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教你看破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和人类行业背后的动机。

内容简介

《隐性动机: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和人类行业背后的动机》一书的两位作者所进行的实地实验,实属行为经济学的重大创新;他们运用实地实验,在真实世界里寻找关于歧视、竞争、性别差异、慈善行为的真实答案。他们的研究不但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里程碑,研究的结论对于个人选择、家庭教育、企业策略乃至公共政策,更有重要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引言
  •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或那样行事?
  • 第1章 怎样才能让人们按你的想法行事?
  • 第2章 做同样的工作,为什么女性的收入不如男性?
  • 第3章 我们应该向母系社会学些什么?
  • 第4章 解决公共教育问题的一剂良方
  • 第5章 让所有孩子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第6章 歧视行为的经济动机
  • 第7章 经济歧视行为的各种伪装
  • 第8章 如何解决攸关我们生死的问题?
  • 第9章 慈善捐助行为的动机:利己与利他
  • 第10章 让越来越多孩子微笑的秘诀
  • 第11章 在你的公司里建立倡导实地实验的文化
  • 结语
  • 生活是最大的实验室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如何创造大规模的社会实验环境?#每天解读一本书

    这是一本行为经济学热潮掀起后系列作品,作者书中的研究成果比较零碎,核心的观点更像理查德・塞勒的《助推》,是关于探索如何给予人们最佳激励的一些经过和成果。


    本来打算只给两星的,但是书中关于实验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本书其实又可以看作是一本为寻找现象背后规律,利用所有方法进行实验的过程,对于想要精进的人而言非常值得借鉴。这里作者还提到了很多人都有的一个观念 “实验很好,但是成本太高”,很多人宁愿一意孤行却不愿先尝试,我总结是因为小的尝试如果失败会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想法错了,而大的错误往往我们只看得到错误,前者更会伤害我们的内心自恰,而大多数人了满意而不是好用,都会选择性的无视这个更好的选项。
    以下是我的解读。
    一、真实的实验才创造洞见
    社会科学近些年来一直想要向硬科学的方向发展,引入了很多实验的模式,而作者对此却并不赞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想要调查每个人出轨的次数,把实验者叫到实验室填表、回答是无法得到真实答案的。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自然实验的研究方法,那就是尽量使用观察和微量的刺激,通过统计的方式测试不同手段的效果。
    这本质上可以看做是现在互联网企业常用的 AB 测试的社会科学版,作者通过在环境中有意给予不同的刺激验证了各种各样激励模式所能创造的效果,并由此找到适合当下环境的最优解,这一套逻辑其实也可以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二、现实中的 AB 实验
    其实 AB 测试这套逻辑运用到生活中真的可以非常有用,看完整本书后再回看,也发现自己经常有靠假设行事的情况。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为了验证损失框架和获利框架谁更有用,他们曾在厦门一家公司进行实验,向不同的员工发送不同的邮件,有的是达到绩效有奖励,有的是达不到会扣奖金,结果证明了损失的激励效果对团队员工效果更好,但是对个体员工并不十分有效,而获利框架对两者都有激励效果,但是团队情况下要弱于损失框架。
    而我们生活中也可以如此,比如招待客人时把酒装到没有标识的瓶中,结束后询问一番哪个他们觉得口感更好,说不定你会发现最优的结果往往不是最贵的。
    三、激励小知识
    然,读书的意义在于很多东西我们就不需要再去做实验,我们可以直接开始使用现成的结果,但是不要忘了,任何结果都有它的局限性,这些规律当然可用,但使用时你还是应该时不时调整一番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搭配。
    1. 对慈善活动或者是未到青春期的小孩,责任和义务的激励要胜过物质奖励。
    2. 金钱的给予或者损失不够多的激励方式不如不要使用,慈善活动中小额的激励反而会让工作人员积极性下降;而在一个幼儿园的情况中,罚款数额不够高反而家长接送孩子迟到的情况更多了。
    3. 语言本身也有激励效果,同样的事情用损失或者获利的方式讲述所能带来的激励也不相同,但是人们通常是损失厌恶的,损失更能刺激人们短期行动,但是长期来看过多的损失会让人失去超水平发挥的动力。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小的点,但是这三点其实在很多时候也够用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本书由《万万没想到(精装增补版)》p90,《智识分子》p52,《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p73 推荐。本书是一本行为经济学著作,非常巧合的是,刚刚读过的《花钱的艺术》中列举了两个研究:幼儿园迟到罚款,餐费分担,出处正是来自本书作者。 选择性阅读,选择性购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行为经济学的结论也是常识的一种。第二,试着用实验来验证想法的人令人钦佩。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