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2千字
字数
2017-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生态问题引发关注,东乡族民众面临社会适应挑战。
内容简介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议题,它引起了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广泛关注,更成为从事各类学科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地区的生态问题,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人口贫困与发展问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政府开始了宏大的开发性移民工程。甘肃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组织了“两西”移民工程,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部分东乡族人口,移民到河西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移民。空间的转换,使以前处在中国“小麦加”之称的古河州“小社会”中的东乡族,不得不面对河西一带汉族为主的“大社会”,面对新的生存环境,他们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社会适应问题。本著作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关系和日常生活、文化生活、宗教生活等五个方面对东乡族生态移民社会适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描述东乡族人从“他者”到“自我”的社会适应过程及特有的策略。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三 研究设计
- 四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东乡族生态移民的“故乡”与“新家”
- 第一节 东乡族生态移民的“故乡”
- 第二节 东乡族生态移民的“新家”
- 第三节 国家“话语”下的东乡族生态移民
- 第四节 东乡族生态移民搬迁的动因及影响
- 第二章 经济生活适应
- 第一节 土地的开发
-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
- 第三节 家庭经济生活适应的透视
- 第四节 东乡族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三章 政治生活适应
- 第一节 民族乡背景下的政治组织结构的重构
- 第二节 移民新区东乡族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 第三节 移民政治参与
- 第四章 文化生活适应
- 第一节 语言文化变迁与适应
- 第二节 教育的调适与适应
- 第三节 民俗文化变迁与适应
- 第四节 心理适应
- 第五章 宗教生活适应
- 第一节 甘肃东乡族生态移民中的“宗教派际适应与重组”
- 第二节 移民宗教生活的新变化
- 第三节 经堂教育的变化
- 第六章 社会交往与日常生活适应
- 第一节 对迁入地生态环境的适应
- 第二节 甘肃东乡族生态移民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
- 第三节 移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与适应
- 第四节 民族关系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有关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的几点思考
- 二 促进东乡族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的策略
- 附录Ⅰ 调查问卷
- 附录Ⅱ 东乡自治县历史上的自然灾害
- 附录Ⅲ 相关文件1
- 附录Ⅲ 相关文件2
- 附录Ⅲ 相关文件3
- 附录Ⅳ 移民申请书
- 附录Ⅴ 甘肃省酒泉市移民安置区位置
- 附录Ⅵ 瓜州县腰站子乡集镇建设规划
- 附录Ⅶ 小金湾东乡族乡村庄、集镇管理办法
- 附录Ⅷ 古浪县东乡族移民区民族关系调查与研究
- 附录Ⅸ 东乡族移民东乡语使用变化及其成因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