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基于“走出江南”的研究理念,以山东济宁为经验个例、士绅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城市史个案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山东济宁为经验个例、士绅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城市史个案研究著作。有别于以往的明清史研究关注点集中在江南地区的情况,本书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因大运河兴起而繁荣的北方城市山东济宁,并注重将江南地区与济宁进行对比。

济宁士绅在对城市的塑造过程中,展现了地方力量与国家权力的精彩博弈,也通过与“商”这个阶级的紧密联系,呈现出明清时期北方运河城市繁荣的商业贸易和城市化生活。

本书丰富了读者对明清历史认知的面向,也为明清区域社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补充。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思辨”的史学和“叙事”的史学
  • 导论 中华帝国晚期地方精英与城市形态研究范式的检讨
  • 一、楔子:郑与侨的济宁故事与本书的中心关注和主要线索
  • 二、中国城市史的理论问题与研究状况
  • 三、济宁案例的典型性与本书的设计
  • 第一章 济宁的历史记忆、生态环境与大运河
  • 一、在历史记载中定位济宁
  • 二、在地方生态体系中定位济宁
  • 三、济宁地区与大运河水利设施
  • 第二章 大运河所驱动的济宁商业化与城市化
  • 一、欧洲城市模式与城市化标准
  • 二、明清时期的北方运河区域
  • 三、明清时期济宁的商业化与城市化
  • 四、明清时期区域视野和跨区域语境中的济宁
  • 第三章 济宁城市形象的塑造
  • 一、城市文化表征及其构建
  • 二、园林、江南式景观、旅游文化
  • 三、商品化城市生活
  • 四、大众气质与信仰
  • 第四章 济宁城里的士绅和其他居民
  • 一、士绅社会与地方权力结构
  • 二、城市精英在地方公共场域里的社会活动
  • 三、城市共同体与社会结构
  • 第五章 济宁城内外的国家与社会
  • 一、济宁地区的国家机器
  • 二、国家事务中的大运河和漕运
  • 三、济宁地区漕粮的征收和运输
  • 四、国家遇到社会
  • 第六章 济宁城市的沉浮与地方精英的命运
  • 一、动乱时期的城市士绅与地方社会
  • 二、王朝重建后士绅的复杂态度及变化轨迹
  • 三、地方传统的延续与变异
  • 结论 济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意义
  • 一、“济宁经验”:地方认同、城市性、国家权力
  • 二、延伸讨论:士绅社会、“地方自治”、“公民社会”
  • 三、历史的回响:重建地方认同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何为“济宁”

    一、关于济宁的南方化这里的南方化其实就是商业化。商业的发展其实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人们在温饱得以满足后自然会向着更高的需求层次攀登。只要粮食生产技术足够高,粮食产量足够多,自然会产生职业分化,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都是顺应人性而生的。于是一个环境适宜的地方,只要没有外力的干预,商业繁荣是水到渠成的。那么为什么南方商业比北方更繁荣,以至于济宁这种北方城市稍稍繁盛一些就被称为 “南方化”。一是地理条件,南方平原相对少,即便为了底层人的糊口,也必须发展多种经营,在不适宜粮食的地方种植经济作物,利用山地林地开展畜牧业,在河湖港汊捕鱼养鱼。手工业也随着繁盛起来,能够制作丝绸瓷器等产品外销,是获取生计和财富的重要手段。二是政治因素。江南历来远离政治中心,当朝廷在南京或者杭州建都的时候,也往往是政权不稳、合法性堪忧的时候,还面临着北方强势政权的威胁。要知道,不论南方多么富庶,缺少耕地的致命弱点都决定了人口上的绝对劣势,也就导致了兵员、武备上的绝对劣势。不是南方人不能打,历史上有很多强悍的南方兵。北府兵、丹阳兵、岳家军、戚家军等等,南方政权往往最终被北方统一,在于无法持久地抗衡北方庞大的体量。在大一统时代,南方远离政治中心,需要承担的防卫职能就弱,收到中央的提防就少,经济发展更自由,官员的业绩指标更多样。而北方则受到更多的管制,比如抑制商业来保障地方稳定,保护种植业,抑制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来保障粮食供给。这种南北地域的分工一开始可能是基于自然禀赋和产业特征,但一旦形成了政策规范,就很难再有实质改变。所以所谓南方化,本质上就是商品社会不受政策约束自由发展。二、主要问题全书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什么也没有说清楚。书中涉及到的每一个方面,作者都止步于定性的、泛泛的描述,没有具体的事件,没有内在逻辑和结构的拆解。那些结论性的语言,比如表现了什么什么,影响了什么什么,十分缺乏具体的论证过程。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外,比如介绍漕运过程中,漕船夹带私货不当盈利情况时,作者就拿出了具体数字,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这其中能有多么大的利润空间,也就对当时漕运的利益结构窥豹一斑,对于中央和地方、地方和漕运机构的博弈有一个比较实在的感知。但在书中,这样的地方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政府报告一样的口吻。比如济宁士绅是本书的重要观察角度,但对士绅的介绍主要包括科举中第人数、出任重要官员情况、重要官员在朝的影响和结交网络等等,像是某些大学介绍自己的关系网。而真正重要的,这些士绅精英在济宁地方如何发挥他们的影响,为自己牟利,与朝廷博弈,营建地方的各种社会制度体系,均没有详细介绍,更没有具体案例。还有关于文化认同,作为本书重要的,可以体现济宁地方特征的内容,作者提到了中央权力、地方自治、外来影响等多种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又怎样构建起认同,民间关于地方认同是实际情况如何,都没有切实的分析和描述。说不清楚的原因,主要在于材料的来源。作者的材料主要就是来自于史书、地方志、名人笔记等,这就导致了传统官方大而化之、重在教化的风格被延续到了本书当中。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这些材料都是报喜不报忧的,记录的都是光明、有效、作为的一面,对于潜在的问题要么一笔带过,要么避而不谈。以这种材料作为研究的依据和立足之处,很难想象能够真正发现一个地方的实际的问题,以及真正的社会运作模式。三、一点期待作为一个济宁人,以及一个社会学科的毕业生,我比较能够体谅作者的难处。从地域来讲,济宁作为鲁西南一个贫瘠的农业地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绝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作为政权的粮食产地和劳动力、兵员来源。这里的文字信息确实贫乏,达官显贵留下的记录往往不会花太多笔墨在基层民生和社会结构上。至于济宁在运河带动下成为地区经济中心这件事,也面对同样的难题。士绅们不大会记载他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算计和丰硕成果,而行商坐贾则因为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很难留下什么详实的社会记录。或许在民间,其实是存在一些真正的,关于济宁社会民生的文献和实物,只是作者没有能够发掘出来。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更多更生动的发现和更完善和深入的作品。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