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爱因斯坦自传。天才的头脑如何看世界?通过本书我们将走近伟大的灵魂,认识一位诙谐幽默,充满个性的爱因斯坦。

内容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物质结构、空间、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对人类思想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不是一位仅专心自己专业领域,深居象牙塔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对人的天性了如指掌,对人间疾苦充满同情,为社会的各种不公正进行斗争的行动家。

除了科学论文外,爱因斯坦发表了大量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方面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友谊、犹太人、纳粹德国等诸多方面。本书以影响较大的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为底本,收录了《观念与见解》《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里的及散落别处的相关文章,编译出一个独有的《我的世界观》中文版。其中有20多篇珍贵文章此前从未翻译成中文出版过。

爱因斯坦表达了自己对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科学家的看法。读者通过爱因斯坦的双眼,回到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回溯20世纪初科学发展进程。居里夫人、洛伦兹、玻尔、朗之万……这些科学家在当时环境下面临的压力,他们的抗争与奋斗;看到爱因斯坦讲述自己的成长和奋斗,他作为一个犹太人的责任与思考,观点与态度;以及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之路。通过这本书,人们将会对爱因斯坦产生更加完整的认知。他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代序 爱因斯坦:机遇与眼光
  • 编译前言 他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
  • 第一部 我的世界观
  • 我未来的计划
  • 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
  • 我的世界观
  • 论生命的意义
  •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 论财富
  • 共同体与个人
  • 国家与个人良知
  • 善与恶
  • 宗教与科学
  • 科学研究的宗教情怀
  • 科学与宗教
  • 宗教与科学势不两立吗?
  • 对宗教问题的回答
  • 失去的天堂
  • 伦理文化的必要性
  • 法西斯主义与科学——给罗马的罗科部长的一封信
  • 论自由
  • 在“罗德与泰勒奖”颁奖礼上的致辞
  • 人权
  • 论学术自由——关于“贡贝耳事件”
  • 现代宗教裁判法
  • 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
  • 教育与教育工作者
  • 教育与世界和平
  • 论教育
  • 论古典文学
  • 给日本小学生的信
  • 教师与学生——对一群儿童的讲话
  • 达沃斯的大学课程
  • 在H.A.洛伦兹墓前的讲话
  • H.A.洛伦兹在国际合作事业中的活动
  • 创造者H.A.洛伦兹及其为人
  • 提名尼尔斯·玻尔为物理学通讯院士的信
  • 评沃尔夫冈·泡利的《相对论》
  • 推荐保罗·赫兹
  • 约瑟夫·波普尔—林克尤斯
  • 祝贺阿诺尔德·柏林内尔70岁生日
  • 祝贺萧伯纳
  • 在哥白尼逝世41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 悼念瓦尔特·拉特瑙
  • 悼念玛丽·居里
  • 悼念马克斯·普朗克
  • 向莫里斯·拉斐尔·科恩致敬
  • 悼念保罗·朗之万
  • 悼念瓦尔特·能斯特
  • 悼念保罗·埃伦费斯特
  • 圣雄甘地
  • 悼念卡尔·冯·奥西茨基
  • 放在时间胶囊中的一封信
  • 伯特兰·罗素与哲学思考
  • 罗素《政治理想》德文版序
  • 数学家的推理过程
  • 采访者
  • 恭贺一位批评家
  • 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 闲谈我对日本的印象
  • 《爱因斯坦科学论文集》日文版序言
  • 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的意见
  • 妇女与战争
  • 对美国妇女的答复
  • 第二部 追求和平
  • 和平
  • 消除战争威胁
  • 和平主义问题
  • 在学生裁军会议上的讲话
  • 论义务兵役制
  • 和平主义之再检讨
  • 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致和平之友的三封信
  • 积极的和平主义
  • 辞职信——致国际联盟副秘书长
  • 论裁军问题
  • 论1932年的裁军会议
  • 美国与1932年的裁军大会
  • 论仲裁法庭
  • 科学中的国际关系
  • 科学的国际性
  • 论少数族群
  • 德国与法国
  • 德国文明的危险
  • 关于战争责任的调查
