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什么是造成年轻人不愿意生育的根本原因?如何改变育儿欲望低的社会现状?深入剖析生育率低的社会因素。

内容简介

将育儿的责任强加于女性,依旧是日本社会的现状。雇用环境逐渐恶化,社会构造日益复杂,结婚也变成困难的事,或者即便结了婚,也不愿意要孩子,又或者即便要了孩子,也有父母放弃育儿甚至虐待孩童——种种社会现实刺目至极。

近30年来的日本,几乎一成不变的现实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有6-7成女性面临失业。女性不仅置身于只有丈夫和子女的核心家庭中,而且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父亲缺席”,每3位母亲中就有1人面临“孤独育儿”的现状。 

国家也不愿意为育儿事业提供财政支持。托儿所的增设需要较多资金,于是国家选择强化育儿假制度,试图回避问题。即便增设托儿所,也是放宽政策,允许民间资本参与。而民营企业为了一己之利,以低薪聘用新手,导致优质保育逐渐消失。仿佛整个社会环境都在对女性说:“这么担心小孩的话,让母亲在家守着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为何无法成为父母
  • 眼下,为何一旦成为父母就会被孤立
  • 就业冰河期一代在妊娠期遭遇的问题
  • 以妊娠为由实行的解雇
  • 年年增多的35岁以上高龄产妇
  • 年近40岁的助产士
  • 变成消费品的“相亲”“备孕”
  • “女性杂志风”的育儿误区
  • 满足自我的妊娠
  • 与“生命拣选”密切相关的产前诊断
  • 直面“产后抑郁”
  • 丢下3个孩子的“失踪”妻子
  • 困难至极的都市育儿
  • 住在附近的爷爷奶奶们
  • 访问新生儿时感受到的危险信号
  • 想成为父母?来自职场的否定
  • 男性的育儿休假现状
  • 第二章 流水线化的分娩
  • 发出哀鸣的产科医疗
  • 医师资源紧缺的妇产科
  • 产科医疗的危机程度
  • 医师工作过于忙碌造成的弊病
  • 在哪儿工作都悲惨
  • “医院不同,这一点也迥异?”
  • 在“私人诊所”分娩
  • 面对“简单体检”时的不安
  • 人数骤减的资深助产士
  • 东京以外地区日益加剧的恶性循环
  • 第三章 被剥夺的孩子的幸福
  • 被迫过劳工作的NICU
  • 细致周到的看护却遭否定
  • 失去“感谢”之音的职场
  • 医师资源稀少的儿科医生遭遇妊娠解雇
  • 父母成长的机会
  • 在这家医院分娩,是件好事吗?
  • 为何偏偏是女性无法工作
  • 被幼儿园驱逐的“一无是处的孩子”
  • 受看护的残障人士与不受看护的残障人士
  • 正视虐待的现场
  • 发生在爱婴医院的事
  • “必须告诉大家,养育孩子不是儿戏”
  • 让母子遭到孤立的食物过敏
  • 第四章 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
  • 想对即将迎来宝宝的父母这样说
  • “正因为我在工作,育儿时才更有动力”
  • 从育儿复归职场的助产士们的心声
  • 让离职率锐减的住院部
  • 奋战中的地方诊所
  • 必不可少的是“寸步不离的助产士”“能严厉责骂的医生”
  • 质问医疗水平高度发展之后的时代
  • 当孩子的容身之处减少时
  • 心疾患者的光明未来
  • 收获好成绩的“职业妈妈小组”
  • 理应重新认识的母乳价值
  • 备受瞩目的“袋鼠式护理”
  • 茨城县首次发行的“母乳券”
  • 构筑互帮互助的场所
  • 营造能够生育的社会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