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个体成长与组织增长创新赋能书。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3项核心创新能力、4维创新应用场景、12个有效创新方法展开叙述,不仅细致地介绍了提升创新力的正确方法,也教会读者如何高效运用这些方法。帮助读者在AI时代成为π型创新人,提升职场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成果,保持创新活力,在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书图文并茂,辅助以表格、创新小故事、创新训练小游戏、企业创新拆解实例等,具有极强的可读性。附录中的测试工具,如洞察力之源测试题、创造力自评测评题、战略型创新人才面试题等也可以帮助读者对自身创造力水平及提升创造力的方向有更清晰直观的认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1章 π型创新人才:拥抱和创造未来就靠你了
  • 1.1 打造π型创新人才:RUPT时代“人才困境”破局之法
  • 1.1.1 RUPT时代,最需要的“π型创新人才”
  • 1.1.2 改变组织的π型创新方程式
  • 1.2 打造π型创新人才的创新赋能
  • 1.2.1 营造创新人才的良好生态环境
  • 1.2.2 成为π型创新人才的自我赋能
  • 第2章 创新洞察力:发现潜在机会点,学好这4种方法就够了!
  • 2.1 探索本质:探索是创新的“孪生兄弟”
  • 2.1.1 提问:3种问题,敲开创新大门的绝佳提问
  • 2.1.2 定义:引发深度创新的抽象之法
  • 2.1.3 破界:企业如何三步破局死海困境?
  • 2.2 拆解要素:为什么说“拆”字意味着财富?
  • 2.2.1 拆解模块:拆对了问题,就没了问题!
  • 2.2.2 拆解流程:小努力就实现10倍好的方法
  • 2.2.3 拆解公式:移民火星不是梦,创新就是解方程
  • 2.3 升维思考:降维打击先要升维思考
  • 2.3.1 目的升维:避免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陷入悲剧
  • 2.3.2 动态升维:你在刻舟求剑,我能草船借箭
  • 2.3.3 系统升维:低水平重复和高维度破局,你选哪个?
  • 2.4 洞察用户:如何成为客户的“天使”?
  • 2.4.1 倾听:倾听这4类人群,不要再说创新很难了!
  • 2.4.2 观察:善于发现客户需求的人都在用的6种镜片
  • 2.4.3 体验:当工程师躺进婴儿车,一件创新产品诞生了
  • 第3章 创新共创力:创造更多可能的超效4法
  • 3.1 交叉联想:玩转奇思妙想的“创意万花筒”
  • 3.1.1 相似联想:因为相似,因此亲切,所以联结
  • 3.1.2 相关联想:让强扭的瓜也可以甜的创意之法
  • 3.1.3 逆向联想:从“阴影”中发现“阳光”的方法
  • 3.2 组合创新:打造钢铁侠超能力的关键
  • 3.2.1 元素组合:选对搭档,焕发新机的创新之法
  • 3.2.2 结构组合:化石墨为钻石的神奇之法
  • 3.2.3 概念组合:寻找差异化创新的利器
  • 3.3 跨界融合:跨界时代已来,是“失控”还是“必然”?
  • 3.3.1 元素跨界:为什么海底捞出口红,比锅底更红?
  • 3.3.2 场景跨界:一块洗碗布的穿越剧,“塑造新场景,创造新价值”
  • 3.3.3 次元跨界:为什么“汉堡猫窝”让麦当劳小程序挤崩?
  • 3.4 借鉴类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3.4.1 结构类推:回归“人性”的排插创新
  • 3.4.2 模式类推: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方法
  • 3.4.3 理念类推:从融会贯通到大道至简之法
  • 第4章 创新行动力:化创意为可实现成果的4项能力
  • 4.1 创新计划:用确定对抗不确定
  • 4.1.1 策略优选:怎样先摘走低垂的创意之果
  • 4.1.2 计划推演:低风险创新的打开方式
  • 4.1.3 资源管理: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最大成果?
  • 4.2 创新实验:先发射“子弹”,后发射“炮弹”
  • 4.2.1 明确假设:什么才是最值得试射的地方?
  • 4.2.2 设计实验:如何选择合适的试射子弹?
  • 4.2.3 验证实验:如何确认是否要发射“重磅炮弹”?
  • 4.3 创新复盘:迈向成功的“复利加速器”
  • 4.3.1 机会识别:厚雪长坡上的大雪球
  • 4.3.2 原因分析:探寻要因的“广深高速”四步法
  • 4.3.3 行动改进:让持续提升成为习惯的“胜利之吻”
  • 4.4 创新萃取:获取项目战斗中的“能量宝石”
  • 4.4.1 价值识别:挑选经验玉石的5种方法
  • 4.4.2 访谈萃取:琢玉成器的核心三法
  • 4.4.3 定型验证:最大化发挥经验的应用价值
  • 第5章 创新者的实践:增长是检验创新力的最好方式
  • 5.1 有限创新:有“路”可循的创新地图
  • 5.1.1 创新维度:探索创新世界的4个方向
  • 5.1.2 创新策略:构建创新世界的48个模块
  • 5.2 有序创新:创新目标的3个进阶
  • 5.2.1 创新等级认知:三级创新目标的不同特点
  • 5.2.2 创新等级选择:何时应该开展新的创新目标?
  • 5.3 有效创新:“步步为赢”的增长罗盘
  • 5.3.1 增长罗盘认知:闭环管理的创新六步法
  • 5.3.2 有效创新案例:“戴着镣铐跳舞”的乐高创新
  • 附录
  • 测试工具1:你的洞察力之源是左脑思维还是右脑思维?
  • 测试工具2:创造力自评测评题
  • 测试工具3:战略型创新人才面试题
  • 创新工具1:奥斯本九问创造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拆对了问题,就没了问题

    π 型创新人才是指那些拥有 π 型创新思维和能力,并能够运用这种思维为组织带来显著成果的人才。他们不仅是创新者,更是推动组织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π 型创新,其核心在于回归本源,追求真正卓有成效的创新。这种创新方式既可以作为探究世界和创造未来的长久之道,也可以作为实现实用、可行和新颖(创新定义三要素)的高效之术。在 π 型创新中,“道” 与 “术” 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层面。道,思考的是 “为什么” 的问题,决定了行为的根本思想逻辑和底层逻辑,具有普适性和理论性。而术,则关注 “如何” 的问题,决定了实现成果所需的工具和方法步骤。π 型创新的思维逻辑源于对存在主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特别是海德格尔提出的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三个问题。对于 π 型创新者来说,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明确自己的使命、优势以及所处环境的趋势。基于这三个哲学层面的问题,π 型创新提炼出三个核心要素:内在的优势、外部的趋势以及长期的使命。这些要素不仅体现了创新之道的哲学思考,也为创新之术提供了具体的落地方法。此外,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强调,有效创新需要三个条件:创新是工作、创新者需立足自身长处、创新需与市场紧密相连。这些条件与 π 型创新的核心三要素高度契合,进一步证明了 π 型创新作为创新之道与创新之术的双重价值。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