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继《说春秋》《说战国》之后,贾志刚再度说《论语》,让人大呼过瘾:原来《论语》还可以这么读。

内容简介

李零先生曾说: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

本书是贾志刚老师在前人解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一套历史读物。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原有的篇章重新分类。

在上篇中罗列出孔子关于为人处世的贵族精神18条,总结出孔子的自省、知耻、自尊自爱、包容和敬畏、坚持与变通。下篇则针对性地对孔子的弟子进行专题介绍,为我们还原了完整的孔子及其弟子形象——土匪的子路、土豪的子贡、社恐的冉有、博学的子夏、装疯卖傻的宰我……

那些历史记载中似乎离一般人很遥远的人物,在贾志刚的笔下变得鲜活、亲近,他的解读关注了孔子的平凡和艰难,落寞与得意,对学习、人生、理想的思考。倘若问:为什么解读《论语》的人总是前赴后继?那一定是因为“孔子确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深刻的人。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都可能流着孔子的血,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都必然留着孔子的精神”。

20篇《论语》原文,300余章知识延伸,让我们跟随作者,轻松地阅读《论语》,从经典中获取无尽的智慧。

目录

  • 版权信息
  • 《论语》的真相(上册)
  • 序一 我为什么要解读《论语》
  • 序二 要从《论语》学做人
  • 序三 《论语》排序学问大
  • 第一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一 不抱怨
  • 第一章 人不知而不愠
  • 第二章 求仁得仁,又何怨
  • 第三章 婚姻的敌人是抱怨
  • 第四章 无力改变别抱怨
  • 第五章 多想办法少抱怨
  • 第六章 知足者常乐
  • 第七章 工作中不要抱怨
  • 第八章 若想上进别抱怨
  • 第九章 不怨天,不尤人
  • 第十章 无怨才能坦荡
  • 小结 抱怨,你就输了
  • 第二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二 自省
  • 第一章 管仲知礼吗?
  • 第二章 孔子的自省
  • 第三章 好学生为什么没有好结果?
  • 第四章 一日三省
  • 第五章 了解别人更重要
  • 第六章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第七章 君子求诸己
  • 第八章 见贤思齐
  • 小结 自省改变命运
  • 第三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三 知耻
  • 第一章 有耻和无耻
  • 第二章 贫富与羞耻
  • 第三章 没有朋友是可耻的
  • 第四章 修行不以穷苦为耻
  • 小结 知耻,要从小抓起
  • 第四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四 守规则
  • 第一章 所有人都要守规则
  • 第二章 守规则从上层开始
  • 第三章 规则比领导人重要
  • 第四章 我为孔子卸黑锅
  • 第五章 规则和美德
  • 第六章 规则和行为
  • 第七章 中庸也是规则
  • 第八章 守规则少犯错
  • 第九章 规则改变习惯
  • 第十章 规则不到义来补
  • 第十一章 礼让也要守规则
  • 第十二章 规则与形式的关系
  • 第十三章 宁要规矩不要排场
  • 第十四章 求婚的规矩
  • 第十五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 第十六章 不守规则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 第十七章 规则的破坏
  • 第十八章 见色忘义
  • 第十九章 官场和职场的礼
  • 小结 为什么要学习贵族精神
  • 第五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五 自尊自爱
  • 第一章 给别人留下自尊
  • 第二章 自尊和虚荣
  • 第三章 尊严和以直报怨
  • 第四章 以直报怨
  • 第五章 患得患失往往牺牲尊严
  • 第六章 做好本职获取尊重
  • 第七章 远离羞辱
  • 第八章 自信
  • 第九章 坦诚是最大的自尊
  • 小结 自尊,然后有尊严
  • 第六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六 自知
  • 第一章 巧言乱德
  • 第二章 知难而退
  • 第三章 悬崖勒马
  • 第四章 知进退保平安
  • 第五章 正直更要知进退
  • 第六章 装傻是一种境界
  • 第七章 乱世更需谨慎
