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5.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2千字
字数
202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专栏作家撰写。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从流程、理论、方法角度系统讲解如何从0到1设计与研发智能硬件产品的著作。
本书内容涵盖智能硬件产品的产品创意、市场分析、产品定位、用户研究、需求分析、概念生成与测试、工业设计、产品原型、定价决策、产品发布的全生命周期,不仅手把手教读者如何把产品做出来,而且还告诉读者如何让产品取得更好的市场效果。
第1~5章主要介绍了智能硬件产品的分类、涉及的硬件技术、商业模式,以及产品创意、市场分析、产品定位的具体原则、方法和步骤等;
第6~9章主要讲解了智能硬件产品的用户研究、用户画像、需求分析和需求优先级排列的思路、方法和步骤等;
第10~12章详细讲解了产品概念的生产、评估、筛选和测试的流程和方法论。
第13~15章重点讲解了智能硬件产品的工业设计、产品原型设计和可用性测试。
第16~18章讲解了智能硬件产品的知识产权与合规、定价策略以及产品的发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智能硬件:产品、技术与盈利模式
- 1.1 智能硬件概述
- 1.1.1 什么是智能硬件
- 1.1.2 智能硬件的基本结构
- 1.1.3 智能硬件示例
- 1.2 智能硬件与物联网
- 1.2.1 什么是物联网
- 1.2.2 物联网的近代发展
- 1.2.3 物联网的基础框架
- 1.3 智能硬件与高新技术
- 1.3.1 智能硬件与5G技术
- 1.3.2 智能硬件与云计算
- 1.3.3 智能硬件与人工智能
- 1.4 智能硬件的发展现状
- 1.5 智能硬件的产品分类
- 1.6 智能硬件企业的8种盈利模式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识别机会:发现和分析创新的想法
- 2.1 市场机会概述
- 2.1.1 什么是市场机会
- 2.1.2 市场机会的分类
- 2.2 识别市场机会的5个步骤
- 2.2.1 确立产品创新章程
- 2.2.2 发掘大量的市场机会
- 2.2.3 市场机会的初步筛选
- 2.2.4 验证市场机会
- 2.2.5 选出最佳市场机会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市场细分:找出消费群体间的差异
- 3.1 市场细分概述
- 3.1.1 什么是市场细分
- 3.1.2 市场细分的目的
- 3.1.3 市场细分的意义
- 3.2 市场细分的方式
- 3.2.1 地理细分
- 3.2.2 人口统计细分
- 3.2.3 心理细分
- 3.2.4 行为细分
- 3.2.5 多维度细分
- 3.3 市场细分的4个步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场分析:选择最合适的目标市场
- 4.1 市场分析概述
- 4.1.1 什么是市场分析
- 4.1.2 市场分析的目的
- 4.1.3 市场分析的维度
- 4.2 市场分析的5个步骤
- 4.2.1 市场规模分析
- 4.2.2 市场趋势分析
- 4.2.3 市场增长率分析
- 4.2.4 市场竞争分析
- 4.2.5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4.3 选择目标市场
- 4.4 制定市场策略
- 4.4.1 目标市场策略类型
- 4.4.2 选择目标市场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品定位:占据用户的心智模型
- 5.1 产品定位概述
- 5.1.1 什么是产品定位
- 5.1.2 产品定位的意义
- 5.1.3 制定产品定位策略
- 5.2 产品定位的5个步骤
