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的拓展个案较为清晰地再现了某中小国有企业30余年的改革历史及两次产权“改制”的基本历程,从中提炼出了不同组织的逐步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创新是由拓展个案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个人“关系”形态,并有助于分析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及产权改制的内在逻辑。亦即上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所盛行的下对上依附为主的“主从关系”及其造成的经营困难,是国有中小企业不断改革并达成产权平均化的“一次改制”的基本动因,而由此所强化形成的上对下笼络为主的“人缘关系”及其企业内部选票民主化的恶果,则是国有企业*终走向产权集中性“民营化”的“二次改制”的基本动因。

由此,本书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之上就不同组织“场域”的“关系”形态分类进行了深度分析,其从微观与宏观的内在衔接中既考察了宏观体制变革所引发的微观组织结构转型及其组织领导“关系”形态变迁,又可以从这种组织领导“关系”变迁之中理解宏观体制变革特别是中小国有企业产权改制及至*终“民营化”的微观动因,从而对解释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变革的现实问题也提供了一种较为有力的“关系”分析路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论 学科分际与问题聚焦
  • 第一章 华人本土组织领导研究的基本脉络
  • 第一节 跨文化比较研究视角下华人组织领导权威差距的凸显
  • 第二节 本土化研究视角下组织领导“权力”之外“人情”策略的凸显
  • 第三节 制度主义研究立场下“单位”组织中“主从关系”的权威依附倾向
  • 第四节 从文化到制度:“关系”及“差序格局”在本土组织研究中的再定位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对象选择:体制转型背景下个案叙事研究的契合性
  •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从案例研究、质性研究到叙事研究
  • 第二节 “关系”与“差序格局”研究中的个案叙事传统
  • 第三节 体制转型与国企改革的基本脉络:案例选择的宏观背景
  • 第四节 具体案例状况与调查对象说明
  • 第三章 1980年代的“主从关系”依附学:“派系结构”的斗争激化
  • 第一节 ZY厂成立之前的外部“关系”运作与“派系”背景
  • 第二节 “主从关系”依附的普遍盛行与“派系结构”的逐步形成
  • 第三节 “派系”斗争的升级激化与领导层权力的全面交接
  • 第四章 1990年代的“人缘关系”笼络学:德治领导背后的“派系”暗流
  • 第一节 稳定压倒一切:“德治领导”的初步目标
  • 第二节 “派系”暗流下的表面和谐:“人缘关系”笼络学的成功运作
  • 第三节 “一次改制”的基本过程及其“民主”后果:“人缘关系”笼络学的巅峰
  • 第五章 2000年以后的“朋友关系”动力学:“关系共同体”的发展与危机
  • 第一节 以M为核心的“关系共同体”的逐步确立
  • 第二节 市场化的竞争与可选择的“朋友关系”动力学
  • 第三节 成果的分享与潜在的危机:个人领导及个人“关系”的难以替代性
  • 第六章 体制转型背景下本土“关系”理论与组织领导模式的拓展
  • 第一节 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关系”与“差序格局”的再探讨
  • 第二节 本土“关系”理论拓展而非“社会资本”理论移植:文化与制度的双重动因
  • 第三节 从“权威性格”到“个人权威”:本土组织领导模式的再探讨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