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新讲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功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社会学和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提出了“私人贸易”的概念,分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组织模式,并对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和法国等国的跨国贸易公司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探讨贸易网络动态、决策过程以及港口和组织背景,本书证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什么是欧洲和亚洲之间贸易扩张的主导力量,她还揭示了18-19世纪,英国为什么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以及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关系如何发生转变。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导论
  • 商业上的崛起
  • 对英国东印度公司之成功的另一种解释
  • 国内境况
  • 战争与海权
  • 保护的成本
  • 关于私人贸易的理论
  • 理论框架
  • 既不是垄断,也不是自由贸易
  • 分析社会学与东印度公司的历史
  • 社交网络和分析社会学
  • 分析和比较的历史社会学
  • 第二章 商人资本主义与大转型
  • 工业革命
  • 欠发达
  • 国家能力
  • 经济学理论
  • 合伙行为的新模式
  • 结论
  • 第三章 欧洲与东印度群岛的贸易
  • 英国的东印度群岛贸易
  • 英国人在东方的私人贸易
  • 私人贸易特权的扩大
  • 当代人以及英国东印度公司本身对于私人贸易的看法
  • 雇员私人贸易时代的结束
  • 葡属印度
  • 荷兰东印度公司
  • 其他规模更小的公司
  • 结论
  • 第四章 社交网络与“东印度人”
  • 信息
  • 船舶、船长与决策
  • 数据
  • 分析
  • 自变量
  • 控制变量
  • 结果
  • 对贸易的影响
  • 结论
  • 第五章 权力下放、贪污腐败和市场结构
  • 我是如何学会停止焦虑、爱上“搭便车”的
  • 引导贸易网络
  • 随时间变化的网络结构
  • 微观进程
  • 结论
  • 第六章 东方的港口
  • 东印度
  • 港口
  • 马德拉斯:市场社会型
  • 万丹:开放城市型
  • 圣奥古斯丁湾:受管制互惠型
  • 广州:受管制市场
  • 拜蒂克洛:皇家垄断型
  • 新几内亚:无管制互惠型
  • 果阿:葡萄牙殖民地
  • 巴达维亚:荷兰殖民地
  • 结论
  • 第七章 东方的制度与英国的贸易
  • 东印度群岛简介
  • 接触频率
  • 贸易对象
  • 社会组织和去中心化的贸易
  • 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其他公司
  • 欧洲人的战场?
  •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
  • 历史、网络和分析社会学
  • 背景
  • 权力去中心化与历史
  • 微观—宏观连结与历史变迁
  • 附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