  • 第八章 知取舍
  • 第九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第十章 理智战胜面子
  • 第十一章 别把自知当谦虚
  • 第十二章 别把自知当骄傲
  • 第十三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小结 自知,知进退知取舍
  • 第七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七 勇敢
  • 第一章 勇敢不是不怕死
  • 第二章 有错就改才是勇敢
  • 第三章 闻过则喜才是勇敢
  • 第四章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第五章 见义勇为
  • 第六章 仁者必有勇
  • 第七章 勇者不惧
  • 小结 勇,不要好勇
  • 第八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八 包容
  • 第一章 君子和而不同
  • 第二章 周礼是包容的产物
  • 第三章 不要求全责备
  • 第四章 反面典型子张
  • 第五章 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肯定式教育
  • 第七章 孔子的包容精神
  • 第八章 孔子的博大胸襟
  • 第九章 多包容就能少抱怨
  • 第十章 让人说话天不会塌
  • 小结 全球化时代更需要包容
  • 第九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九 敬畏
  • 第一章 君子有三畏
  • 第二章 态度决定一切
  • 第三章 每事问
  • 第四章 慎终追远
  • 第五章 敬鬼神而远之
  • 第六章 天道不可欺
  • 第七章 敬畏后人的评价
  • 小结 没有敬畏,所以没有底线
  • 第十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十 诚信
  • 第一章 人而无信步履维艰
  • 第二章 信是义的体现
  • 第三章 公信力
  • 第四章 如何建立公信力
  • 第五章 职场成功需要信
  • 第六章 缺乏诚信活得累
  • 第七章 义,从守信开始
  • 小结 重建诚信,从公信开始
  • 第十一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十一 坚持与变通
  • 第一章 坐怀不乱——柳下惠的坚持
  • 第二章 底线与理想——孔子的坚持
  • 第三章 撞上南墙也不回头
  • 第四章 骨感的理想也是理想
  • 第五章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第六章 别把龙套当主角
  • 第七章 不义的富贵如浮云
  • 第八章 君子贞而不谅
  • 第九章 学会变通
  • 第十章 “碰瓷”难题
  • 第十一章 同学关系的最高境界
  • 第十二章 孔子的坚持与变通
  • 第十三章 匹夫不可夺志
  • 第十四章 最坚定的坚持是信仰
  • 小结 我们需要一个底线来坚持
  • 第十二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十二 人性与孝道
  • 第一章 以人为本就是人性
  • 第二章 执法的人性
  • 第三章 法与亲情的纠结
  • 第四章 孝是做人的基础
  • 第五章 三年不改父道的孝
  • 第六章 孝也要遵从周礼
  • 第七章 孝子担忧父母的健康
  • 第八章 孝和敬的关系
  • 第九章 学生对老师的孝
  • 第十章 不要与父母争执
  • 第十一章 老师对学生的爱
  • 小结 人性必须受到尊重
  • 第十三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十三 礼仪礼节
  • 第一章 君子之争
  • 第二章 君子讲礼不讲力
  • 第三章 丧葬的规矩
  • 第四章 同情心
  • 第五章 祭祀斋戒的规矩
  • 第六章 祭祀的本质还是礼
  • 第七章 礼轻诚意重
  • 第八章 饮食卫生要讲究
  • 第九章 家居衣着不随便
  • 第十章 于细节处见人品
  • 第十一章 官场礼仪要注意
  • 第十二章 教俭戒骄
  • 第十三章 祭祀的过程
  • 小结 所谓礼仪之邦
  • 第十四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十四 文化修养
  • 第一章 思无邪
  • 第二章 乐而不淫
  • 第三章 感情骗子的分手诗
  • 第四章 诗的作用
  • 第五章 入门诗
  • 第六章 有知识不等于有能力
  • 第七章 音乐发烧友的境界
  • 第八章 好的音乐直抵心灵
  • 第九章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第十章 有文化没修养
  • 小结 要文化更要修养
  • 第十五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十五 学习与创新
