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民间借贷中常见的法律纠纷问题作出解答。

内容简介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根据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撰写,本书紧密结合审判实践,精心选取了87个典型案例,释疑与解析了169个民间借贷实务中最热点的问题,最大程度还原司法解释的原意,对从事相关业务的法律实务人员、普通大众、法官、律师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引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典型案例索引
  • 第一章 民间借贷的认定
  • 1.民间借贷关系如何认定?
  • 2.民间借贷有哪些特点?
  • 3.民间借贷与房屋买卖合同如何区别认定?
  • 4.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贷担保合同的,怎样探究虚实?
  • 5.民间借贷与委托理财关系如何区别认定?
  • 6.如何认定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对外借款的效力?
  • 7.民间借贷与合伙如何区别认定?
  • 8.合伙组织发生的民间借贷债务如何清偿?合伙人个人的民间借贷债务如何用合伙权益清偿?
  • 9.民间借贷与股权转让如何区别认定?
  • 10.民间借贷与不当得利如何区别认定?
  • 11.民间借贷是否属于民间投资?
  • 12.民间借贷如何保证资金安全?
  • 第二章 民间借贷的主体
  • 1.自然人之间借贷的主体资格如何认定?
  • 2.企业向职工借款效力如何认定?
  • 3.企业向社会借款效力如何认定?
  • 4.企业向社会公众出借资金效力如何认定?
  • 5.民间借贷的介绍人、居间人、见证人各自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 6.替人借款将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 7.企业之间借贷被认定为无效后如何处理?
  • 8.企业之间借贷可作有效处理的主要有哪些情形?
  • 第三章 民间借贷的形式与内容
  • 1.民间借贷合同的形式有哪些?订立口头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
  • 2.民间借贷只签订借款合同是否就可以了?
  • 3.如何书写一份规范的“欠条”、“借条”、“收据”之类的凭证?
  • 4.仅凭借据能代表钱款已经借出了吗?
  • 5.公证在民间借贷中有何作用?
  • 6.强制执行公证书在民间借贷中有何作用?
  • 7.民间借贷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8.民间借贷是否需要约定借款用途?
  • 9.民间借贷的借款用途应注意哪些问题?
  • 10.民间借贷的借款利息应注意哪些问题?
  • 11.民间借贷的还款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 12.民间借贷的借款期限应注意哪些问题?
  • 13.没有还款期限和期限约定不明的借贷如何催告?
  • 14.出借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借款人归还的借款的如何处理?
  • 15.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将不会如期归还借款时,如何处理?
  • 16.处理民间借贷纠纷如何把握“身份”和“公章”?
  • 第四章 民间借贷的效力
  • 1.民间借贷是否合法如何认定?
  • 2.民间借贷合同属于诺成性还是实践性合同?
  • 3.民间借贷合同的成立主要有哪些情况?
  • 4.民间借贷合同何时生效?
  • 5.无效民间借贷合同主要有哪些特点?
  • 6.民间借贷无效情形主要有哪些?
  • 7.民间借贷纠纷中“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如何认定?
  • 8.民间借贷纠纷中“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订立合同如何认定?
  • 9.民间借贷纠纷中“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订立合同如何认定?
  • 10.民间借贷案非法目的的审查应注意哪些问题?
  • 11.民间借贷纠纷中“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订立合同如何认定?
  • 12.民间借贷纠纷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订立合同如何认定?
  • 13.民间借贷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有何法律后果?
  • 14.民间借贷合同部分无效如何处理?
  • 15.民间借贷中劳务可以抵债吗?
  • 16.民间借贷违背公序良俗行为的效力如何认定?
  • 17.名为典当,实为借贷,其效力界限如何确定?
  • 18.民间借贷如何合法地还钱?
  • 19.委托贷款合同纠纷如何界定?
  • 20.委托贷款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 21.委托贷款合同中担保权如何行使?
  • 22.委托人能否按《合同法》中委托合同的相关规定直接向借款人主张债权?
  • 23.委托贷款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调解结案?
  • 第五章 民间借贷的利息
  • 1.民间借贷是否需要明确利率(利息)?未明确约定利率(利息)的民间借贷是否应当支付利息?
  • 2.民间借贷中可以提前还款吗?
  • 3.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提前还款或逾期还款时,利息应如何计算?
  • 4.民间借贷的最高利率限度是多少?
  • 5.什么是高利贷?如何处理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问题?
  • 6.什么是复利?民间借贷中出现复利应当如何处理?
  • 7.民间借贷可以约定在交付借款时预先扣除利息吗?
  • 8.民间借贷可以约定违约金吗?利息和违约金有什么关系?
  • 9.民间借贷中可以约定滞纳金吗?
  • 10.因借款人未及时行使自己的债权,影响到出借人利益时,出借人怎么办?
  • 11.因借款人恶意处分财产的行为而导致出借人的债权受到损害时,出借人怎么办?
  • 12.什么是民间借贷的违约责任和责任承担方式?
  • 13.出借人口头答应借钱,但事后反悔,是否要承担责任?
  • 第六章 民间借贷的证据
  • 1.民间借贷案件证据的认定难度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 2.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应当着重审查哪些事实?
