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将4~6世纪佛教中国化与民族大融合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考察。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文献为中心,充分利用相关出土文物研究成果并跟踪关注、吸收海内外相关研究信息,分析了4至6世纪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在持续了200多年的由少数民族政权主导的统治期间所爆发的严峻的“胡汉”民族冲突、文化碰撞及政权对立等一系列重大社会矛盾,并认为中国化的佛教在当时的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汇以及再次实现中国大一统中发挥了文化中介和文明纽带的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绪论 “四海一家”与“华夷之变”
  • 第一章 “大一统”与十六国北朝时代精神
  • 第一节 “大一统”与“夷夏之变”
  • 第二节 “五胡十六国”之前,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
  • 第三节 十六国北朝文化及其特征
  • 一 北方十六国文化及其特征
  • 二 北朝文化及其特征
  • 第二章 佛教促进民族融合、文化融汇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佛教促进包容、和谐的理论特质
  • 一 “众生平等”观念
  • 二 顺时达变的“随方”精神
  • 第二节 中国佛教对促进北方民族融合、文化融汇发挥的作用
  • 一 北方民族的佛教信仰
  • 二 都邑佛教与“定居型”文明
  • 三 佛法西渐与文化输出
  • 第三章 政教关系视域下的佛教“中国化”与民族“大融合”
  • 第一节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 一 “尊王攘夷”与“以夷变夏”
  • 二 佛教的政治理想
  • 三 世出世法的统一
  • 第二节 儒佛交涉对前秦国主苻坚的影响
  • 一 道安与习凿齿的儒佛交涉
  • 二 道安对苻秦统治集团的文化影响
  • 第三节 政教关系视域下的北朝佛教与民族融合、文化融汇
  • 一 北魏时期的“灭佛”、“兴佛”与“佞佛”
  • 二 东魏朝野的“三教”学养
  • 三 虚实失度的北齐佛教
  • 四 西魏佛教的民族融合特性
  • 五 以儒为体、以佛为用的北周佛教
  • 第四章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民众佛教信仰与民族融合
  • 第一节 民众佛教信仰类型及信仰行为
  • 一 佛教信仰的盛行
  • 二 佛教观念的流行
  • 三 “护国”信仰的确立
  • 第二节 民众佛教信仰组织及其社会功能
  • 结语 “用夏变夷”与“用夷变夏”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