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4千字
字数
2020-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带你揭示元朝在完成政治统一之后,如何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实现士人精英在国家认同上的转变。
内容简介
“中州”指称金朝疆域,与“江南”的南宋相对应,是产生于南北对峙时期的政治地理概念,但并未随着元朝统一而立即消弭。“中州士大夫”即指原金朝疆域即北方的士大夫群体。
本书讨论元朝文坛南北合流问题,特别是南北诗文理念趋同的过程,即“中州文统”南下,促成江南文坛上推崇古文、宗唐复古的诗文理念成为主流的过程。正是因为“中州”接受北上的“道学”,“江南”趋慕南下的“文统”,元朝中期以后,“文道并重”才能成为士大夫的主流观念,终止了北宋以来文道分离的趋势。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大学史学丛书》出版说明
- 序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元初中州士大夫概念的提出
- 三 篇章结构
- 第一章 金元“中州文统”的形成
- 一 南北异壤时期中州的文化自觉
- 二 从金代“国朝文派”到金末元初“中州文统”
- 三 元好问“中州文统”之构建
- 四 金元诗文中的“中州”
- 第二章 金元中州士大夫的群体特征
- 一 金元中州士大夫文化特征及其对道学的态度
- 二 中州士大夫的政治特征
- 三 中州士大夫的仕宦分类
- 第三章 元初中州士大夫之孕育
- 一 元初中州士大夫之教育作成
- 二 元初中州士大夫的内部联系
- 第四章 元初中州士大夫登场
- 一 元初中州士大夫的政治处境
- 二 元初中州士大夫的文学活动——以“雪堂雅集”为例
- 三 元初中州士大夫的高层政治参与——以至元二十二年罢行台事件为例
- 第五章 元初中州士大夫的政治优势及其文学影响
- 一 元初中州士大夫政治优势之形成
- 二 翰苑中州士大夫
- 三 宪司中州士大夫
- 四 《天下同文集》所见中州士大夫的文学影响
- 第六章 “中州文统”与江南文坛
- 一 13世纪南北文坛差异
- 二 “中州文统”引领文坛风尚
- 三 混一后的江南文坛形势
- 四 元代江南的古文振兴与诗学宗唐复古
- 第七章 南下与北上
- 一 元初中州士大夫南下
- 二 元初中州士大夫引领江南文坛风尚
- 三 江南名士北上
- 第八章 元代文坛南北合流的成果
- 一 “中州文统”退场与元代中期的诗文理念
- 二 “治世之音”:元朝中后期文学的主要风格
- 三 14世纪文坛南北形势逆转及原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