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破解儿童的心理行为密码,从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让养育变得简单而高效。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德勒唯一一本家教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人的天性、遗传等因素对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还是一部探讨人性、人的心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佳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导言
  • 了解儿童:关注和引导儿童的前提
  • 自卑感:不容忽视的心理天性
  • 社会情感需求:儿童发展的晴雨表
  • 三个基本问题:最能表现儿童的真实自我
  •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 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发展:解读儿童行为的前提
  • 确立目标:儿童对情境的认识并不基于客观事实
  • 行为模式:儿童的行为由他的目标决定
  •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及其教育意义
  • 追求优越感:儿童自卑心理的一种补偿
  • 保持心理平衡:过分追求优越感对儿童不利
  • 学校的教育:矫正家庭教育的弊端
  • 第四章 怎样指引儿童朝着优越出发
  • 社会情感:确定儿童优越感的正确方向
  • 儿童追求优越的错误方式1:懒惰及其他
  • 儿童追求优越的错误方式2:口吃
  • 劣势防御机制:儿童会借助不良行为获得关注
  • 第五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 自卑情结:儿童自卑感的恶性循环
  • 语言暴力:消极的评价会剥夺孩子的信心
  • 自卑感的表现:自卑外露及过度追求优越
  • 自卑感的矫正:重点是不让儿童丧失信心
  • 第六章 如何避免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 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从儿童的角度看待他的处境
  • 学习的能力:技能表现揭示儿童的自卑感
  • 行为背后的意义:应重点关注的儿童行为问题
  • 第七章 儿童的社会感情及其发展障碍
  • 社会情感诉求:儿童都需要与他人建立的一种联系
  • 社会情感的重要性:直接影响语言和逻辑能力
  • 社会情感的发展: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 出生顺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 家中最后一个孩子的共性:幺子性格的发展及障碍
  • 家中第一个孩子的共性:长子性格的发展及障碍
  • 第八章 儿童在家里的地位:不同情境下儿童的心理及其矫正
  • 自动定位:影响儿童性格的家庭环境
  • 行为问题:儿童行为和内心的背离
  • 理想化的思维方式:儿童倾向于非黑即白地看待问题
  • 第九章 新环境可以检验儿童的准备情况
  • 新环境的影响:环境转变是了解儿童性格的最佳时刻
  • 微动作:关注儿童的姿体语言
  •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准备不足会引起自卑感
  • 性别认知错误:错误认知给儿童带来的伤害
  • 特殊的家庭角色:养子女、继子女和私生子女
  • 第十章 儿童在学校的表现
  • 入学准备:心理准备比学业成绩更重要
  • 智力测试:不能作为衡量儿童未来的标准
  • 理想班级模式:在合作中竞争
  • 遗传和成绩单:引导儿童正确看待成绩分数
  • 特殊的教学现象:留级、跳级、分班的问题
  • 正确的教育方法:关注儿童的兴趣和优势
  • 儿童教育咨询:将心理知识应用到儿童教育中
  • 第十一章 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 训练儿童的合作能力:生活封闭会造成精神错乱
  • 偏见带来的伤害:羞辱者和被羞辱者同样受伤
  • 来自亲戚的误伤:任何人不得干涉父母的教育
  • 挑选读物:帮助儿童选择合适的读物
  •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 青春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 青春期画像:青春期孩子不良行为的成因
  • 正确的性教育:合作、友好地帮孩子形成正确认知
  • 第十三章 教育的错误
  • 了解孩子的压力: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 帮助孩子重建人格系统:用理解和包容对待行为倒退的孩子
  •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 善意的合作:不武断、不批评、不指责
  • 正面管教:新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需要教育者共同努力
  • 附录Ⅰ 个体心理问卷
  • 附录Ⅱ 具体个案分析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紫云千阅

北京紫云千阅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自成立伊始便以满足大众阅读需求,打造高效的图书出版发布平台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成为大众阅读市场中领先的出版策划商与高效的出版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