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9.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82千字
字数
2010-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系统讲述美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读本。
内容简介
美学这门学科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是本学科的前沿研究课题。在这个意义上,这本美学原理的读本,同时又是一本研究美学理论核心区的前沿课题的学术著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绪论 什么是美学
-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 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
-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 五、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 六、怎样学习美学
- 绪论提要
- 第一编 审美活动
- 第一章 美是什么
- 一、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
- 二、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 三、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
- 四、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 五、美在意象
- 六、意象的分析
- 七、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 八、意象世界照亮一个真实的世界
- 本章提要
- 第二章 美感的分析
- 一、美感是体验
- 二、审美态度
- 三、美感与移情
- 四、美感与快感
- 五、美感与高峰体验
- 六、美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 七、意识与无意识
- 八、美感与宗教感
- 九、美感的综合描述
- 本章提要
- 第三章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 二、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 三、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 四、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
- 本章提要
- 第二编 审美领域
- 第四章 自然美
- 一、自然美的性质
- 二、和自然美的性质有关的几个问题
- 三、自然美的发现
- 四、自然美的意蕴
- 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 本章提要
- 第五章 社会美
- 一、社会生活如何成为美
- 二、人物美
- 三、日常生活的美
- 四、民俗风情的美
- 五、节庆狂欢
- 六、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
- 本章提要
- 第六章 艺术美
- 一、对“什么是艺术”的几种回答
- 二、艺术品呈现一个意象世界
- 三、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
- 四、艺术创造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
- 五、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
- 六、什么是意境
- 七、关于“艺术的终结”的问题
- 本章提要
- 第七章 科学美
- 一、大师的论述:科学美的存在及其性质
- 二、科学美的几个理论问题
- 三、追求科学美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动力
- 四、达·芬奇的启示
- 本章提要
- 第八章 技术美
- 一、对技术美的追求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 二、功能美
- 三、功能美的美感与快感
- 四、“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对大审美经济时代的一种描述
- 本章提要
- 第三编 审美范畴
- 第九章 优美与崇高
- 一、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
- 二、优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 三、崇高的文化内涵
- 四、崇高的审美特征
- 五、高尚、圣洁的灵魂美
- 六、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 本章提要
- 第十章 悲剧与喜剧
- 一、对悲剧的解释: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
- 二、悲剧的本质
- 三、悲剧的美感
- 四、中国的悲剧
- 五、喜剧和喜剧的美感
- 本章提要
- 第十一章 丑与荒诞
- 一、丑在近代受到关注
- 二、中国美学中的丑
- 三、荒诞的文化内涵
- 四、荒诞的审美特点
- 五、荒诞感
- 本章提要
- 第十二章 沉郁与飘逸
- 一、沉郁的文化内涵
- 二、沉郁的审美特征
- 三、飘逸的文化内涵
- 四、飘逸的审美特点
- 本章提要
- 第十三章 空灵
- 一、空灵的文化内涵
- 二、空灵的静趣
- 三、空灵的美感是一种形而上的愉悦
- 本章提要
- 第四编 审美人生
- 第十四章 美育
- 一、美育的人文内涵
- 二、美育的功能
- 三、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四、美育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伴随人的一生
- 五、美育在当今世界的紧迫性
- 本章提要
- 第十五章 人生境界
- 一、什么是人生境界
- 二、人生境界的品位
- 三、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
- 四、追求审美的人生
- 本章提要
- 主要参考书目
- 重要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