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聚焦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群体,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内容简介

中国电影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产业,青年导演是中国电影的有生力量,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塑造现代精神的重要责任。新世纪以来,中国青年导演的电影话语恰恰能够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与趋势,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值得深入研究辨析的传播课题。

钱春莲、邱宝林著的《恋影年华--全球视野中的话语景观(大陆香港台湾青年电影导演创作与传播)》聚焦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群体,纵轴上以2000-2011年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大陆、香港与台湾为论述空间,力图打破单一分化的研究视角,以同中存异、异中求同的辩证思路出发,建立起宏观统一的华语电影视野,深入透析三地电影在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消费文化夹击下凸显的丰富图景与传播逻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青年导演群落特征与产业语境
  • 第一节 政治·资本·文化·受众 ——中国青年导演电影的产业语境
  • 一、政治语境:审查与分级制度
  • 二、资本语境:多方博弈下的话语失衡
  • 三、受众语境
  • 四、文化语境:转型社会中的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三地青年电影导演的群落特征
  • 大陆: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狂欢与妥协
  • 香港:商业漩涡中的艺术表达与类型突围
  • 台湾:多重困境中的艰难突围
  • 第二章 历史话语:宏大叙事与主体重塑
  • 第一节 宏大叙事历史观映照下的话语调和
  • 第二节 文化自审情结透射下的话语混淆
  • 第三节 文化消费法则支配下的话语背离
  • 第四节 文化融合语境下的历史话语加工
  • 第三章 写实话语:现实拷问与悲歌抒臆
  • 第一节 “社会写实”的当代话语表现
  • 第二节 视听话语:写实影像的叙事技巧与艺术表现
  • 一、交错异度时空的话语桥梁
  • 二、隐喻与象征的话语解读
  • 第三节 萎缩的生存镜像,三地电影的话语价值
  • 一、社会体制与生存环境下的话语宣泄
  • 二、如影随形的疏离感,孤寂之音的话语表达
  • 三、市场兴盛与堵截矛盾下的话语传播
  • 第四章 都市话语:双重镜像与空间变奏
  • 第一节 扑朔迷离的双重镜像
  • 一、繁华都市——旖旎光影渲染出的梦想舞台
  • 二、灰暗都市——反讽写实勾勒出的冷酷丛林
  • 第二节 双重都市话语中的空间变奏
  • 一、交际空间——(酒楼、酒吧与茶馆、咖啡馆)
  • 二、游离空间——交通工具(地铁、出租车、公交车)
  • 三、消费空间——大商城与小店铺
  • 四、象征空间——城市地标
  • 五、经济地标——摩天大厦带来的“高度”虚荣与恐惧
  • 六、地标的衍变:历史记忆与现时想象
  • 第三节 双重都市话语指征下的“城市病症”
  • 一、金钱与道德的博弈
  • 二、欲望与追求:纵情声色
  • 三、式微,式微!胡不归?
  • 第五章 青春话语:叛逆母题与多棱视角
  • 第一节 毁灭性叛逆的青春话语
  • 一、毁灭性青春话语的影像表征
  • 二、毁灭性青春话语的内在驱动力
  • 第二节 荒诞与残酷,两种青春话语的对立
  • 一、荒诞的黑色幽默,消费话语主导下的青春话语
  • 二、残酷的青春话语,动荡社会下的现实拷问
  • 三、两种青春话语对立的形成:多文化影响下的香港电影文化
  • 第三节 从压抑到爆发,台湾青春话语的演变
  • 一、压抑叛逆的叙述和表达
  • 二、《艋舺》演绎的暴力青春叛逆和台湾黑帮电影
  • 三、台湾青春片对于本土文化的追溯和救赎
  • 四、台湾青春片的叛逆的文化成因探析
  • 五、青春话语的传播效果
  • 第六章 本土营销与海外传播:商业逻辑与全球视野
  • 第一节 本土营销的传播策略与社会意识
  • 一、各类媒体的整合传播
  • 二、电影预告片的制作投放
  • 三、专题宣传网站、网页、贴吧、微博营销
  • 四、融汇互动的公关活动
  • 第二节 青年导演电影话语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突围
  • 一、海外展映——主流意识形态扶持下的传播桎梏
  • 二、海外电影节平台——写实话语繁盛背后的传播隐忧
  • 三、海外营销——潜力无限的传播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