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德鲁克战略管理思想的精髓,帮助你找到正确的事去做。

内容简介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思考和应对本书提出与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企业的现实是什么?企业的成果区域在哪里?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企业的现状是什么?未来的状况应该是什么?

本书是德鲁克战略思想的精髓,迄今为止,大部分战略管理书籍阐述的问题几乎都源于本书。书中分析了“企业的现实”————外部环境的基本规律和常见特点,探讨了企业在这些“现实”面前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将它们转化为创造出绩效和成果的机会。

目录

  • 版权信息
  • PREFACE 前言
  • ACKNOWLEDGEMENTS 致谢
  • PREFACE 序言:任务
  • 第1部分 看懂企业
  • Chapter 1 第1章 企业的现实状况
  • Chapter 2 第2章 成果区
  • 定义产品
  • 经营成果的三个维度
  • Chapter 3 第3章 收入、资源与前景
  • 为什么不使用成本会计法
  • 那么,什么是一桩事务
  • 是什么带来领先地位
  • 资源在哪里
  • Chapter 4 第4章 我们现在做得如何
  • 诊断变化中的产品
  • 增量分析
  • Chapter 5 第5章 成本核心和成本结构
  • 典型的成本核心
  • 成本点
  • 成本类别
  • “空耗”的高成本
  • Chapter 6 第6章 顾客即企业
  • 市场现实
  • 如何注意到那些没想到的事
  • 看懂顾客
  • Chapter 7 第7章 知识即企业
  • 我们能做好什么
  • 知识现实
  • 我们的知识有多好
  • Chapter 8 第8章 这就是我们企业的样子
  • 还缺什么
  • 第2部分 聚焦机会
  • Chapter 9 第9章 立足优势
  • 通用汽车的崛起
  • 第一代创新者
  •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如何兴盛的
  • 靶标和时间
  • 从昨天到今天
  • 前瞻计划
  • 看绩效用人
  • Chapter 10 第10章 发现企业的潜能
  • 劣势变机会
  • 化劣势为优势
  • 规模失当的企业
  • 我们惧怕什么
  • Chapter 11 第11章 趁今日打造未来
  • 已经发生的未来
  • 构想的力量
  • 第3部分 为绩效而规划
  • Chapter 12 第12章 关键决策
  • 经营构想
  • 卓越之处
  • 优先事项
  • Chapter 13 第13章 企业战略
  • 合适的机会和适度的风险
  • 专业化、多元化、一体化
  • 自创还是外购
  • 结构和战略
  • Chapter 14 第14章 将经济绩效植入企业
  • 工作计划
  • 企业的实践
  • 人、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的精神
  • CONCLUSIONS 结语 义务
  • 推荐阅读
  • POSTSCRIPT 译者后记 其实,我们翻译不了德鲁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为成果而管理》。为了创造成果,资源必须分配给机会,而非问题。为了创造成果,资源必须分配给机会,而非问题。获取经济成果靠的是不断发掘机会,而不是一直解决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唯一能指望的是恢复企业惯常的经营模式,至多也不过是帮企业突破瓶颈,扩大产能,取得成果,殊不知成具本身必然来自对各种机会的发掘利用。与之相关的问题不是如何将事情做对,而是如何找到对的事情去做,并汇聚资源,集中力量做好它们。一、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就是一一创造用户!持续不断的创造用户!盈利,只不过是创造用户这个过程自然而然的结果。因此,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围绕创造用户这个核心目标展开,一切的资源,必须围绕创造用户这个目标来配置。其实,其他机构亦是如此,包括学校,宗教,商会,协会,校友会等。二、正确理解成果:1.. 成果和资源二者都不在企业内部,而是在企业外部。企业内部没有利润核心,只有成本核心。高管老板眼光要时常盯住外部,洞悉外面的变化。2. 获取经济成果靠的是不断发掘机会,而不是一直解决问题。相反,很多问题只会带来巨大的成本。3. 为了创造成果,资源必须分配资源给机会,而非问题。除非是严重阻碍重大成果的问题,否则,一般问题只需配置最低的资源。4. 企业只有保持领先(即在某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才可能获取经济成果,光靠能力是不够的。必须有某种东西是领先的,能为某类顾客带来真正的价值。5. 任何领先地位都是暂时的,而且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企业能否持续经营,靠的就是要能持续的吸引用户。6. 现存的一切都在老去。企业耗费大量时间应付的都是昨天的问题,为的都是让企业恢复到从前的样子,而不是另觅他径。7. 现存的一切很可能配置不当。社会环境中,10% 的少数活动会带来 90% 的成果(用户、销售员、产品)。企业需要持续不断地重新评估和校正方向,持续优化调整资源配置,让当下的经营更有成效。因此,高层、老板需要定期保持对成果的专注,盯住关键成果不放松。8.“聚力以赴” 是创造经济成果的关键。必须聚焦在少数(能少则少)几个销售收入最多的产品、顾客、市场、渠道和最终用途上。销量太少或订单太分散而产生大量成本,务必最大限度减少花费的工夫。三、企业的成果三个维度产品、市场和分销渠道。市场和分销渠道往往比产品更关键。也是三大创新方向:产品与技术创新、市场与价值创新、管理与模式创新。这个观点跟我的 3F 品牌营销理论比较契合。1. 产品力:如何满足用户物理需求?差异化优势?核心用户?产品组合策略?定价策略等?2. 品牌力:如何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品牌故事?公关品宣?权威背书等?3. 营销力:用户终身价值?获客成本?渠道触达策略?引流转化裂变模型?CRM 管理等?企业经营成果=产品力 × 品牌力 × 营销力解答了这些问题:用户是谁?痛点是什么?需要什么?为什么选我们?用户在哪里?怎么接触?用户终身价值?渠道如何建设?如何管理经营用户?等等四、战略规划关键:第一,围绕目标从事系统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第二,规划始于抛弃过去,这种抛弃是为实现未来的目标做出的系统性努力的一部分。第三,寻找不同于以往的新方法实现目标,而不能满足于做更多熟悉的事情。第四,思考时间维度并询问:为获得成果,我们必须何时着手?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这些成果?创新的三大种类是什么?五、如何理解成本:企业经营活动并非遵从正态分布,还是符合幂次分布,即 10% 的关键活动产生 90% 的成果;90% 的非关键活动,产生 90% 的成本。●获得一份 50000 美元订单的成本,不会超过获得一份 500 美元订单的成本太多,更不可能是 100 倍。●设计一个滞销的新产品与设计一个畅销的新产品,企业付出的成本一样高。成本本身是不存在的,它是为获取成果而发生的;重要的不是成本的绝对水平,而是投入与成果之比。机会最大化必须摆在首要位置。由上可知,聚焦关键成果,关注 10% 的少量重要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真正有效地控制成本,甚至有必要对部分活动或部门进行全面的裁撤。对于潜在的重大机会,则要更多的投入资源。企业应该在成本和成果之间敏锐的发现潜在的机会,并配置优势资源。六、如何有效配置资源?1. 发现、分析、确认各个机会,并罗列清单;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序。2. 对高绩效的人才和团队也采用同样的筛选与排序。3. 将机会与人才进行匹配配置:更大机会,分配给更高效、合理的人才但凡一家企业或一个行业面临威胁,就表明市场、顾客或者知识等方面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MFR战略管理模型