- 5.2.1 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
- 5.2.2 找出能带来优势的差异点
- 5.2.3 确定产品的定位策略
- 5.2.4 撰写产品的定位声明
- 5.2.5 传播与分享定位声明
- 5.3 产品定位的4项原则
- 5.3.1 不求更好,但求不同
- 5.3.2 争做用户心目中的第一
- 5.3.3 创造新品类并成为第一
- 5.3.4 成为一个代名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用户研究:洞察用户的需求和动机
- 6.1 客户之声概述
- 6.2 市场调研概述
- 6.2.1 什么是市场调研
- 6.2.2 市场调研的方式
- 6.3 用户研究概述
- 6.3.1 什么是用户研究
- 6.3.2 用户研究的意义
- 6.3.3 用户研究与市场调研的关系
- 6.3.4 用户研究的时机
- 6.4 用户研究的一般流程
- 6.4.1 确定要收集的信息和调研目标
- 6.4.2 制定有效获取信息的调研计划
- 6.4.3 执行调研计划,收集和分析数据
- 6.4.4 输出调研报告并解释调研结果
- 6.5 用户研究方法分类
- 6.5.1 观察研究
- 6.5.2 调查研究
- 6.5.3 实验研究
- 6.6 5种常见的用户研究方法
- 6.6.1 用户反馈研究
- 6.6.2 观察法
- 6.6.3 用户访谈
- 6.6.4 问卷调查
- 6.6.5 焦点小组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用户画像:创建典型用户的虚拟形象
- 7.1 用户画像概述
- 7.1.1 用户描述的定义
- 7.1.2 用户画像的定义
- 7.2 用户画像的价值
- 7.3 创建用户画像的5个步骤
- 7.3.1 收集用户数据
- 7.3.2 整合用户画像
- 7.3.3 完善用户画像
- 7.3.4 选择主要用户画像
- 7.3.5 分享用户画像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需求解析:定义产品的功能和规格
- 8.1 需求的3种概念
- 8.2 用户需求的分类
- 8.3 产品需求的分类
- 8.3.1 功能性需求
- 8.3.2 非功能性需求
- 8.4 解析用户需求
- 8.4.1 解析用户需求的意义
- 8.4.2 解析需求的3个步骤
- 8.5 定义产品功能
- 8.5.1 产品功能概述
- 8.5.2 定义产品功能的3个步骤
- 8.5.3 描述产品功能的3种方式
- 8.5.4 描述产品功能的注意事项
- 8.6 定义产品规格
- 8.6.1 产品规格概述
- 8.6.2 定义产品规格的3个步骤
- 8.7 高质量产品需求的8个特征
- 8.8 绘制产品状态转换图
- 8.8.1 状态转换图概述
- 8.8.2 状态转换图的价值
- 8.8.3 状态转换图的组成要素
- 8.8.4 绘制状态转换图的步骤
- 8.8.5 绘制状态转换图的注意事项
- 8.9 本章小结
- 第9章 优先级:排列产品需求的实现顺序
- 9.1 产品需求优先级排序
- 9.1.1 优先级排序的概念
- 9.1.2 优先级排序的意义
- 9.2 优先级排序的思路
- 9.2.1 从产品定位与产品原则出发
- 9.2.2 影响优先级的14个关键因素
- 9.2.3 排列需求优先级的4种方法
- 9.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9.4 设计需求层次理论
- 9.5 KANO模型
- 9.5.1 KANO模型的需求分类
- 9.5.2 使用KANO模型的4个步骤
- 9.6 MoSCoW方法
- 9.6.1 必须具备的
- 9.6.2 应该具备的
- 9.6.3 可以具备的
- 9.6.4 不会具备的
- 9.6.5 MoSCoW方法小结
- 9.7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概念生成:构思满足产品需求的方案
- 10.1 产品概念生成概述
- 10.1.1 产品概念生成的定义
