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介绍了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学说。

内容简介

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进化的观点。但是真正使生物进化论为世人所关注的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 》,因为这本书的结论建立在大量的第一手考查资料基础之上。本书不仅带来了生物科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达尔文是在"贝格尔号"舰上担任博物学家时进行的五年航海考查时期,通过考查和对比各地的物种性状,得到了物种渐变的结论。航海结束后,达尔文又通过搜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条件下发生变异的材料,根据人工选择的原理得到了自然选择的思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弁言
  • 《物种起源》导读
  • 《物种起源》各章导读
  • 一、 引言和绪论导读
  • 二、 第1章至第5章导读: 自然选择和万物共祖学说的建立
  • 三、 第6章至第10章导读: 进化学说的各种难点及其化解
  • 四、 第11章至第15章导读: 生物的时空演替证据及亲缘关系对进化理论的支撑
  • 达尔文生平及其科研活动简介
  • 达尔文学说问世以来生物进化论的发展概况及其展望
  • 一、 当代生物进化论的三大理论来源及其发展
  • 二、 传统进化理论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 西蒙·康威莫里斯先生为《物种起源》中译本所写的前言
  • 引言
  • (本书第一版面世前关于“物种起源”思想的发展过程)
  • 绪论
  • 第1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 变异的原因
  • 习性和器官的使用与不使用的效应;相关变异;遗传
  • 家养变种的性状;区别变种与物种的困难;家养变种起源于一个或多个物种
  • 家鸽的品种,它们的差异和起源
  • 古代所依据的选择原理及其效果
  • 无意识的选择
  • 人工选择的有利条件
  • 第2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 个体间的差异
  • 可疑物种
  • 分布广、扩散大的常见物种极易发生变异
  • 各地区较大属内的物种比较小属内的物种更容易发生变异
  • 与物种内各变种间的情况相似,一个大属内的许多物种也都彼此程度不等地密切相关,而且在分布上都有局限性
  • 摘要
  • 第3章 生存斗争
  • 广义的生存斗争
  • 生物按几何级数增加的趋势
  • 抑制生物数量增加的因素
  • 生存斗争中动植物间的复杂关系
  • 同种个体间和变种间生存斗争最为激烈
  • 第4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 性选择
  •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作用的实例
  • 个体杂交
  • 通过自然选择产生新类型的有利条件
  • 自然选择造成的绝灭
  • 性状趋异
  • 通过性状趋异和绝灭,自然选择对共同祖先的后裔可发挥作用
  • 生物体制进化可达到的程度
  • 性状趋同
  • 摘要
  • 第5章 变异的法则
  • 环境改变的影响
  • 用进废退与自然选择,飞翔器官与视觉器官
  • 适应性变异
  • 相关变异
  • 生长的补偿与节约
  • 多重构造、退化构造及低级构造易于变异
  • 发育异常的构造极易变异
  • 种级特征较属级特征更易变异
  • 摘要
  • 第6章 本学说之难点及其解绎
  • 过渡变种的缺乏
  • 具有特殊习性和构造之生物的起源和过渡
  • 极完美而复杂的器官
  • 过渡的方式
  • 自然选择学说的特殊难点
  • 自然选择对次要器官的影响
  • 功利说有多少真实性: 美是怎样获得的
  • 提要: 自然选择学说所包括的体型一致律和生存条件律
  • 第7章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 第8章 本能
  • 家养动物的习性或本能之遗传变异
  • 特殊本能·杜鹃的本能·养奴本能·蜜蜂筑巢的本能
  • 反对把自然选择学说应用于本能上的理由: 中性的和不育的昆虫
  • 摘要
  • 第9章 杂种性质
  • 不育性的程度
  • 支配杂种不育性的规律
  • 初始杂交不育性和杂种不育性的起因
  • 交互的两型性和三型性
  • 并非所有变种杂交和其混种后代都是可育的
  • 除育性外,杂种和混种的比较
  • 摘要
  • 第10章 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 从沉积速率和剥蚀程度来推测时间的进程
  • 古生物化石标本的贫乏
  • 任何一套地层中都缺失众多中间变种
  • 整群相关物种的突然出现
  • 整群物种在已知最古老的含化石地层中突然出现
  • 第11章 古生物的演替
  • 绝灭
  • 全世界生物演化几乎同步发生
  • 绝灭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与现存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 古代生物的进化状况与现代生物的比较
  • 晚第三纪同一地区同一类型生物的演替
  • 上一章与本章摘要
  • 第12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 物种单一起源中心论
  • 生物传播的方式
  • 冰期时的传播
  • 南北冰期的交替
  • 第13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续)
  • 淡水生物的分布
  • 海岛上的生物
  • 海岛上没有两栖类和陆栖哺乳类
  • 海岛生物与邻近大陆生物的关系和生物从最近的起源地向海岛迁居及其后的演变
  • 上一章及本章摘要
  • 第14章 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形态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的证据
  • 分类
  • 同功的类似性
  • 关于连接生物亲缘关系的性质
  • 形态学
  • 发育与胚胎学
  • 退化的、萎缩的和停止发育的器官
  • 摘要
  • 第15章 综述和结论
  • 附录 进化论的十大猜想
  • 1. 引言
  • 2. 进化论的进化简史
  • 3. 生物进化论的十个主要学术猜想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从小就喜欢动植物,后来我很自然的变成了达尔文的粉丝,虽然进化论这三个字如今妇孺皆知,然而其理论我所知并不多。还记得当年生物教科书里那只长颈鹿的插图,长久以来我的认知和理解其实是错误的。长颈鹿不是为了吃树叶把脖子抻长的(用进废退),而是随机的变异如果能够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并繁衍。而环境确是不断变化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如果不是疫情影响,我如今可能已经完成了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朝圣之旅。既然没去成,我就想自己来读一下经典吧。我确定以后我真的去了加拉帕戈斯也会更有目的的观察。《物种起源》里伟大的达尔文理论站在了无数巨人的肩膀,布冯,拉马克等等,恐怕除了生命之树猜想(万物同源,咱的祖宗可能是条鱼)并不是他首次提出。但他可以综合当时各种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观察和实验,论证了很多假设,修正了很多观点。很难想象在没有现代基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现之前,凭借观察就能提出如此自洽的逻辑和精准的猜测,他的伟大在于改变了人类的世界观,而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1831 年的那次环球旅行开始,他逐步的彻底改变了人对世界的认识,正反手抽神创论的大嘴巴子,而且方法还很委婉又聪明。达尔文的身体非常差,尚能坚持完善自己的理论研究为现在整个生物学奠基,实在令人敬佩。在探索科学真理的路上,人类还只是刚刚出发。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