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看两百年前欧洲人如何“颂华”。

内容简介

中西方大规模的接触和交往是从十九世纪开始的,西风东渐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鲜为人知的是,在这西风东渐之前,有一股强劲的东风西渐。欧洲于十八世纪曾掀起长达百年的“中国热”,把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乃至市井细民全都卷入其中,不少欧洲人如痴如醉地欣赏和赞美中国文化,将中国看作是世界上理想的国度。

思想家们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商品的西去和传教士的东来,固然为欧洲的“中国热”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应该承认,这些条件并不是中国人为他们送上门去的,而是欧洲人自己主动创造的。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它是中西文化的一次大规模接触和交流,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堪称空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代序 “热”与主动创造
  • 第一章 沟通东西的媒介
  • 一、输入欧洲的中国商品
  • 二、东来的欧洲传教士
  • 三、旅欧中国人
  • 第二章 传教士与中国文化的西传
  • 一、沟通中西的桥梁
  • 二、“礼仪之争”
  • 三、传教士与欧洲学者
  • 第三章 欧洲“中国热”盛况
  • 一、记述中国的著作
  • 二、中国古代经籍的西译
  • 三、“中国热”面面观
  • 四、中国在18世纪欧洲的形象
  • 第四章 中国文化与欧洲思想
  • 一、欧洲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赞颂
  • 二、欧洲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批判
  • 三、中国文化对欧洲思想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热”降温及其原因
  • 一、在华传教事业衰落
  • 二、公众的兴趣转移
  • 三、中国形象改变
  • 四、欧洲思潮发展
  • 五、无知与偏见
  • 结束语 “中国神话”论辨析
  • 参考文献
  • 再版后记
  • 三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