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98千字
字数
2024-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追寻俄国知识分子的源起,重走俄罗斯文明的转型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以欧洲思想史为镜鉴,全景式地介绍了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到20世纪初共百余年的俄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作者看来,俄国的18世纪和19世纪构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时代,便于人们将它视为一个结构整体。
正是在这一时代,作为一个群体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出现,他们关于俄国命运、关于自身使命等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他们围绕着传统与现代、俄国与西方、民粹与马克思主义等主要轴线的思考,呈现出俄国思想家对西方思想的接受和驳斥的过程,也有助于建构整个欧洲思想史的发展语境。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译者前言
- 英文版序
- 波兰文原版序
- 第一章 启蒙主义思想潮流
- 第一节 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启蒙哲学
- 第二节 俄国启蒙哲学的兴起
- 第三节 尼古拉·诺维科夫与共济会
- 第四节 贵族反对派
- 第二章 俄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亚历山大·拉季舍夫
- 第一节 拉季舍夫生平
- 第二节 拉季舍夫的社会哲学
- 第三节 拉季舍夫的伦理观和教育观
- 第四节 激进的改革抑或革命?
- 第五节 论不朽
- 第三章 贵族保守派与贵族革命派
- 第一节 尼古拉·卡拉姆津
- 第二节 十二月党人
- 第四章 19世纪初的反启蒙主义思潮
- 第一节 神秘主义
- 第二节 爱智派与俄国的谢林主义
- 第五章 彼得·恰达耶夫
- 第一节 恰达耶夫的形而上学与历史哲学
- 第二节 俄国的过去和未来
- 第三节 恰达耶夫在俄国思想史中的地位
- 第六章 斯拉夫派
- 第一节 斯拉夫派的历史哲学与社会理想
- 第二节 “完整个性”概念与“哲学中的新原则”
- 第三节 斯拉夫派的教会学
- 第四节 作为保守乌托邦主义的斯拉夫主义
- 第五节 斯拉夫派的瓦解
- 第七章 俄国的黑格尔主义者:从“与现实和解”到“行动哲学”
- 第一节 尼古拉·斯坦凯维奇
- 第二节 米哈伊尔·巴枯宁
- 第三节 维萨里昂·别林斯基
- 第四节 亚历山大·赫尔岑
- 第八章 别林斯基与西方主义诸类型
- 第一节 别林斯基的西方主义
- 第二节 自由西方派
- 第九章 彼得拉舍夫斯基派
- 第一节 彼得拉舍夫斯基派的社会政治思想
- 第二节 彼得拉舍夫斯基派的哲学思想
- 第十章 “俄国式社会主义”之起源
- 第一节 赫尔岑的观点之演进
- 第二节 尼古拉·奥加廖夫
- 第十一章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与1860年代“启蒙者”
- 第一节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唯物主义
- 第二节 尼古拉·杜勃罗留波夫与“多余人”之争
- 第三节 德米特里·皮萨列夫与“虚无主义”
- 第四节 对“启蒙者”的批判:阿波罗·格里高利耶夫与尼古拉·斯特拉霍夫
- 第十二章 民粹派的意识形态
- 导论
- 第一节 自“到民间去”至“民意党”
- 第二节 彼得·拉夫罗夫
- 第三节 彼得·特卡乔夫
- 第四节 尼古拉·米哈伊洛夫斯基
- 第十三章 无政府主义
- 第一节 米哈伊尔·巴枯宁
- 第二节 彼得·克鲁泡特金
- 第十四章 改革后的保守意识形态
- 第一节 尼古拉·达尼列夫斯基
- 第二节 康斯坦丁·波别多诺斯采夫
- 第三节 康斯坦丁·列昂季耶夫
- 第十五章 两位先知作家
- 第一节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 第二节 列夫·托尔斯泰
- 第三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一种比较
- 第十六章 实证主义诸类型
- 导论
- 第一节 教条实证主义:格里高利·维卢博夫
- 第二节 批判实证主义:弗拉基米尔·列谢维奇
- 第三节 实证主义与心理学
- 第四节 实证主义与社会学
- 第十七章 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 第一节 索洛维约夫的宗教哲学
- 第二节 阿列克谢·科兹洛夫与泛灵论
- 第三节 鲍里斯·奇切林与19世纪下半叶的黑格尔主义者
- 第十八章 从民粹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 导论
- 第一节 在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
-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与“理性现实”
- 第三节 普列汉诺夫的文学批评与美学
- 第四节 合法民粹主义
- 第五节 合法马克思主义
- 第六节 列宁的早期著作
- 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