  • 第一章 学知识好比学走路
  • 第二章 举一反三
  • 第三章 乐趣是最好的老师
  • 第四章 三人行到底是几个人
  • 第五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第六章 求知者的四个层次
  • 第七章 是自我吹嘘还是谦虚
  • 第八章 学与思的关系
  • 第九章 急于求成,求的什么成
  • 第十章 孔子教的是什么
  • 第十一章 温故而知新
  • 第十二章 学习需要恒心
  • 第十三章 好学不等于安贫
  • 第十四章 后生可畏
  • 第十五章 不要跟脑残浪费时间
  • 第十六章 把话说清楚就行了
  • 第十七章 孔子是学理工科的
  • 第十八章 招生广告
  • 小结 不要执迷于标准答案
  • 第十六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十六 语言
  • 第一章 前言戏之耳
  • 第二章 不失自尊的语言
  • 第三章 化解尴尬的语言
  • 第四章 困境中的语言
  • 第五章 颜回的名言
  • 第六章 颜回对孔子的赞扬
  • 第七章 这才是使者的语言
  • 第八章 犀利的反问
  • 第九章 反面教材宰我
  • 第十章 正面教材子贡
  • 第十一章 巧妙的引导
  • 第十二章 退让的语言
  • 第十三章 表扬一下自己
  • 第十四章 不卑不亢
  • 第十五章 讷于言而敏于行
  • 小结 藏起自己的锋芒
  • 第十七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十七 德
  • 第一章 以德治国是怎么回事
  • 第二章 靠忽悠是不行的
  • 第三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 第四章 君子之德风
  • 第五章 善待与教化
  • 第六章 自己的德和别人的德
  • 第七章 缺德不能赖别人
  • 第八章 习惯也是一种德
  • 第九章 德比品德更重要
  • 第十章 德比能力更重要
  • 第十一章 损害德的两种行为
  • 第十二章 与民争利招致怨恨
  • 第十三章 让自己的百姓成为榜样
  • 第十四章 德的反面
  • 第十五章 知德者鲜矣
  • 小结 “德”早已不复存在
  • 第十八篇 贵族精神标准之十八 仁
  • 第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第二章 吃亏是福
  • 第三章 仁的三个层次
  • 第四章 别把自己当圣人
  • 第五章 仁人和圣人的不同
  • 第六章 仁是做人的根本
  • 第七章 交友要看性格
  • 第八章 为人处世三大爱好
  • 第九章 为人处世的“三戒”
  • 第十章 为人处世的“九思”
  • 第十一章 守成的第一要素是仁
  • 第十二章 人穷志短
  • 第十三章 仁者乐山
  • 第十四章 仁的宗教化
  • 第十五章 杀身成仁,成什么仁
  • 小结 让“仁”回归本原
  • 《论语》的真相(下册)
  • 序 没有指向的真理都是套话
  • 第一篇 子路 从土匪到贵族
  • 第一章 不懂不要装懂
  • 第二章 不自卑不满足
  • 第三章 好勇不是优点
  • 第四章 勇需要引导和约束
  • 第五章 急躁和缺乏耐心
  • 第六章 用习惯修正性格
  • 第七章 与朋友和师兄弟的相处之道
  • 第八章 走向成人之路
  • 第九章 人生新目标
  • 第十章 学以致用
  • 第十一章 子路的人格魅力
  • 第十二章 子路有点膨胀
  • 第十三章 子路对孔子的警醒
  • 第十四章 师生、父子、兄弟
  • 第十五章 亲如一家的感觉
  • 第十六章 懂得享受生活
  • 第十七章 成为贵族
  • 第十八章 合理的目标很重要
  • 第十九章 发自肺腑的关怀
  • 第二十章 知德者鲜矣
  • 第二十一章 一语成谶
  • 小结 子路:性格决定结局
  • 第二篇 子贡 从土豪到贵族
  • 第一章 轻狂无知的富二代
  • 第二章 恶习一箩筐
  • 第三章 子贡的反击
  • 第四章 正面交锋
  • 第五章 先做后说
  • 第六章 善意也不能强加
  • 第七章 君子不器
  • 第八章 抬杠是有害的
  • 第九章 开始学君子
  • 第十章 土豪到贵族的阶梯
  • 第十一章 终于成了君子
  • 第十二章 老师的期望
  • 第十三章 当官的困惑
  • 第十四章 老师对高徒的称赞
  • 第十五章 老师也会老的
  • 第十六章 孤独老头需要安慰
  • 第十七章 子贡的遗憾
  • 第十八章 为老师辩护
  • 第十九章 自学成才不行吗?
  • 第二十章 诋毁老师?不行
  • 第二十一章 老师也是人
  • 第二十二章 学术争论
  • 小结 子贡:富二代的偶像
  • 第三篇 冉有 讷于言而敏于行
  • 第一章 年轻有为
  • 第二章 先富后教
  • 第三章 冉有的口才
  • 第四章 师徒决裂
  • 第五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第六章 退而求其次也做不到
  • 第七章 水火不相容
  • 第八章 冰释前嫌
  • 第九章 锦上添花
  • 小结 冉有:实干家的典型
