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赤裸裸”的自然史,重估男人的本性。

内容简介

说到今日社会的两性问题,大家纷纷把目光集中在女性身上,很少有人探究我们这个物种的男性生物,探究他的强项和弱点。本书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以便重估人类男性的本性。

首先会讲到他成功的演化历程,然后会对男性的身体进行一番从头到脚的审视——眼睛、鼻子、胡子、胸膛,直到臀部、腿和脚。在逐个罗列这些生物学特征的同时,也会讲到地方习俗和变化的社会风尚对这些特征的影响,以及它们修正、压制或助长这些特征的种种方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演化历程
  • 第二章 头发
  • 第三章 额头
  • 第四章 耳朵
  • 第五章 眼睛
  • 第六章 鼻子
  • 第七章 嘴巴
  • 第八章 胡子
  • 第九章 髭须
  • 第十章 脖子
  • 第十一章 肩膀
  • 第十二章 胳膊
  • 第十三章 手
  • 第十四章 胸膛
  • 第十五章 肚子
  • 第十六章 脊背
  • 第十七章 髋部
  • 第十八章 阴毛
  • 第十九章 阴茎
  • 第二十章 睾丸
  • 第二十一章 臀部
  • 第二十二章 腿
  • 第二十三章 脚
  • 第二十四章 性取向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最多观点还是比较离经叛道

    有意思的是,在进化论的视角下,任何降低繁殖成功率的倾向都应该被自然选择淘汰。然而,人群中始终存在一定比例的男女同性恋者,这构成了进化生物学中的一个未解之谜。早期,科学家提出了 “亲族利他主义理论” 来解释男同性恋现象的进化意义。该理论认为,同性恋取向的基因得以存续,是因为同性恋者对亲族成员的更多投入补偿了他们放弃繁殖的损失。然而,实证研究并不支持这一理论。数据显示,男同性恋者对亲族的投入与异性恋者并无显著差异,甚至与家族关系更为疏远,这与理论预测恰恰相反。近年来,进化心理学家 Frank Muscarela 提出了新的 “联盟形成理论”。该理论将关注点从性取向转向了同性恋行为的功能,认为年轻男子与年长者的同性恋行为是一种社会策略,旨在通过结盟提升社会地位,从而最终获得更多异性接触机会。这一理论具有若干优势:它不仅关注同性恋行为的普遍性,还重视跨物种比较研究(在其他灵长类动物中也观察到同性恋行为)。然而,该理论同样面临实证挑战。虽然它能解释古希腊和新几内亚某些部落的同性恋文化现象,但大多数文化中并未发现年轻男子将同性恋作为结盟策略的证据。事实上,非性关系的同性联盟更为普遍,且无需通过性行为即可达成。此外,也没有证据表明有同性性行为的男性比其他男性更容易结成联盟或获得更高地位。尽管最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推进我们对男同性恋取向及行为的理解,但其起源仍是未解的科学之谜。目前的进展仅仅表明,现有理论都无法独立完整地解释同性恋现象,更不用说解释同性恋群体中复杂的个体差异了。

      转发
      1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