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4千字
字数
200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考察和探讨了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状况。
内容简介
本书在理论上传承和发展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理论,以及中国社会学中的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传统,从社会转型、社会行动、系统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等理论视角,考察和探讨了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状况、问题、趋势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方法上,本书把对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分析与典型个案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经验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本书提出的基本理论是:在全球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后乡土中国已经来临。后乡土中国的乡土性与传统乡土社会在结构上有了较大变迁,其突出的特征是结构上的双二元化以及边缘化趋势。新农村建设问题实质就是农村发展问题,多元的城市化道路和发展模式可能是后乡土中国的理想选择。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 迈向人民的农村社会学
- 第一编 后乡土的中国社会形态
- 第一章 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形态
- 第一节 乡村经济活动形态
- 第二节 乡村政治生活的基本形态
- 第三节 乡村社会与文化生活形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
- 第一节 社会发展评估的意义和方法
- 第二节 乡村社会的人类发展指数
- 第三节 乡村社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 第四节 乡村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五节 乡村社会发展的政策要求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双二元化
- 第一节 T村概况
- 第二节 城市与乡村:“两栖”生活
- 第三节 大市场与小村落:吸引和排斥
- 第四节 双二元化、不确定性及其风险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乡土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
- 第一节 乡土性与后乡土性
- 第二节 差序格局及其演变
- 第三节 礼治秩序与法治秩序
- 第四节 长老权力与法理权威
- 第五节 村民自治和基层政权
- 第六节 现代性的生产和消费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二编 中国农民的观念及行为
- 第五章 理解农民及其社会行动
- 第一节 农民及其社会特征
- 第二节 农民社会行动的逻辑
- 第三节 组织与农民的行为
- 第四节 文化与农民的社会行动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生男偏重与农民的生育行为
- 第一节 农民生育行为的理论
- 第二节 村落文化构成的生育压力和庇护
- 第三节 农民生育兴趣的文化心理机制
- 第四节 生男偏重的社会影响
- 第五节 农民生育意愿与国家政策需求的均衡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七章 农民的法治意识与法律态度
- 第一节 法治意识:理论及问题
- 第二节 农民对法制系统的支持
- 第三节 农民法治意识的三种图示
- 第四节 小结:法律的社会化与乡村社会的法制化
- 第八章 农民的守法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解释守法行为的两种理论范式
- 第二节 守法行为与法治意识的测量
- 第三节 工具性因素与农民的守法行为
- 第四节 规范意识在农民守法行为中的作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农民的社会认同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农民的阶级阶层认同
- 第二节 农民的权威认同
- 第三节 农民的社会评价标准
- 第四节 农民的生活满意度
- 第五节 小结:客观现实反映的认同
- 第十章 农民的流动及其群体的边缘化
- 第一节 农民的分化和流动
- 第二节 农民向城市流动的历程
- 第三节 城市农民阶层的边缘化表征
- 第四节 城市农民阶层的边缘化成因
- 第五节 小结:社会排斥的消除与社会再整合
- 第三编 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治与经济
- 第十一章 乡村政治与权威格局的变迁
- 第一节 乡村政治的基本结构
- 第二节 村落政治与权威格局
-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村政治的变迁
- 第四节 治理抑或建设:乡村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十二章 市场转型中的农业发展困境
- 第一节 土地问题
- 第二节 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
- 第三节 农民增收与政府补贴
- 第四节 劳动力转移
- 第五节 合作与农民组织化
- 第十三章 嵌入性政治对乡村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嵌入性:分析政治与经济活动关系的视角
- 第二节 集体经济的衰退:理论解释及其局限
- 第三节 集体化:政治嵌入及其对村落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编 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十四章 社会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及内涵
-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模式
-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中可能的误区
- 第四节 小结:建设与制度创新的并重
- 第十五章 农民需要的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理论及问题
- 第二节 农民的相对剥夺性需求及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性需求及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小结:农民需求导向的新农村建设
- 第十六章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尝试
-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困境
- 第三节 走出困境的策略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七章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模式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小岗村经验与模式选择
- 第三节 赵庄经验与模式选择
- 第四节 两种模式的结构特征比较
- 第五节 小结
- 第十八章 新农村建设中的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制度建设与农村建设
-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
-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供给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九章 多元城市化路径与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多元城市化路径
-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的集镇化
- 第五节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
- 第二十章 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与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中国改革30年:从农村到城市
- 第二节 城乡二元体制及其主要影响
- 第三节 为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 第四节 如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 第五节 小结:把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