- 10.1.2 概念生成中常见的问题
- 10.1.3 结构化的概念生成方法
- 10.2 澄清问题
- 10.2.1 通过功能建模澄清问题
- 10.2.2 通过关键路径澄清问题
- 10.2.3 集中精力于关键子问题
- 10.3 外部搜索
- 10.3.1 领先用户研究
- 10.3.2 专家咨询
- 10.3.3 专利检索
- 10.3.4 文献检索
- 10.3.5 标杆管理
- 10.4 内部搜索
- 10.4.1 头脑风暴法
- 10.4.2 SCAMPER方法
- 10.4.3 思维导图法
- 10.4.4 6-3-5方法
- 10.5 系统搜索
- 10.5.1 概念分类树
- 10.5.2 概念组合表
- 10.6 本章小结
- 第11章 概念选择:评估并选出最佳的概念
- 11.1 产品概念选择概述
- 11.1.1 产品概念选择的定义
- 11.1.2 常见的概念选择方法
- 11.1.3 概念选择中的注意事项
- 11.1.4 结构化的概念选择方法
- 11.2 概念筛选法
- 11.2.1 建立评估基准
- 11.2.2 建立决策矩阵
- 11.2.3 评估产品概念
- 11.2.4 进行概念排序
- 11.2.5 整合优化概念
- 11.2.6 选择产品概念
- 11.3 概念评分法
- 11.3.1 建立决策矩阵
- 11.3.2 评估产品概念
- 11.3.3 对概念进行排序
- 11.3.4 整合优化概念
- 11.3.5 选择产品概念
- 11.4 本章小结
- 第12章 概念测试:获取用户对概念的反应
- 12.1 产品概念测试概述
- 12.1.1 产品概念测试的定义
- 12.1.2 产品概念测试的意义
- 12.2 产品概念测试的流程
- 12.2.1 明确概念测试的目的
- 12.2.2 确定产品的种子用户
- 12.2.3 明确产品的价值
- 12.2.4 确定概念的测试方案
- 12.2.5 开展产品概念测试
- 12.2.6 整理并分析测试结果
- 12.3 本章小结
- 第13章 工业设计:构建产品的形式与功能
- 13.1 设计概述
- 13.1.1 什么是设计
- 13.1.2 设计的分类
- 13.2 工业设计概述
- 13.2.1 什么是工业设计
- 13.2.2 工业设计的价值
- 13.3 工业设计的流程
- 13.3.1 明确设计问题
- 13.3.2 产品设计分析
- 13.3.3 构思产品概念
- 13.3.4 深化产品概念
- 13.3.5 设计方案评审
- 13.3.6 生产前准备
- 13.4 工业设计的材料与工艺
- 13.4.1 塑料材质及其工艺
- 13.4.2 金属材料及其工艺
- 13.5 工业设计的原则
- 13.5.1 好设计的10项原则
- 13.5.2 德雷福斯的5项工业设计原则
- 13.5.3 界面设计的8项黄金原则
- 13.6 本章小结
- 第14章 产品原型:验证设计方案与产品概念
- 14.1 产品原型概述
- 14.1.1 什么是产品原型
- 14.1.2 产品原型的价值
- 14.1.3 产品原型的分类
- 14.2 软件原型
- 14.2.1 软件原型概述
- 14.2.2 低保真原型
- 14.2.3 高保真原型
- 14.2.4 软件原型小结
- 14.3 硬件原型
- 14.3.1 硬件产品原型概述
- 14.3.2 硬件原型的分类
- 14.3.3 硬件原型的使用
- 14.4 构建产品原型的步骤
- 14.4.1 明确制作原型的目的
- 14.4.2 选择合适的原型种类
- 14.4.3 选择工具并设计原型
- 14.5 制作各类产品原型的流程
- 14.5.1 制作软件原型的流程
- 14.5.2 制作硬件原型的流程
- 14.5.3 制作电子硬件原型的流程
- 14.6 原型设计的注意事项
- 14.7 本章小结
- 第15章 可用性测试:让产品易于理解和使用
- 15.1 可用性测试概述
- 15.1.1 可用性概述
- 15.1.2 可用性测试
- 15.1.3 可用性测试的价值
- 15.1.4 可用性测试的分类
- 15.2 可用性测试的两种方法
- 15.2.1 分析法
- 15.2.2 实验法
- 15.2.3 分析法与实验法的关系
- 15.3 启发式评估的原则和步骤
