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用户推荐指数
经济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7千字
字数
2017-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数据详尽,展现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近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理解中国的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作者有关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系列专著的第三部。书中一以贯之地将地理(包括经济地理)因素作为决定城市和区域增长的核心因素,并将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作为扭曲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的力量。本书的主体部分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疑问,包括:“为什么不当的区域发展政策造成效率与平衡的冲突?”“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分化?”“为什么限制城市规模将损失就业与公平?”“为什么限制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为什么扭曲土地供应不利于经济竞争力?”“为什么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为什么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等。最终,本书提出,通过土地、户籍等一系列制度变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地区间自由流动,能够使区域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实现增长与和谐的共赢。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1章 地理、政治与全球化
- 1.1 关于城市的三个故事
- 1.2 地理:凹凸不平的中国
- 1.3 开放:面朝大海的中国
- 1.4 政治:市场分割的中国
- 1.5 本书的视角、结构和主要发现
- 第2章 中国城市发展的效率与扭曲
- 2.1 地理、集聚与中心—外围的城市体系
- 2.2 中国的城市体系
- 2.3 经济开放与中国城市体系的演化
- 2.4 扭曲的城市化和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 2.5 小结
- 第3章 中国区域发展的集聚与平衡
- 3.1 平衡区域发展的路径与成效
- 3.2 大转折:近十多年来的区域平衡政策
- 3.3 区域收敛的伴生后果——生产率增长的拐点
- 3.4 配置效率的恶化
- 3.5 小结
- 第4章 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分化?
- 4.1 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与教育回报
- 4.2 高技能劳动力促进城市发展
- 4.3 城市发展中的技能互补与户籍制约
- 4.4 小结
- 第5章 为什么限制城市规模将损失就业与公平?
- 5.1 规模经济对就业和收入的提升
- 5.2 数据与模型
- 5.3 城市规模与就业:实证结果
- 5.4 城市规模对就业效应的异质性
- 5.5 小结
- 第6章 为什么限制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
- 6.1 地理与城市群发展
- 6.2 模型设定和数据
- 6.3 内需是否会使城市体系分散化?
- 6.4 小结
- 第7章 为什么扭曲土地供应不利于经济竞争力?
- 7.1 影响中国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政策背景
- 7.2 中国的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效率比较
- 7.3 城市土地利率效率的决定及跨时比较
- 7.4 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应如何推升了东部工资
- 7.5 小结
- 第8章 为什么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
- 8.1 地理、政策与经济增长
- 8.2 数据和研究方法
- 8.3 实证分析
- 8.4 小结
- 第9章 为什么“扭曲之手”不利于增进福祉?
- 9.1 资本深化与就业弹性的下降
- 9.2 为什么政府干预会降低就业弹性:背景与机制
- 9.3 数据与模型
- 9.4 实证结果
- 9.5 小结
- 第10章 为什么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
- 10.1 央地关系与政府债务
- 10.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 10.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10.4 小结
- 第11章 再论“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展望中国经济的未来
- 11.1 转型与发展中大国的困境与出路
- 11.2 制度障碍与政策调整
- 11.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格致出版社
2007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原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图书分公司正式更名为格致出版社。格致出版社秉承世纪高教的出书风格,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全力开拓适用于普通高校、高职高专、企业培训、公众教育各个层面,以经管、社科人文学科领域为特色的教材教辅,并兼顾知识大众对学术、文化图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