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看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内容简介

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是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其他传统哲学的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它颠覆了建立在“永恒时空”基础上的观点,建立了以“辩证时空”为基础的全新世界观和历史观。

在马克思辩证时空理论中,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时间和空间都成为一种商品,可以被买卖和交换。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革命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被割裂和分散。如何消弭社会和人类面对的“时空解构性”存在主义危机?这就需要深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义,从中汲取积极充沛的力量。

当下学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理解尚有误区和不足,本书旨在追本溯源,全面地廓清马克思辩证时空理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一、马克思的辩证时空理论研究综述
  •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基本框架
  •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唯物主义时间观的初步建立
  • 一、“永恒时间”的统治
  • 二、青年马克思对“永恒”时间观的批判
  • 三、马克思对“永恒”时间观批判的意义
  • 第二章 劳动时间:从微观尺度看时间
  • 一、劳动时间的节省与异化
  • 二、对异化时间的批判和扬弃
  • 三、唯物主义时间观的进一步具体化
  • 第三章 历史时间: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时间叙事
  • 一、历史唯物主义之前的历史哲学对历史的认识
  • 二、对历史时间的新理解
  • 三、马克思新历史观的主要内涵及其哲学意义
  • 第四章 辩证时间:马克思对时间概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
  • 一、传统哲学的时间概念及其局限
  • 二、马克思的时间概念
  • 三、辩证时间的哲学意义
  • 第五章 自由时间:劳动时间和人的解放
  • 一、抽象劳动与抽象时间
  • 二、自由时间的创造以劳动时间为基础
  • 三、从被束缚的时间到自由时间
  • 四、时间的节约和自由王国
  • 第六章 青年马克思的空间观
  • 一、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时期对空间的理解
  • 二、马克思对社会性空间的关注和初步分析
  • 三、马克思对社会性空间的进一步探索
  • 第七章 新空间观的初步建立
  • 一、新空间观建构的前奏
  • 二、新空间观的内涵
  • 三、新空间观建立的哲学意义
  • 第八章 马克思唯物主义空间观的基本完成
  • 一、资本主义空间
  • 二、空间变迁的内在本质和内在矛盾
  • 三、塑造新空间的主导力量
  • 四、共产主义:一种希望的新空间
  • 第九章 辩证空间:马克思对空间理解的进一步深化
  • 一、对空间理解的方法论提升
  • 二、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及其矛盾
  • 三、对资本主义空间异化批判的深化
  • 第十章 空间解放:资本主义空间向共产主义空间的过渡
  • 一、资本主义空间最本质的内核是生产关系
  • 二、资本主义空间批判是空间解放的前提
  • 三、革命性实践是从资本主义空间向共产主义空间过渡的必由之路
  •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时空转换的内涵
  • 一、时空转换的本质:劳动和资本在时空转换中的作用
  • 二、资本主义时空转换的障碍
  • 三、时空转换的哲学意义
  • 第十二章 时空转换的枢纽、动力和方向
  • 一、时空转换的枢纽
  • 二、时空转换的动力
  • 三、时空转换的方向
  • 第十三章 反思与批评性回应——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
  • 一、剩余时间:阿甘本时间观批判
  • 二、本真时间:海德格尔时间观批判
  • 三、实践概念:伽达默尔和马克思
  • 结语 马克思的存在概念与存在论的革命
  • 一、传统哲学理解的存在概念及其局限
  • 二、真实的存在:马克思如何理解存在概念
  • 三、马克思的存在概念之内涵及其哲学变革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文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以人文教育、人物传记、宗教文化、统战文化等为主要产品线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