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用户推荐指数
政治学
类型
7.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7千字
字数
2021-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量子力学与国际关系会产生怎样的联结?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微博、抖音与国际政治有什么关系?国际关系与人的联系在哪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雅特聘教授王逸舟老师和青年博士生严展宇之间的一场思想交流纪录。
本书以“对谈”的形式梳理了百年来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历程,本书认为,国际关系学科有三个面向,即科学的面向、人文的面向和艺术的面向,未来的国际关系研究将朝着科学、艺术和人文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也将成为国际关系学的学科进步,学者们未来学理思考的基准点。
本书同时也思考了今后国际关系学科研究的知识增长方向和智识动力来源。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部分 介入的旁观者:反思国际关系学
- 一、 访谈引入
- 二、 进步与不足
- 三、 “美国重心”
- 四、 “他山之石”
- 第二部分 国际关系学的科学面孔
- 一、 科学的主宰
- 二、 理性主义的瑕疵
- 三、 探索知识进步的方向
- 四、 在科学研究中求“真”
- 五、 反思“时空观念”
- 六、 求“真”的现实使命
- 七、 现代与古典的平衡
- 第三部分 国际关系学的艺术面孔(I) ——从国际关系到艺术
- 一、 《圣西门致陪审员先生们的信》
- 二、 被回避的艺术面孔
- 三、 艺术风格之争
- 四、 爵士乐外交
- 五、 “迷人”的国际关系
- 六、 “政治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 七、 请忘掉现实主义
- 第四部分 国际关系学的艺术面孔(II) ——从艺术到国际关系
- 一、 艺术的透镜
- 二、 主权的“样子”
- 三、 透视的方法
- 四、 如何想象国家?
- 五、 行为艺术和博物馆
- 六、 揭开艺术面孔的面纱
- 第五部分 国际关系学的人文面孔
- 一、 “人文性格”
- 二、 模糊的人文面孔
- 三、 找回大写的“人”
- 四、 从微观着眼
- 五、 “心领神会”
- 六、 什么是好的国家
- 七、 “我”与他者
- 八、 回归日常生活
- 第六部分 “三位一体”的国际关系实践
- 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 走向“仁智大国”
- 三、 中国外交能力建设
- 四、 “三位一体”的实践
- 五、 结束语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