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刑法学大家陈兴良对刑法价值构造的研究。

内容简介

《刑法的价值构造(第三版)》以价值为理论视角,审视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的基本理念,揭示两大学派之间在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这两种刑法机能上的对峙与冲突,并从社会本体论的角度,基于个体与整体的统一性,提出了刑法机能二元论的原理。由此出发,《刑法的价值构造(第三版)》分别考察了刑法的三大价值目标,这就是刑法的公正性、刑法的谦抑性与刑法的人道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第三版出版说明
  • 第二版出版说明
  • 前言
  • 导论
  • 第一章 刑事古典学派的价值构造
  • 第一节 犯罪价值观
  • 第二节 刑罚价值观
  • 第二章 刑事实证学派的价值构造
  • 第一节 犯罪价值观
  • 第二节 刑罚价值观
  • 第三章 刑法机能:人权保障
  • 第一节 人权保障的价值蕴含
  • 第二节 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
  • 第四章 刑法机能:社会保护
  • 第一节 社会保护的价值蕴含
  • 第二节 社会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五章 刑法机能:双重构造
  • 第一节 社会本体二元论
  • 第二节 刑法机能二元论
  • 第六章 刑法的公正性
  • 第一节 公正的价值蕴含
  • 第二节 刑事立法的公正性
  • 第三节 刑事司法的公正性
  • 第七章 刑法的谦抑性
  • 第一节 谦抑的价值蕴含
  • 第二节 犯罪范围的谦抑性
  • 第三节 刑罚限度的谦抑性
  • 第八章 刑法的人道性
  • 第一节 人道的价值蕴含
  • 第二节 罪犯处遇的人道性
  • 第三节 刑种设置的人道性
  • 第九章 罪刑法定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罪刑法定的价值蕴含
  • 第二节 罪刑法定的制度构造
  • 第三节 罪刑法定的立法机理
  • 第四节 罪刑法定的司法运作
  • 第五节 罪刑法定的中国命运
  • 第十章 罪刑均衡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罪刑均衡的价值蕴含
  • 第二节 罪刑均衡的观念嬗变
  • 第三节 罪刑均衡的立法确认
  • 第四节 罪刑均衡的司法体认
  • 第五节 罪刑均衡的中国命运
  • 主要参考书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