      MFRManaging For Results)战略管理模型战略管理,就是利用资源把机会转化为成果的管理;战略管理,是每位管理者(Executive)的义务与任务。《为成果而管理》,对抗组织与个人变得平庸,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精读德鲁克,就加入德鲁克管理研习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成果而管理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687 本)#2024 年读书主题(八)管理学 - 战略管理《为成果而管理》(232)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管理学的领域开始,选择品牌管理的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三本是《为成果而管理》,德鲁克战略管理思想的精髓,帮助你找到正确的事去做。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思考和应对本书提出与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企业的现实是什么?企业的成果区域在哪里?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企业的现状是什么?未来的状况应该是什么?本书是德鲁克战略思想的精髓,迄今为止,大部分战略管理书籍阐述的问题几乎都源于本书。书中分析了 “企业的现实”- 外部环境的基本规律和常见特点,探讨了企业在这些 “现实” 面前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将它们转化为创造出绩效和成果的机会。2、精彩内容:成果和资源二者都不在企业内部,而是在企业外部。企业内部没有利润核心,只有成本核心。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任何经营活动 —— 不管是工程还是销售,制造还是会计 —— 都需要企业投入工夫,而这将产生成本,至于它们是否对成果有所贡献,尚要拭目以待。获取经济成果靠的是不断发掘机会,而不是一直解决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唯一能指望的是恢复企业惯常的经营模式,至多也不过是帮企业突破瓶颈,扩大产能,取得成果。殊不知成果本身必然来自对各种机会的发掘利用。为了创造成果,资源必须分配给机会,而非问题。无须赘言,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现存的问题不以为意,但我们能够把它们的数量降到最少,而且这是我们该做的。企业只有保持领先,才可能获取经济成果,光靠能力是不够的。利润是企业在某个有意义的领域做出独一无二(至少是有别他人)的贡献所获得的回报。而什么才算 “有意义” 则由市场和顾客说了算。只有企业提供的某种东西被市场接受,顾客认为它有价值,而且愿意为之付钱,企业才能获得利润。而价值向来意味着领先地位带来的差异化。任何领先地位都是暂时的,而且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哪家企业能永久稳居领先宝座,孕育成果的市场以及作为资源的知识,二者都是普遍可及的。一切领先地位都只是暂时的优势。在企业中,就像在物理系统里一样,能量总是呈扩散趋势。企业往往从领先滑向平庸,而平庸离被边缘化也就一步之遥。“常态” 只是昨天的现实。管理者的任务不应是将昨日之规强行套用到焕然一新的今天,而应是去改变企业,改变它的行为、态度和期望,并且改变它的产品、市场和分销渠道,使之适应新的现实。要想真正理解企业,管理者必须看到它的全貌;他必须将资源和投入的工夫看成一个整体;并且得看到这一切如何分配给产品及服务,如何分配给市场、顾客及最终用途,又如何分配给分销渠道;他得看到哪些工夫花在应对老问题上,哪些工夫花在寻求新机会上;当有多个方向和分配方案摆在面前时,他得能做出权衡。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