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3千字
字数
2017-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论述中国近现代画报发展演变的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近现代画报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互动,充实了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中有关画报研究的学术阵地,为当今图像化时代提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注脚。
本书采用社会文化史与媒介变迁互动关系的研究方法,开拓了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学术视野。
全书内容分为五章,分别为:中国近现代画报的历史形态、中国近现代画报的论域与主题、学缘与地缘:画报传播群体的精神文化诉求、中国传统与现代双重变奏的视觉表述与文化构图、中国近代画报叙事特质与传播理念的演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引言
- 第一节 “左图右史”的历史传统
- 第二节 “社会文化史”视野与画报研究
-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画报的历史形态
- 第一节 1874-1949:潮起潮落
- 一、1874-1884年:十年萌芽
- 二、1884-1907年:中国画报的近代化旅程
- 三、1907-1937年:中国画报的成熟与发展
- 四、1937-1949年:中国画报的挫折与低落
- 五、余论
- 第二节 启蒙宗旨与消闲策略
- 一、“启迪蒙稚”:《启蒙画报》的宗旨范式
- 二、传播“时事”与“新知”:《点石斋画报》启蒙意识的开拓与延伸
- 三、“唤醒国民、校正陋俗”:《醒俗画报》的民众启蒙思想
- 四、“增长国民知识,开通民社风气”:《图画日报》的社会批判
- 五、艺术文化启蒙的南北巨擘:《良友》《北洋画报》
- 六、消闲策略:中国近现代画报的生存之道
- 第三节 拟想读者与实际受众
- 第四节 技术力量的媒介规约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画报的论域与主题
- 第一节 西学东渐的智识启蒙
- 第二节 大众媒介的社会批判
- 第三节 政治文化视阈下的民众动员
- 第四节 市民文化的街头生活与娱乐
- 第三章 学缘与地缘:画报传播群体的精神文化诉求
- 第一节 美术精神与政治意念:《真相画报》的同乡群体
- 第二节 文化姿态与审美欲求:《良友》画报的编创共同体
- 第三节 非“文化精英”的荟萃:《图画日报》的传播主体
- 一、擅长劝诫的著述者
- 二、擅长摹状的画师
- 三、设置叙事框架的编创团体
- 第四节 传播群体的精神气质与画报的社会影响
- 一、《启蒙画报》的文化启蒙效用
- 二、《真相画报》的舆论引导及社会动员
- 三、《良友》画报的现代性建构
- 第四章 中国传统与现代双重变奏的视觉表述与文化构图
- 第一节 《点石斋画报》:传统式文化图像的视觉表述
- 第二节 《良友》画报:上海城市文化的现代风格构图
- 一、社会名人空间
- 二、名媛明星的身体空间与现代性
- 三、时装的流行体系与现代性消费
- 第三节 《北洋画报》:传统与现代双重变奏的图像呈现
- 一、《北洋画报》的文化生产语境及技术力量
- 二、现代情怀的内容取向与传统文化符码交织的视觉表述
- 三、女性现代身体与传统意念纠缠的图像呈现
- 第四节 《晋察冀画报》:中国红色战地的摄影纪实
- 一、《晋察冀画报》的创办主体及纪实追求
- 二、《晋察冀画报》的叙事主题及意义表达
- 三、《晋察冀画报》的战争动员及社会效用
- 第五章 中国近现代画报叙事特质与传播理念的演变
- 第一节 连环画叙事与“故事化”传播理念
- 第二节 纪实摄像与现代新闻理念的独立转型
- 结语 想象与建构:中国近现代画报中的城市叙事
- 参考文献
- 一、报刊类
- 二、史料类
- 三、理论、专题类
- 四、论文
- 附录: 中国近现代画报简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