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2千字
字数
2015-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观大局者必读。杨照《公民课》系列。为你讲述,托克维尔观察美国民主的故事。
内容简介
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口吻,讲述托克维尔观察美国民主的过程和背景,美国民主运转的条件和脉络。借由美国的例子,来辨认什么是好的民主,什么是坏的民主。带着读者,一起领悟民主的高贵,并认识到民主达成的复杂条件。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在丛林与大街上追求平等
- 第一章 集权与分权间的持续试验
- 真抱歉,我们是美国人
- 政治是“美国故事”的核心
- 大州小州平起平坐
- 赢者全拿的选举人团制
- 定义“国家”的三种权力机构
- 美国民主的特殊发明:总统制
- 为了联邦不惜一战
- 让州的归州,联邦的归联邦
- 第二章 两个法国人在美国
- 民主是个好东西
- 共和不只适用于小国
- 用雄辩的小册子传播理念
- 一个法国人对美国民主的客观分析
- 大革命无法推翻的文官系统
- 动荡的政局,迷惘的文官
- 两个法国人,两种对美国的观照
- 为法国的民主道路做准备
- 第三章 理解美国的两个关键词
- 历史的方向是愈来愈平等
- 写给相信进步史观的读者
- 平等是上帝的意志
- 为什么美国比法国先享有民主?
- 地理与气候决定了殖民社会的形态
- 新大陆没有欧洲旧贵族
- 建立自己的信仰王国
- 哈佛本来不是大学
- 为什么民主的起源在新英格兰?
- 第四章 现实中的民主
- 民主没有华美但也没有悲惨
- 民主创造中等的好与善良
- 美国经验标示了人类政治的未来
- 美国总统的权力与国力成正比
- 第五章 分辨两种“自由”
- 大有为政府与自由之间的矛盾
- 拿破仑以国家主义取代个人自由
- 自由有两种:自然的与市民的
- 公民自由建立在清教的道德基础上
- 同构型造就了乡镇会议的直接民主
- 大革命并没有产生出公民
- 自主的乡镇体现在地的公共精神
- 公共精神组构了集中而有效的政府
- 第六章 三权的细腻安排
- 制定宪法的意义远超过独立战争
- 司法高于立法,立法高于行政
- 政党扮演行政与立法两权之间的协调者
- 民主制度具有最高度的自我修正能力
- 第七章 “社会学式”的视野
- 上卷阐述美国民主的具体内容
- 下卷针对上卷进行社会学分析
- 民主并非来自革命而是来自共识
- 平等民主的社会使个人的自我想象变得宽阔
- 预期进步推着美国社会向前走
- 从众性与实用性是判断“好”的标准
- 不讲究差异所以不讲究细节
- 没有正典的美国语言、文学与诗
- 即使无关美国民主,也值得深思的题外观察
- 第八章 无远弗届的“平等”效应
- 大革命证明了“博爱”是个可怕的东西
- “平等”比“自由”更容易受到欢迎
- 民主与平等的后遗症
- 财富决定一个人在平等社会的地位
- 追求财富是为了成为上帝的选民
- 愈民主平等的社会,经济发展动机就愈强大?
- 平等社会不再讲究礼仪与规矩
- 平等的扩张力量无法抵挡
- 托克维尔留给我们的大哉问
- 延伸阅读
- 美国·法国·托克维尔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