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30千字
字数
202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环境史和全球史领域的划时代著作。
内容简介
从北美大陆到江户时代的日本,从中国东北到南部非洲,十七世纪的人类世界经历了一场空前广泛而深重的浩劫。面对饥荒、瘟疫与革命,大明王朝、奥斯曼土耳其、莫卧儿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等传统强权纷纷陷入动荡,但定义了现代文明的新思想、技术与制度设计也开始在荷兰、英格兰等地开始萌芽,人类历史的命运在一系列的“创造性破坏”中走向关键的分歧点。
这一切只是巧合,还是一场全球“总危机”的表征?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运用气候科学与历史文献的双重证据,有力论证了十七世纪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崩溃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化备受考验的今天敲响了预防“全球危机”的警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全球危机:十七世纪的战争、气候变化与大灾难 Ⅰ
- 彩插及插图
- 英文平装版序
- 前言:有人说过“气候变化”吗?
- 导论:“小冰期”和“总危机”
- 文前彩插
- 第一部分 孕育危机
- 1 “小冰期”
- 2 “总危机”
- 3 “饥饿是最大的敌人”:危机的核心
- 4 “世界的三分之一都死去了”:在17世纪挣扎求生
- 第二部分 忍受危机
- 5 中国“明清鼎革”,1618~1684年
- 6 “大震动”:俄罗斯和波兰-立陶宛联邦,1618~1686年
- 7 “奥斯曼悲剧”,1618~1683年
- 8 “德意志的哀歌”及其邻国,1618~1688年
- 9 伊比利亚半岛的苦难,1618~1689年
- 10 危机中的法国,1618~1688年
- 11 斯图亚特王朝:通往内战之路,1603~1642年
- 12 不列颠和爱尔兰:从内战到革命,1642~1689年
- 全球危机:十七世纪的战争、气候变化与大灾难 Ⅱ
- 文前彩插
- 第三部分 危机求生
- 13 莫卧儿帝国及其邻国
- 14 红旗插遍意大利
- 15 “黑暗大陆”: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
- 16 举措得宜:德川幕府早期的日本
- 第四部分 直面危机
- 17 “饱温无由之人”:集体反叛的特性
- 18 “惟冀目前有变”:贵族、知识分子、教士和“无名无姓的泥腿子”
- 19 “邪说之民……倘有招呼之首,此其归附之人”:散播革命
- 第五部分 超越危机
- 20 逃离危机
- 21 从军事国家到福利国家
- 22 大分流
- 结论 详析危机
- 后记 “笨蛋,是气候”
- 大事记
- 致谢
- 凡例
- 史料及参考文献简述
- 参考文献及注释中使用的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