- 15.3.1 启发式评估概述
- 15.3.2 启发式评估的10项原则
- 15.3.3 启发式评估的6个步骤
- 15.3.4 启发式评估的局限性
- 15.4 用户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 15.4.1 用户测试概述
- 15.4.2 用户测试的3种方法
- 15.4.3 用户测试的8个步骤
- 15.5 可用性测试的常见问题
- 15.6 本章小结
- 第16章 法律安规:产品的专利与安规认证
- 16.1 知识产权概述
- 16.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 16.1.2 知识产权的特征
- 16.1.3 知识产权的类别
- 16.2 产品专利概述
- 16.2.1 产品专利的相关概念
- 16.2.2 专利的优势和劣势
- 16.2.3 中国的专利概况
- 16.2.4 专利的4个使用技巧
- 16.3 产品认证概述
- 16.3.1 产品认证和标准
- 16.3.2 认证的分类
- 16.3.3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 16.3.4 认证的价值
- 16.3.5 常见的产品认证
- 16.4 申请认证的时机和策略
- 16.5 本章小结
- 第17章 定价决策:制定产品价格与定价策略
- 17.1 产品定价策略概述
- 17.1.1 制定定价策略的思路
- 17.1.2 制定定价策略的时机
- 17.1.3 常见的产品定价策略
- 17.2 基本产品成本定价
- 17.2.1 基于产品成本定价概述
- 17.2.2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 17.2.3 基于产品成本定价的方法
- 17.3 基于目标用户定价
- 17.3.1 基于目标用户定价概述
- 17.3.2 基于目标用户定价的方法
- 17.4 基于竞争对手定价
- 17.4.1 基于竞争对手定价概述
- 17.4.2 基于竞争对手定价的方法
- 17.5 市场撇脂定价
- 17.5.1 市场撇脂定价概述
- 17.5.2 市场撇脂定价的适用条件
- 17.5.3 市场撇脂定价的优势
- 17.5.4 市场撇脂定价的劣势
- 17.6 市场渗透定价
- 17.6.1 市场渗透定价概述
- 17.6.2 市场渗透定价的适用条件
- 17.6.3 市场渗透定价的优势
- 17.6.4 市场渗透定价的劣势
- 17.7 本章小结
- 第18章 上市策划:产品发布前的准备工作
- 18.1 产品发布概述
- 18.2 制定产品发布检查清单
- 18.2.1 产品发布检查清单概述
- 18.2.2 产品发布检查清单的价值
- 18.2.3 产品发布检查清单的内容
- 18.3 撰写产品白皮书
- 18.3.1 产品白皮书概述
- 18.3.2 产品白皮书的价值
- 18.4 撰写产品FAQ
- 18.4.1 产品FAQ概述
- 18.4.2 产品FAQ的价值
- 18.4.3 撰写FAQ的步骤
- 18.4.4 撰写FAQ的注意事项
- 18.5 撰写新闻稿
- 18.5.1 新闻稿概述
- 18.5.2 撰写新闻稿的思路
- 18.5.3 新闻稿的其他用途
- 18.6 制作产品视频
- 18.6.1 产品视频概述
- 18.6.2 产品宣传视频
- 18.6.3 功能演示视频
- 18.6.4 售后维护视频
- 18.6.5 制作产品视频
- 18.7 设计产品着陆页
- 18.7.1 产品着陆页概述
- 18.7.2 产品着陆页的价值
- 18.7.3 着陆页的CTA设计
- 18.7.4 产品着陆页的测试
- 18.8 制定产品发布策略
- 18.8.1 策划新品发布会
- 18.8.2 策划产品众筹
- 18.9 制定售后服务策略
- 18.9.1 售后服务概述
- 18.9.2 售后服务的价值
- 18.9.3 售后服务策略的分类
- 18.9.4 制定售后服务策略
- 18.10 本章小结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