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突发事件研究:新闻传播与危机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我国突发事件的关注与研究,包括新闻与传播学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公共关系在内的各个领域实务层面的研究和探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转型社会的传播观念
  • 自序 权利边界与制度创新
  • 导论 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兼论中美突发事件应对的差异
  • 第一章 突发事件与信息公开
  • 第一节 突发事件与风险社会
  • 媒体观察1 “群体性事件”正在考验中国
  • 第二节 信息公开与阳光政府
  • 媒体观察2 “非典”促使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快马加鞭
  • 第三节 突发事件与信息公开
  • 媒体观察3 信息公开透明考验官员行政能力
  • 媒体观察4
  • 第二章 突发事件与新闻发布
  • 第一节 新闻发布现状与问题
  • 媒体观察5 贵州反思瓮安事件:真相是消弭谣言的“良药”
  • 第二节 突发事件与危机新闻
  • 媒体观察6 人民论坛:假如媒体缺席……
  • 媒体观察7 记者的天职——报道新闻而不是“好新闻”
  • 第三节 突发事件与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8 一场“非典”,两种应对,两种结果:以2003年4月20日为界北京抗非手段独特效率一流 疫情通报信息透明
  • 第四节 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
  • 媒体观察9 李长春: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节选)
  • 媒体观察10 媒体公信力决定舆论影响力
  • 第三章 信息公开与民主政治
  • 第一节 信息公开与知情权利
  • 媒体观察11 群体性事件公开报道,方能推动社会宽容
  • 第二节 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
  • 媒体观察12 昆明现象引发的思考:“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 第三节 信息公开与民主政治
  • 媒体观察13 重大恶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着什么?
  • 第四章 全球传播与国家形象
  • 第一节 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
  • 媒体观察14 不怕中国政府,就怕中国网民
  • 媒体观察15 “网民记者”是媒体舆论监督的后备军
  • 第二节 危机传播与国家形象
  • 媒体观察16 汶川地震塑造信息公开的典范(节选)
  • 第三节 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
  • 媒体观察17 处理群体性事件,越及时就会越有效
  • 第四节 全球传播与对外报道
  • 媒体观察18 中共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 结语 危机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的责任
  • 附录1 河南杞县事件——我们为什么逃离家园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
  • 附录3 关于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的通知
  • 附录4 Statement of Journalism Principles Committee of Concerned Journalists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舆论具有公共性,它本身来自社会。从政治上来说,是从政治权力外部来对政治权力的运行及其结果进行监督的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在公开性的前提下,舆论监督本身是使政治权力合法化、合理化、法制化的重要保证,亦是连接政治与道德的纽带。从行政上来说,舆论调动社会大众自由讨论所扩散的利益诉求、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对公共决策的压力。作为知情权的体现,舆论对决策的影响成为社会大众政治参与的形式。媒体作为一种公共机构,其作用就是要监视其他公共机构,审查他们所做的有关真理的声明,并暴露他们的缺陷。因此,我们所理解的媒介传播的要义,就是要借助知识来建立客观性和真理的解释秩序,来实现伦理意义上的公正和规范,给人的解放性自我反思一个社会理想的希望。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传播系统的道德律令。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