  • 原子战争,还是和平?
  • 赢得了战争,却没有赢得和平
  • 军国主义的心态
  • 与苏联科学院院士的书信往来
  • 在接受“一个世界奖”颁奖会上的演讲
  • 给知识分子的信
  • 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 智力合作协会
  • 追求和平
  • 文化:国际谅解的必要基础
  • 文化与繁荣
  • 文化生活的病症
  • 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思考
  • 生产力与购买力
  • 生产力与劳动力——对一封来信的答复
  • 对当前欧洲形势做出的评论
  • 论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参加罗斯福夫人电视节目的谈话
  • 确保人类的未来
  • 时代的继承者
  • 致《施瓦本联盟》
  • 声援尼柯莱教授——致汉斯·德尔布吕克教授的信
  • 为尼柯莱的《战争生物学》日文版写的序
  • 第三部 从普鲁士科学院辞职
  • 从普鲁士科学院辞职的声明
  • 与普鲁士科学院之间的书信往来
  • 与巴伐利亚科学院的书信往来
  • 爱因斯坦给普朗克的信
  • 对邀请参加一项示威活动的回复
  • 第四部 犹太人的理想
  • 犹太人的理想
  • 存在一种犹太世界观吗?
  • 基督教与犹太教
  • 犹太共同体 ——在伦敦的一次演讲
  • 反犹主义与学术青年
  • 我们对犹太复国主义欠下的债
  • 他们为何憎恨犹太人?
  • 离散异邦的欧洲犹太人
  • 以色列的犹太人
  • 关于巴勒斯坦重建问题的讲话
  • 劳动的巴勒斯坦
  • 犹太人的复兴——代表“巴勒斯坦筹款基金会”发出呼吁
  • 给某位阿拉伯人的信
  • 论犹太复国主义的必要性——致州务部长黑尔帕赫教授的一封信
  • 献给莱奥·贝克的警句
  • 给“信仰犹太教的德国公民中央协会”的信
  • 关于希伯来大学的声明
  • 关于在耶路撒冷建立希伯来大学的提议
  • 献给华沙犹太隔都抵抗战中的英雄
  • 第五部 我如何创立了相对论
  • 研究的原则——在普朗克60岁生日庆典上的致辞
  • 理论物理学的原理——普鲁士科学院就职演讲
  • 论理论物理学的方法
  • 几何学与经验
  • 什么是相对论
  • 关于相对论
  • 论广义相对论的起源
  • 物理学中的空间、以太与场的问题
  • 约翰内斯·开普勒
  • 《约翰内斯·开普勒的生平与书信》序
  • 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 麦克斯韦对物理实在概念发展的影响
  • 弗莱特纳船
  • 河道蜿蜒的成因及贝尔定律
  • 论科学真理
  • 论科学从业者遭受的羞辱——给“意大利科学促进会”的信
  • 理论物理学的基础
  • 科学的共同语言
  • 科学定律与伦理准则
  • 我如何创立了相对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众所周知:爱因思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也是积极推动和平的伟大科学家,这个本 “我的世界观” 就可以看出来。这本书比较客观的讲述了他的思想、他的事业发展,有一些关于家庭生活和感情的事情在本书中并没有提起,伟人自有他的伟大之处,但作为更多普通大众之一员,其实不防看看伟大科学家生活的另一面,这里并不是要揭伟人的短。而要要建立起对立的统一,提倡一种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儒家思思。爱恩期坦是这样给第一任妻子作规定的:1、你要放弃要求我陪你待在家里,放弃要求我陪你外出旅行;2、如果我让你别跟我说话,你必须马上停止说话;3、如果我让你离开我的卧室或书房,你必须马上离开。      他有一个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爱因恩坦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去医院探望过,是不是拥有了那种悲天悯人的大世界观可以就可以忽略家庭这个小世界?本书中他应该是刻意隐去了家庭感情,以勉给他的光辉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从生活的侧面不难看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有一定价格缺陷的,我们要加以改正才对,不因他是伟人而照单全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观决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每个人都是自己经验的集合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梳理自己的世界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别人的世界观,可以让我们遇见不一样的灵魂。      读这本书可能比读爱因斯坦的传记更能了解他所在的时代、他的思维方式,以及他的焦虑。书中有很多与世界和平及犹太复国有关的内容,爱因斯坦为此付出的努力是认真的。      宏大的世界观、清心寡欲的生活,也许更能成就伟大的灵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零散的珍珠,原谅我的无知,没有能力找到一根线把他串起来

          转发
          3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