的理论和分析
  • 第一章 风险研究的理论与视角
  • 一 风险与公共风险
  • 二 风险社会理论
  • 三 风险的文化视角
  • 四 风险认知研究
  • 五 风险管理
  • 第二章 风险研究的方法和范式
  • 一 风险研究的不同视角
  • 二 风险研究的范式
  • 三 本研究的方法和架构
  • 第三章 风险社会与个体化
  • 一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个体化
  • 二 风险社会与个体化社会
  • 三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 第四章 风险类型
  • 一 风险源
  • 二 风险特征
  • 第五章 公共风险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 一 从“公地悲剧”到“公险悲剧”
  • 二 风险源的个体性和社会性
  • 三 风险收益
  • 四 风险、资源、收益与风险行为
  • 第二部分 公共风险的实证研究
  • 第六章 风险认知
  • 一 研究方法
  • 二 风险源评价排序
  • 三 风险源评价分类排序
  • 四 风险与人格
  • 五 风险与文化
  • 第七章 公共风险认知
  • 一 风险认知评价问卷的维度划分
  • 二 个人和社会视角下的风险认知评价
  • 三 影响风险认知评价的因素
  • 四 不同视角下的社会风险认知评价差异
  • 第八章 食品风险研究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数据、变量和方法
  • 三 数据分析结果
  • 四 结论与讨论
  • 第九章 交通风险研究
  • 一 汽车使用安全现状和相关研究
  • 二 交通伤害的主要风险因素
  • 三 对不当驾驶行为危险性的认知
  • 四 驾驶态度
  • 五 消极驾驶情绪
  • 六 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七 风险驾驶行为各因素间的关系
  • 八 经验与对策
  • 第十章 公共风险认知与风险治理
  • 一 不当风险认知
  • 二 “个体化”社会下的公共风险治理
  • 第十一章 社会认可理论与公共风险防范和应对
  • 一 社会认可理论的起源及其定义
  • 二 社会认可的获得
  • 三 社会认可的测量
  • 第十二章 社会认可实践的可能性
  • 一 社会认可的理念和方法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