  • 3.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如何把握?
  • 4.民间借贷诉讼中的证据有哪些?
  • 5.民间借贷诉讼中证人证言的证据效力如何?
  • 6.民间借贷当事人的陈述可以作为证据吗?
  • 7.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吗?
  • 8.借条在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证据效力如何把握?
  • 9.借款协议、借条、欠条、收条在民间借贷中证明力一样吗?
  • 10.借款协议、借条、欠条、收条的不同含义如何界定?
  • 11.借款协议、借条、欠条、收条的各自证明力如何认定?
  • 12.借款协议、借条、欠条和收条的相互关系及运用如何把握?
  • 13.民间借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 14.民间借贷孤证排除规则如何适用?
  • 15.间接证据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如何运用?通过间接证据能否定有限借据的证明力吗?
  • 16.测谎技术在审理借贷纠纷中如何运用?
  • 17.民间借贷纠纷中如何排除非法证据?
  • 18.如何在特殊身份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借贷纠纷中运用优势证明标准?
  • 19.在审理具有特殊关系当事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如何运用经验法则确立自由心证?
  • 20.借贷事实的司法审查原则如何把握?
  • 21.借据单证的实质审查原则如何把握?
  • 22.民间借贷中笔迹鉴定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 23.民间借贷纠纷中特殊情形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 第七章 民间借贷的担保
  • 1.民间借贷的担保形式有哪些?
  • 2.对于民间借贷中房屋抵押流质条款如何认定?
  • 3.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授权,其处理担保房屋委托书的效力如何认定?
  • 4.涉及保证的民间借贷合同中,保证人参加诉讼的方式是什么?
  • 5.民间借贷担保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如何处理?
  • 6.因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验资报告,当事人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借款合同当事人主张承担赔偿责任的如何处理?
  • 7.农房抵押贷款存在哪些问题?
  • 8.农房抵押贷款纠纷如何处理?
  • 第八章 民间借贷的转让
  • 1.债权转让的法律性质如何界定?
  • 2.不能转让的债权主要有哪些?
  • 3.债权转让的内外效力如何认定?
  • 4.债务承担的性质如何认定?
  • 5.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如何界定?
  • 6.民间借贷中发生转借时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 7.出借人向第三人转让债权的,是否需要经过借款人的同意?
  • 8.借款人向第三人转移债务时,是否需要征得出借人的同意?
  • 9.民间借贷中债权债务如何继承?
  • 第九章 民间借贷与夫妻债务
  • 1.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
  • 2.夫妻共同债务如何推定?
  • 3.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产生的民间借贷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吗?
  • 4.夫妻共同债务借贷主体如何认定?
  • 第十章 民间借贷的虚假诉讼
  • 1.虚假诉讼如何界定?
  • 2.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有哪些情形的,应当严格审查判断是否属于虚假诉讼?
  • 3.民间借贷虚假诉讼如何防范?
  • 4.民间借贷虚假诉讼如何制裁?
  • 5.怎样解决虚构房屋买卖合同,套贷用于归还借款而引发的纠纷?
  • 6.虚假按揭贷款如何界定?
  • 7.虚假按揭贷款案件如何处理?
  • 第十一章 民间借贷的刑民交叉
  • 1.刑民交叉案件概念及类型如何界定?
  • 2.刑民交叉案件有哪些处理方式?
  • 3.民间借贷纠纷中涉及刑民交叉时总的审理思路如何把握?
  • 4.民间借贷纠纷中涉及刑民交叉如何处理?
  • 5.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区分?
  • 6.民事借贷中的欺诈行为是否隐藏诈骗犯罪?
  • 7.合同诈骗罪中被告人主观非法占有之故意应如何认定?
  • 8.集资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为目的”如何认定?
  • 9.如何区分民间借贷和诈骗?
  • 10.民间借贷刑民交叉案件中刑事判决或执行作出后,当事人又提起民事诉讼的如何处理?
  • 11.以自有资金发放高利贷行为的性质如何界定?
  • 第十二章 企业借贷
  • 1.企业借贷纠纷案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 2.民间借贷纠纷中,借条的内容系个人借款,但在出具人除个人签名外同时加盖公司公章,原告仅主张公司借款的情形下,如何处理?
  • 3.私人企业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出具借据为公司借款,应如何认定借款关系?
  • 4.公司与内部员工之间的债务纠纷中,怎样区分公务借款和私人借款?
  • 5.借款与投资款的区别是什么?
  • 6.公司经理以个人账户转资金如何认定?
  • 7.企业可以进行民间借贷吗?
  • 8.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与民间借贷如何区分?
  • 9.企业内部集资的效力如何认定?
  • 第十三章 民间借贷的程序处理
  • 1.哪些民间借贷案件可以受案?
  • 2.如何确定民间借贷案件的管辖?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由法律出版社与香港中华法律网合资成立。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以多媒体、全方位为人民传播法律为宗旨,积极开拓法律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市场运营,法律大数据的加工标引以及法律新媒体运营等业务。 由法律出版社主导,法讯公司承担的数字出版业务,在出版行业名列前茅,并获得“数字出版先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