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字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2千字
字数
2019-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回归语文学》:清华沈卫荣教授语文学理论研究随笔。
内容简介
《回归语文学》为清华大学沈卫荣教授所著,沈卫荣教授目前为藏学等领域的领军人物,曾追随王尧教授学习藏学,并在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具有深厚的语文学素养。回到国内后,沈卫荣教授倡导以语文学为基本方法,对于藏学、佛教史、中国古代史等领域进行研究并颇有建树。《回归语文学》为清华大学沈卫荣教授关于语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随笔集,是其多年来对于语文学这一学问的理论研究的结晶。《回归语文学》将学术理论融汇于通俗的语言之中,写作严谨,简洁凝练,明白晓畅,为读者解读世界各地藏学、语文学的学术发展及成果概貌。《回归语文学》虽是学术随笔,但其所倡导的语文学理论对藏学等相关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回归语文学》主要内容为对于语文学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分析语文学这一学科的概念、发展史、研究领域、基本工作以及其带给学术界的重要意义。全书分为七个章节及前言和结语,包括:文学研究的理论转向与语文学的回归、语文学、东方主义和“未来语文学”、语文学与佛教史研究方法、文本的形成与历史叙事的建构、语文学、东方主义等内容,为一本语文学学术理论随笔著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我们能从语文学学些什么?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理论转向与语文学的回归——评Paul de Man的《回归语文学》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二章 语文学、东方主义和“未来语文学”
- 一、“回归语文学”
- 二、东方主义理论与语文学的衰落
- 三、“未来语文学”:一个坚硬世界中的一门软科学
- 四、语文学:“下一个方法”或者“下一个时尚”
- 五、“未来语文学”不是语文学的未来
- 六、质量:时尚与风格
- 第三章 回归语文学——对佛教史研究方法的一点思考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四章 文本的形成与历史叙事的建构——语文学与藏传佛教史研究
- 一
- 二
- 三
- 第五章 语文学、东方主义和美国藏学研究——美国藏学主流的学术传承和学术批评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六章 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美国本土藏学批判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七章 学术偶像崇拜与学术进步——我的语文学之路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结语 我的心在哪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