  • 第四篇 颜回 圣人还是腐儒
  • 第一章 认真听讲的好学生
  • 第二章 惊人的意志力
  • 第三章 克己复礼
  • 第四章 孔子的期待
  • 第五章 想做圣人不容易
  • 第六章 沉重的打击
  • 第七章 孔子为什么这样悲伤?
  • 第八章 颜路的怨恨
  • 第九章 孔子的心愿
  • 第十章 品质高尚更要会解压
  • 第十一章 小车不倒只管推
  • 第十二章 过度的美德
  • 小结 颜回:圣王本是一场梦
  • 第五篇 子夏 博学而笃志
  • 第一章 启发老师的学生
  • 第二章 不是做官的料
  • 第三章 不拘小节
  • 第四章 过犹不及
  • 第五章 有问题问子夏
  • 第六章 为人处世的四项基本原则
  • 第七章 博学而笃志
  • 第八章 孤傲清高
  • 第九章 别把自己当圣人
  • 第十章 小道才是正道
  • 第十一章 不敢认错才是小人
  • 第十二章 别装
  • 第十三章 招生广告和教学理念
  • 第十四章 左丘明是谁?
  • 小结 子夏:孔子的衣钵传人
  • 第六篇 子张 水至清则无鱼
  • 第一章 多闻阙疑
  • 第二章 浸润之谮
  • 第三章 什么样的人会困惑?
  • 第四章 要提好问题
  • 第五章 出门在外的学问
  • 第六章 察言观色不是坏事
  • 第七章 非典型对话
  • 第八章 问题太多老师也烦
  • 第九章 过去与未来
  • 第十章 道德先生
  • 第十一章 人际关系是个大问题
  • 小结 子张:伪君子的开山鼻祖
  • 第七篇 孔门弟子
  • 第一章 所谓“四科十哲”
  • 第二章 夸赞弟子
  • 第三章 孔子是真不知道
  • 第四章 曾皙的理想
  • 第五章 冉耕的恶疾
  • 第六章 漆雕开不出仕
  • 第七章 孝哉闵子骞
  • 第八章 闵子骞不当官
  • 第九章 沉默寡言的冉雍
  • 第十章 德才兼备的冉雍
  • 第十一章 居敬而行简
  • 第十二章 冉雍当官
  • 第十三章 孔子反对高柴当官
  • 第十四章 宰我装疯卖傻
  • 第十五章 朽木不可雕也
  • 第十六章 宰我的教训
  • 第十七章 有校长出场了
  • 第十八章 和为贵
  • 第十九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 第二十章 樊迟的三大缺点
  • 第二十一章 我要当农民
  • 第二十二章 孔子给原宪加薪
  • 第二十三章 公西华的赞美
  • 第二十四章 子游的妙言
  • 第二十五章 淡淡的悲伤
  • 第二十六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第二十七章 吾道一以贯之
  • 第二十八章 回光返照还是死里逃生
  • 第二十九章 孔子父子
  • 第三十章 想不通的司马牛
  • 第三十一章 无欲则刚
  • 第三十二章 缺点集合
  • 小结 真实
  • 第八篇 孔子论人
  • 第一章 孔子挑女婿
  • 第二章 公叔文子
  • 第三章 孟公绰的气质
  • 第四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 第五章 子产的君子之道
  • 第六章 子西究竟是谁
  • 第七章 三思而后行
  • 第八章 犯糊涂的臧文仲
  • 第九章 孔子眼中的霸主
  • 第十章 八士
  • 第十一章 孔子的偶像周公
  • 第十二章 圣王的品质
  • 第十三章 商朝的仁人
  • 第十四章 泰伯的至德
  • 第十五章 尧舜禹的美德
  • 小结 孔子的偶像们
  • 第九篇 孔子论道
  • 第一章 孔子的心路历程
  • 第二章 孔子爱谈天命
  • 第三章 君子要知天命
  • 第四章 天命能改变吗?
  • 第五章 孔子何时学《周易》
  • 第六章 追求道家的境界
  • 第七章 君子要求道
  • 第八章 避世与守旧
  • 第九章 无为而治
  • 第十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 第十一章 朝闻道而夕死
  • 第十二章 河图洛书
  • 小结 不要说孔子是道家
  • 第十篇 子曰
  • 第一章 王者与善人
  • 第二章 此善人非彼善人
  • 第三章 错误的判断
  • 第四章 无法实现的理想
  • 第五章 厚古薄今老夫子
  • 第六章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 第十一篇 君子与小人
  • 第一章 君子群而不党
  • 第二章 君子泰而不骄
  • 第三章 君子量才录用
  • 第四章 君子喻于义
  • 第五章 君子成人之美
  • 第六章 君子做不好小事吗?
  • 第七章 混乱的逻辑
  • 第八章 君子还是伪君子
  • 第十二篇 最后的致敬
  • 第一章 为谁而学习
  • 第二章 先进与后进
  • 第三章 骥的德究竟是什么
  • 第四章 门和出户
  • 第五章 酒后的感言
  • 第六章 有的话不能说出来
  • 第七章 隐者招谁惹谁了
  • 第八章 皇帝的新衣
  • 第九章 多管闲事
  • 第十章 天下的木铎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