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内容围绕2D计算机视觉展开,介绍了相关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典型算法、实用技术和应用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可在其姊妹篇《3D计算机视觉:原理、算法及应用》前学习。

本书将从客观场景出发到最后提取出目标信息的全过程分为4个部分进行介绍。第1部分是图像采集,介绍了基础的图像采集表达技术;第2部分是图像(预)处理,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图像处理技术;第3部分是目标提取,介绍了从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转换技术;第4部分是目标分析,介绍了扩展的图像分析技术。

书中除提供大量应用示例外,还针对每章的内容提供了自我检测题(含提示并附有答案),并且给出了相关的参考文献和术语索引(包括英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计算机视觉基础
  • 1.1 视觉基础
  • 1.1.1 视觉
  • 1.1.2 视感觉和视知觉
  • 1.1.3 视觉过程
  • 1.2 视觉和图像
  • 1.2.1 图像和数字图像
  • 1.2.2 图像和像素表示
  • 1.2.3 图像存储与文件格式
  • 1.2.4 图像显示和打印方法
  • 1.3 视觉系统和图像技术
  • 1.3.1 视觉系统流程
  • 1.3.2 图像技术层次
  • 1.3.3 图像技术类别
  • 1.4 本书架构和内容概况
  • 1.4.1 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
  • 1.4.2 各章概况
  • 1.4.3 先修基础
  • 1.5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2章 2D图像采集
  • 2.1 采集装置和性能指标
  • 2.1.1 CCD传感器
  • 2.1.2 CMOS传感器
  • 2.1.3 常用性能指标
  • 2.1.4 图像采集流程
  • 2.2 图像亮度成像模型
  • 2.2.1 光度学基础
  • 2.2.2 均匀照度
  • 2.2.3 简单亮度成像模型
  • 2.3 图像空间成像模型
  • 2.3.1 投影成像几何
  • 2.3.2 基本成像模型
  • 2.3.3 一般成像模型
  • 2.4 采样和量化
  • 2.4.1 空间和幅度分辨率
  • 2.4.2 图像数据量与质量
  • 2.5 像素之间的关系
  • 2.5.1 像素邻域及连通
  • 2.5.2 像素间距离
  • 2.6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3章 空域增强
  • 3.1 图像间运算
  • 3.1.1 算术运算
  • 3.1.2 逻辑运算
  • 3.2 图像灰度映射
  • 3.2.1 图像求反
  • 3.2.2 对比度拉伸
  • 3.2.3 动态范围压缩
  • 3.3 直方图均衡化
  • 3.3.1 图像直方图
  • 3.3.2 原理和步骤
  • 3.4 直方图规定化
  • 3.4.1 原理和步骤
  • 3.4.2 单映射规则和组映射规则
  • 3.5 空域卷积增强
  • 3.5.1 模板卷积
  • 3.5.2 空域滤波
  • 3.6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4章 频域增强
  • 4.1 傅里叶变换和频域增强
  • 4.1.1 傅里叶变换
  • 4.1.2 傅里叶变换特性
  • 4.1.3 频域增强
  • 4.2 频域低通滤波器
  • 4.2.1 理想低通滤波器
  • 4.2.2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 4.3 频域高通滤波器
  • 4.3.1 理想高通滤波器
  • 4.3.2 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
  • 4.4 带通带阻滤波器
  • 4.4.1 带通滤波器
  • 4.4.2 带阻滤波器
  • 4.4.3 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的联系
  • 4.4.4 陷波滤波器
  • 4.4.5 交互消除周期噪声
  • 4.5 同态滤波器
  • 4.5.1 同态滤波流程
  • 4.5.2 同态滤波消噪
  • 4.6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5章 图像恢复
  • 5.1 图像退化
  • 5.1.1 图像退化模型
  • 5.1.2 图像退化模型性质
  • 5.2 逆滤波
  • 5.2.1 无约束恢复
  • 5.2.2 逆滤波模型
  • 5.3 维纳滤波
  • 5.3.1 有约束恢复
  • 5.3.2 维纳滤波器
  • 5.4 几何失真校正
  • 5.4.1 空间变换
  • 5.4.2 灰度插值
  • 5.5 图像修补
  • 5.5.1 图像修补原理
  • 5.5.2 图像修补示例
  • 5.6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6章 彩色增强
  • 6.1 彩色视觉
  • 6.1.1 三基色和颜色表示
  • 6.1.2 色度图
  • 6.2 彩色模型
  • 6.2.1 RGB模型
  • 6.2.2 HSI模型
  • 6.2.3 从RGB转换到HSI
  • 6.2.4 从HSI转换到RGB
  • 6.3 伪彩色增强
  • 6.3.1 亮度切割
  • 6.3.2 从灰度到彩色的变换
  • 6.3.3 频域滤波
  • 6.4 真彩色增强
  • 6.4.1 单分量真彩色增强
  • 6.4.2 全彩色增强
  • 6.5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7章 图像分割
  • 7.1 定义和算法分类
  • 7.1.1 图像分割定义
  • 7.1.2 图像分割算法分类
  • 7.2 微分边缘检测
  • 7.2.1 微分边缘检测原理
  • 7.2.2 空域微分算子
  • 7.3 主动轮廓模型
  • 7.3.1 主动轮廓
  • 7.3.2 能量函数
