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2千字
字数
2017-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鲁西北村庄婚居变迁:家庭关系性别关系变化,传统“根”文化逐渐消解。
内容简介
本书以地处鲁西北的一个村庄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研究历时性地考察了在社会变革中婚居模式的变化,以及婚居模式的变化所导致的家庭关系和性别关系的变化。传统的从夫居和从妻居与生育的男孩偏好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的关系,形成农村社会特有的“根”文化。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导致传统婚居模式发生变化,并且不断产生新的婚居模式,“根”文化在社会变革中被逐渐消解,歧视性性别偏好逐渐消失。无论是在社会公领域还是家庭私领域,性别关系都发生了变化。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介绍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序言
- 中华女子学院学术文库编辑委员会名单
- 中华女子学院性别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名单
- 总序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于庄的婚居模式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于庄的社会状况和一般社员的家庭生活状况
- 第二节 从夫居
- 第三节 从妻居
-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婚居模式
- 第三章 社会变革与新户型从妻居的产生
-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于庄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第二节 于庄的城镇化
- 第三节 城镇化与新户型从妻居
- 第四节 养老观念与生育观念的变化
- 第五节 “自己人”和“外人”界限的变化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于庄的变化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于庄的社会与经济
- 第二节 年轻一代的婚姻观与择偶标准
- 第三节 于庄年轻一代父母的养老观念
- 第四节 传统婚居模式的变化
- 第五章 新户居
- 第一节 新户居形成的条件
- 第二节 新户居的类型
- 第三节 新户居的家庭关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一 婚居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 二 农村社会的性别关系随婚居模式的变化而变化
- 三 农村的“根”文化逐渐被消解
- 四 农村差序格局的非性别化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