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揭示人类面对骗局和谣言的真实态度。

内容简介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众是轻信和易受骗的,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让群体的愚昧性深入人心,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也让人们深信大众会盲从权威。可是果真如此吗?法国知名认知科学家雨果·梅西耶颠覆性地指出,人类从来都不好骗,他们看似的轻信、盲从甚至迷信,其实是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做出的符合自身最佳利益的选择。

全书围绕“开放式警觉机制”这一人类沟通的核心机制展开,指出人类拥有一套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和检验的认知机制,使我们能开放地接受有价值的资讯,又能警觉地抵制危险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在面对没有把握的信息时,人的预设是保守的,而非轻信的,所以我们犯错更可能是因为在该信任时不信任,而非在不该信任时信任。

阅读本书,你将看大量颠覆性的认知科学知识和精彩的故事,看到决定竞选、广告、说服和谣言成败的根本因素,更将如科学作家万维钢所说,“思维水平会上升一档”。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不要轻信“人类会轻信他人”这事儿
  • 前言 我们真的容易被骗吗?
  • 第一部分 人类天生易受骗?才不是!
  • 01 我们为什么会相信无稽之谈
  • 一切源于对第一批受骗之人的盲目信任
  • 轻信之谜,人类思考了2 500年
  • 文化传承与学习之钥:进化使我们轻信他人
  • 颠覆“乌合之众”,人类根本不好骗
  • 02 动物间不可思议的沟通
  • 动物们的怪异行为
  • 警报之声,冲突与沟通的进化
  • 母亲与胎儿的激素之争,令人惊讶的沟通失误
  • 共有动机,促成出乎意料的沟通成功
  • 增加成本,确保信息诚实可信
  • 我们的大部分沟通都很可靠
  • 第二部分 开放式警觉机制,我们信任谁与信什么
  • 03 更开放,也更警觉
  • 受骗是因为智力水平有限吗
  • 人类是沟通上的杂食动物
  • 不断进化的开放性和警觉性
  • 04 4大方法,决定我们愿意相信什么
  • 方法1:朝对方的意见偏移1/3
  • 方法2:真实性检验与推理是永存的过滤器
  • 方法3:当真实性检验与推理相矛盾时,进行最好的论证
  • 方法4:校正直觉的错误
  • 05 谁会是最了解真相的人
  • 亲眼见证的优势
  • 可靠的专业知识
  • 与生俱来的直觉力
  • 大多数人支持与多数裁定原则
  • 我们总体上相当理性
  • 06 我们会选择相信谁
  • 微表情能可靠地测出谁在说谎吗
  • 仅仅说真话还不够,还要看尽责的程度
  • 动机一致时,更容易相信彼此
  • 考量声誉的好坏与承诺的程度
  • 在持续的合作中动态调整信任度
  • 决定该相信谁
  • 07 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
  • 激情在理性之内?
  • 情绪警觉,助我们判断和回应他人的情绪信号
  • 情绪传染是个美丽的误会
  • 群体其实很理性
  • 08 群体的信任:只能反映,不能主导
  • 借势而上,利用人们既有立场
  • 迎合需求,基于更实际的考量
  • 09 除非有强有力证据,否则人们不会轻易改变观点
  • 竞选的结果,几乎在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 广告只能使人知晓,无法使人真的下单
  • 大规模说服群众与“人们容易轻信他人”的悖论
  • 第三部分 谣言与虚假之下,如何校准信任
  • 10 撩人的谣言与快速的传播
  • 80%以上的谣言都是准确的
  • 反射式观点与直觉式观点
  • 我们为何相信不实的谣言
  • 大脑为什么青睐谣言
  • 人们为何“传谣”与如何“传谣”
  • 最低的可信度
  • 为什么谣言传播得如此之快
  • 11 谣言传播链是如何运行的
  • 信息源,开放式警觉机制运行的素材
  • 增强可信度vs声誉管理
  • 信息误导与隐性相关性
  • 从社交传播到心理影响
  • 12 虚假供述、公开吹捧背后的秘密
  • 为什么会有人承认子虚乌有的罪名
  • 马屁精是真的在拍马屁吗
  • 不留后路地表态
  • 13 立场,无用的虚假资讯被传播的驱动力
  • 全世界1/4的地方进行过放血疗法
  • 谣言是借口,不是原因
  • 谣言不会扭转立场,只会促进两极分化
  • “回声室”与“两极分化”
  • 14 肤浅的大师,用粗糙线索与晦涩之语堆叠的“信任科学”
  • 反直觉的不同程度
  • 珍贵的肤浅,是什么让我们接受复杂难懂的观点
  • 我们为什么会顺从权威
  • 15 我们的信任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 我们天生就会从联盟的角度考虑问题
  • 骗人比我们以为的难多了
  • 更多的信任,更大的收益
  • 结语 不断精进的信任力
  • 致谢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