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客家学研究丛书”系列之一,一本普及梅州客家饮食文化的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梅州的客家饮食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部分客家食材、烹饪方法、器皿、菜品等方言命名的依据;有关客家饮食的民间传说、故事及其与客家方言的关系;客家话和客家饮食心理的交互影响。

本书不是纯粹的理论型研究,更是应用型研究,站在语言人类学、食物语言学的立场,通过对客家饮食文化的梳理和研究,为实现方言保护、促进地方旅游事业发展、帮助乡村振兴等多重目标提供不同层面的参考。本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填补客家饮食语言与文化研究的空白。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 家常料理
  • 第一节 酿豆腐
  • 第二节 梅菜扣肉
  • 第三节 盐焗鸡
  • 第四节 肉丸
  • 第五节 髻顶
  • 第六节 花蛤牛肉汤
  • 第七节 旺肉煲
  • 第八节 黄皮豆干
  • 第九节 咸菜炒猪肠
  • 第二章 重要粄块
  • 第一节 粄食通论
  • 第二节 老鼠粄
  • 第三节 忆子粄
  • 第四节 仙人粄
  • 第五节 味酵粄
  • 第六节 锥子粄
  • 第七节 甜粄
  • 第八节 清明粄
  • 第九节 蕌粄
  • 第十节 捆粄
  • 第十一节 笋粄
  • 第十二节 发粄
  • 第三章 粥、粉、面、饭
  • 第一节 菩米粥
  • 第二节 鱼粉
  • 第三节 醃面三及第
  • 第四节 韭菜炒面
  • 第五节 伊面
  • 第六节 汤南炒面线
  • 第七节 横陂小炒
  • 第八节 鱼焖饭
  • 第九节 煲仔饭
  • 第十节 腊味饭
  • 第四章 河鲜山味
  • 第一节 鱼生虾生
  • 第二节 螺和蚬
  • 第三节 蝈和蛙
  • 第四节 蜂
  • 第五章 零食小吃
  • 第一节 煎圆和馓
  • 第二节 油角
  • 第三节 虾喇
  • 第四节 菊花糕
  • 第五节 百侯薄饼
  • 第六节 牛乳煮卵
  • 第七节 鸭松羹
  • 第八节 炸芋丸
  • 第九节 柿花
  • 第六章 茶饮酒水
  • 第一节 漫话茶饮
  • 第二节 擂茶
  • 第三节 凉茶
  • 第四节 娘酒
  • 第七章 杂蔬果品
  • 第一节 番薯和番薯叶
  • 第二节 萝卜与菜头
  • 第三节 蕨菜
  • 第四节 香菇与红菇
  • 第五节 狗爪豆
  • 第六节 金柚
  • 第七节 荔枝
  • 第八节 杨桃
  • 第九节 脐橙
  • 第十节 牛眼
  • 第十一节 弓蕉
  • 第八章 厨具食器
  • 第一节 镬头
  • 第二节 碗公与勺嫲
  • 第三节 筷隻和箸
  • 余论
  • 附录 客家话的拼读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