  • 7.4 阈值化分割
  • 7.4.1 原理步骤
  • 7.4.2 阈值选取
  • 7.5 基于过渡区选取阈值
  • 7.5.1 过渡区和有效平均梯度
  • 7.5.2 有效平均梯度的极值点和过渡区边界
  • 7.5.3 阈值选取
  • 7.6 区域生长
  • 7.6.1 基本方法
  • 7.6.2 问题和改进
  • 7.7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8章 基元检测
  • 8.1 兴趣点检测
  • 8.1.1 利用二阶导数检测角点
  • 8.1.2 哈里斯兴趣点算子
  • 8.1.3 积分角点检测
  • 8.2 椭圆目标检测
  • 8.2.1 直径二分法
  • 8.2.2 弦-切线法
  • 8.2.3 椭圆的其他参数
  • 8.3 哈夫变换
  • 8.3.1 点-线对偶性
  • 8.3.2 计算步骤
  • 8.3.3 极坐标方程
  • 8.4 广义哈夫变换
  • 8.4.1 推广原理
  • 8.4.2 完整广义哈夫变换
  • 8.5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9章 目标表达
  • 9.1 轮廓的链码表达
  • 9.1.1 链码表达
  • 9.1.2 链码归一化
  • 9.2 轮廓标志
  • 9.2.1 距离-角度标志
  • 9.2.2 切线角-弧长标志
  • 9.2.3 斜率-密度标志
  • 9.2.4 距离-弧长标志
  • 9.3 轮廓的多边形近似
  • 9.3.1 最小周长多边形
  • 9.3.2 聚合多边形
  • 9.3.3 分裂多边形
  • 9.4 目标的层次表达
  • 9.4.1 四叉树表达法
  • 9.4.2 二叉树表达法
  • 9.5 目标的围绕区域
  • 9.5.1 外接盒
  • 9.5.2 最小包围长方形
  • 9.5.3 凸包
  • 9.6 目标的骨架表达
  • 9.6.1 骨架和骨架点
  • 9.6.2 骨架算法
  • 9.7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10章 目标描述
  • 10.1 轮廓基本描述参数
  • 10.1.1 轮廓长度
  • 10.1.2 轮廓直径
  • 10.1.3 斜率、曲率和角点
  • 10.2 区域基本描述参数
  • 10.2.1 区域面积
  • 10.2.2 区域重心
  • 10.2.3 区域灰度特性
  • 10.3 轮廓的傅里叶描述
  • 10.3.1 傅里叶轮廓描述符
  • 10.3.2 傅里叶描述随轮廓的变化
  • 10.4 轮廓的小波描述
  • 10.4.1 小波变换基础
  • 10.4.2 小波轮廓描述符
  • 10.5 区域不变矩描述
  • 10.5.1 中心矩
  • 10.5.2 区域不变矩
  • 10.5.3 区域仿射不变矩
  • 10.6 目标关系描述
  • 10.6.1 字符串描述
  • 10.6.2 树结构描述
  • 10.7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11章 纹理描述
  • 11.1 纹理的统计描述
  • 11.1.1 共生矩阵
  • 11.1.2 基于共生矩阵的纹理描述符
  • 11.1.3 基于能量的纹理描述符
  • 11.2 纹理的结构描述
  • 11.2.1 结构法基础
  • 11.2.2 纹理镶嵌
  • 11.2.3 局部二值模式
  • 11.3 纹理的频谱描述
  • 11.3.1 傅里叶频谱
  • 11.3.2 贝塞尔-傅里叶频谱
  • 11.4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12章 形状描述
  • 12.1 形状紧凑性描述符
  • 12.1.1 外观比
  • 12.1.2 形状因子
  • 12.1.3 偏心率
  • 12.1.4 球状性
  • 12.1.5 圆形性
  • 12.1.6 描述符比较
  • 12.2 形状复杂性描述符
  • 12.2.1 形状复杂性的简单描述符
  • 12.2.2 利用模糊图的直方图分析描述形状复杂度
  • 12.2.3 饱和度
  • 12.3 基于离散曲率的描述符
  • 12.3.1 曲率与几何特征
  • 12.3.2 离散曲率
  • 12.3.3 离散曲率的计算
  • 12.3.4 基于曲率的描述符
  • 12.4 拓扑结构描述符
  • 12.4.1 欧拉数
  • 12.4.2 交叉数和连接数
  • 12.5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第13章 目标分类
  • 13.1 不变量交叉比
  • 13.1.1 交叉比
  • 13.1.2 非共线点的不变量
  • 13.1.3 对称的交叉比函数
  • 13.1.4 交叉比应用示例
  • 13.2 统计模式分类
  • 13.2.1 模式分类原理
  • 13.2.2 最小距离分类器
  • 13.2.3 最优统计分类器
  • 13.2.4 自适应自举
  • 13.3 支持向量机
  • 13.3.1 线性可分类
  • 13.3.2 线性不可分类
  • 13.4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附录A 二值数学形态学
  • A.1 基本集合定义
  • A.2 二值数学形态学基本运算
  • A.2.1 二值膨胀和腐蚀
  • A.2.2 二值开启和闭合
  • A.3 二值数学形态学组合运算
  • A.3.1 击中-击不中变换
  • A.3.2 二值组合运算
  • A.4 二值数学形态学实用算法
  • A.4.1 噪声滤除
  • A.4.2 角点检测
  • A.4.3 轮廓提取
  • A.4.4 区域填充
  • A.4.5 目标检测和定位
  • A.4.6 连通组元抽取
  • A.4.7 区域骨架提取
  • A.5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附录B 视觉恒常性
  • B.1 视觉恒常性理论
  • B.1.1 各种恒常性
  • B.1.2 视网膜皮层理论
  • B.2 图像增强应用
  • B.2.1 雾天图像增强
  • B.2.2 红外图像增强
  • B.3 各节要点和进一步参考
  • 自我检测题
  • 自我检测题答案
  • 参考文献
  • 术语索引
  • 反侵权盗版声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