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5千字
字数
2013-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在中德文学与思想史背景上展开论题。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部分“问题与个案”,试图跨越东西,跟随冯至、里尔克等杰出诗人和思想者,直面审美现代性困局。接着,以第二部分“插曲”《尼采的读者》为导引,在第三部分“文本的研习”中,细致解读古今“大书”,学习与先哲一道思考。
全书以讨论哲人柏拉图的“戏剧诗”《会饮》为“楔子”,以关注古老话题“诗与哲学之争”为“尾声”,规定论域并展拓问学空间。
目录
- 版权信息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文库总序
- 一 楔子
- 诗与政治哲学:一部戏剧的七个问题
- 柏拉图对话是戏剧?
- 剧名·场景·叙述方式
- 人物与位置关系
- 二 个案与问题
- 1920年代:冯至与中德浪漫传统的关联
- 昏黄的深巷,看见一个人儿如影
- 越荒凉寂寞,人们越构造幻想
- 吹箫人的故事与庞贝废墟
- 诺瓦利斯:自然和精神的对话
- 寂寞与忍耐:透过里尔克看冯至对现代自我的探索
- 世界是深沉的,还有许多秘密
- 两个鬼:“世故”与“自己”
- 1931年的“寂寞同忍耐”
- 他们要开花,我们要成熟
- 审美独立与现代性问题
- “三大划分”与审美独立
- 审美独立的内涵与现代性
- 审美自觉的中国背景与文化前提
- 跨文化语境中审美独立的可能与限度
- 现代审美主义:一个政治问题?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尼采审美主义与现代中国
- 尼采思想与中国知识界相遇的一般情况
- 尼采审美主义演进逻辑的中国式诠释
- 酒神精神与现代审美主义的内在纠结
- 尼采审美主义:现代性建构与乌托邦冲动
- 三 插曲
- 尼采的读者
- 读者:众人还是自由精灵?
- “慢板爱好者”的德性
- “我的一切著作皆成为钓钩”
- 四 文本的研习
- “下山”之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进步还是回归:《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
- 18世纪的精神无法停留?
- 有限的人呀,能走多远?
- 在现代,学习过懂得敬畏的生活
- 漫游与固守:在绝望和崇拜之间
- 现代世界诗人何为?——试论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
- 引言
- “黑暗时代”的三重涵义
- 凭什么质疑哲学家的孤独?
- 爱“人类”,还是爱“朋友”?
- 作为一个诗人却不想成为诗人
- 结语:在城邦中学会做哲学诗
- 历史新天使与我们:本雅明的启示
- 一
- 二
- 三
- 四
- 莱辛《拉奥孔》中的荷马史诗
- 引子:一个明知故犯的错误
- 拉奥孔与《伊利亚特》中的号喊
- 荷马故事的莱辛讲法
- 荷马风格,诗的方式
- 亚里士多德的准绳:《汉堡剧评》对《诗学》的解释
- 不要怀疑古人的智力
- 恐惧是对我们自己的怜悯
- 悲剧:激起情感,教人向善
- 五 尾声
- 哲学与诗:精神界的永久战争——《诗与哲学之争》读解
- 一
- 二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