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跨越时空的对话,领略不同大师的风采。
内容简介
本套装共七册,分别为《峡河西流去》《我与地坛(插图珍藏版)》《病隙碎笔》《世人二三事》《湘行散记》《世界在走,我坐着》《做人与处世》。
《峡河西流去》经过近20年漂泊在外的务工生涯,陈年喜携带旅途中的悲欢、离合、生死感悟回到自己的故乡峡河,开启了一段时光绵延的对故乡及文学根源的探寻之旅。乡音、乡貌、乡土人情于陈年喜的笔端落于纸面,凝结成27篇关于峡河的佳作。
《我与地坛(插图珍藏版)》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这部散文集选取了《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黄土地情歌》等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
《病隙碎笔》本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全书分为六个部分,243则,用生动优美而通俗的语言,探索我们都要面对的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灵、向上的精神……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世人二三事》本书为汪曾祺的散文精选集,完整收录蚯蚓的人名士和狐仙和冰糖莲子猴王的罗曼史等经典名篇。全书以“人”为主题和书写主线,深挖散文中各种人物的秉特点,有的懒惰,有的不争,有的狡猾,有的善良,他们都是这世界的一种反映,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湘行散记》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
《世界在走,我坐着》本书是余光中先生临终前亲自审订的散文集,展现了先生对生活永不熄灭的热情,对故园矢志不渝的怀恋。在大陆,余光中是家喻户晓的“乡愁诗人”,是流落异乡的文学种子;在台湾,他是一代文人的引路者,是“大师眼中的大师”。
《做人与处世》本书包括季羡林对读书、治学、做人、学习等多方面的态度和思考,让青少年领会到一位耋耄老人的人生哲学。
目录
- 峡河西流去
- 版权信息
- 自序 我不过是个写信的人
- 峡河七十里
- 绝活
- 流动理发人
- 老花
- 表弟故事
- 1998年的乡村逸事
- 月潭
- 苘麻
- 三条岭
- 鬼事
- 蘑菇故事
- 疙瘩叶儿
- 李子熟了
- 桐子故事
- 商州记
- 耳聋记
- 磨面记
- 皮衣记
- 地板记
- 篮球记
- 摩托记
- 我们都有过光头的少年
- 峦庄镇的白毛
- 弹弓
- 清明
- 人们叫我机师傅
- 烟尘
- 做人与处世
- 版权信息
- 做人与处世
- 卷一 赏春华秋实
- ·夹竹桃·
- ·马缨花·
- ·清塘荷韵·
- ·神奇的丝瓜·
- ·枸杞树·
- ·槐花·
- ·二月兰·
- ·幽径悲剧·
- ·一朵红色的石竹花·
- 卷二 忆旧时年华
- ·赋得永久的悔·
- ·月是故乡明·
-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 ·怀念母亲·
- ·我的童年·
- ·回忆陈寅恪先生·
- ·寸草心·
-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节选)·
- ·梦萦水木清华·
- ·我和北大图书馆·
- 卷三 品旅途风情
- ·在德国,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 ·表的喜剧·
- ·马里的芒果城·
- ·游唐大招提寺·
- ·别加德满都·
- ·奇石馆·
- ·延吉风情·
- 卷四 论治学作文
- ·开卷有益·
- ·做人与处世·
- ·作文·
- ·我在小学和中学的写作经历·
- ·漫谈散文·
- ·谦虚与虚伪·
- ·推荐十种书·
-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 ·文章的题目·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 ·梦游21世纪·
- 病隙碎笔:插图珍藏版
- 版权信息
- 病隙碎笔1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四十/
- /四十一/
- /四十二/
- /四十三/
- /四十四/
- /四十五/
- /四十六/
- /四十七/
- /四十八/
- /四十九/
- /五十/
- /五十一/
- /五十二/
- /五十三/
- /五十四/
- /五十五/
- /五十六/
- /五十七/
- 病隙碎笔2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四十/
- /四十一/
- /四十二/
- /四十三/
- 病隙碎笔3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病隙碎笔4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病隙碎笔5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四十/
- /四十一/
- /四十二/
- /四十三/
- /四十四/
- /四十五/
- /四十六/
- /四十七/
- /四十八/
- /四十九/
- /五十/
- /五十一/
- /五十二/
- /五十三/
- /五十四/
- /五十五/
- /五十六/
- /五十七/
- /五十八/
- /五十九/
- /六十/
- /六十一/
- /六十二/
- 病隙碎笔6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世界在走,我坐着
- 版权信息
- 上编 思念比远方更远
- 第一章 风筝与线
- 第二章 车轮与路
- 下编 我看见风的去处
- 第一章 没有尽头的歌
- 第二章 永不熄灭的光
- 出版说明
- 世人二三事
- 版权信息
- 辑一 荒诞之人
- 卖蚯蚓的人
- 关老爷
- 祁茂顺
- 莱生小爷
- 尴尬
- 名士和狐仙
- 辑二 古怪之人
- 薛大娘
- 晚年
- 傻子
- 炸弹和冰糖莲子
- 大妈们
- 谭富英逸事
- 闹市闲民
- 辑三 谋生之人
- 公共汽车
- 风景
- 小芳
- 猴王的罗曼史
- 静融法师
- 背东西的兽物
- 一个邮件的复活
- 辑四 通透之人
- 老舍先生
-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 金岳霖先生
- 闻一多先生上课
- 唐厂先生
- 未尽才
- 辑五 怀念之人
- 自报家门
- 我的祖父祖母
- 多年父子成兄弟
- 我的母亲
- 小学同学
- 我的初中
- 师恩母爱
- 我与地坛:插图版
- 版权信息
- 散文篇
- 我与地坛
- 秋天的怀念
- 合欢树
- 我二十一岁那年
- “忘了”与“别忘了”
- 我的梦想
- 好运设计
- “文革”记愧
- 相逢何必曾相识
- 黄土地情歌
- 归去来
- 散文三篇
- 故乡的胡同
- 记忆与印象1
- 记忆与印象2
- 诗歌篇
- 今晚我想坐到天明
- 另外的地方
- 最后的练习
- 节日
- 遗物
- 希米,希米
- 永在
- 预言者
- 生辰
- 秋天的船
- 鸽子
- 不实之真
- 冬妮娅和尼采
- 葛里戈拉
- 我 在
- 湘行散记
- 版权信息
- 亲近名著 守望童年
- 我所生长的地方
- 湘行散记
-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 桃源与沅州
- 鸭窠围的夜
-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 箱子岩
- 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 老伴
- 虎雏再遇记
-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 滕回生堂今昔
- 湘西
- 题记
- 引子
- 常德的船
- 沅陵的人
- 白河流域几个码头
- 泸溪·浦市·箱子岩
- 辰溪的煤
- 沅水上游几个县份
- 凤凰
- 苗民问题
- 沈从文其他散文名作
- 一天
- 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 街
- 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
- 水云
- 二十年代的中国新文学
- 沈从文主要著作年表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