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用户推荐指数
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804千字
字数
2021-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集大成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兴良教授于201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兴良刑法学”系列丛书的续编。
《刑法研究》分为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
各卷按照刑法学体系的内在逻辑,按照一定的专题连续编排,共分为四编:刑法绪论、刑法理论、刑法总论和刑法各论。
因此,《刑法研究》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全方位地呈现了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成果。
目录
- 刑法研究(第一卷)刑法绪论 Ⅰ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刑法研究》序言
- 第一编 刑法绪论
- 一、 刑法理念
- 法律多元:理念、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尤其从刑事角度的思考
- 刑法的人性基础
- 刑法的价值构造
- 刑法价值序说
- 刑法公正论
- 刑事立法公正论
- 刑事司法公正论
- 刑法人道论
- 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
- 刑法谦抑的法理考察
- 刑法机能二元论
- 刑法机能的展开
- 刑法机能的话语转换——刑法目的论的一种探讨路径
- 论人权及其刑法保障
- 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及其理论基础
- “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
- 风险刑法理论的法教义学批判
- 当代中国的刑法理念
- 面向21世纪的刑事司法理念
- 二、 刑事法治
- 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
-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理念、规范、体制之考察
- 中国刑事司法的考察——以刘涌案和佘祥林案为标本
- 刑事程序的宪政基础
- 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
- 限权与分权: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警察权
- 从“法官之上的法官”到“法官之前的法官”——刑事法治视野中的检察权
- 为辩护权辩护: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辩护权
- 刑法定罪思维模式的评析与司法解释创制方式的反思——以窨井盖司法解释为视角
- 刑法研究(第二卷)刑法绪论 Ⅱ
- 版权信息
- 二、 刑事法治(续)
- 独立而中立: 刑事法治视野中的审判权
- 一
- 二
- 三
- 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以刑事法治为视角
- 一
- 二
- 三
- 劳动教养之权力归属分析
- 劳动教养制度: 一个文本的研究
- 劳动教养: 根据国际人权公约之分析
- 一、价值目标上的冲突
- 二、实体规定上的不合理性
- 三、程序设置上的不正当性
- 社区矫正的理念与法律渊源
- 当代中国社会的罪与罚
- 一、如何看待转型时期的犯罪现象
- 二、应该采取怎样的一种刑事政策
- 三、如何防范冤假错案
- 法官职业化: 根据与标志
- 一、法官职业化的界定
- 二、法官职业化的根据
- 三、法官职业化的标志
-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
- 一
- 二
- 无冤: 司法的最高境界
- 一、赵作海冤案反思:刑讯逼供结恶果
- 二、佘祥林冤案反思:政法委不当协调出错案
- 三、于英生冤案反思:有罪推定陷歧途
- 四、张氏叔侄冤案反思:留有余地判决埋祸根
- 一份疑罪从无的判决书: 分析与评论
- 一、疑罪从无:旧题新话
- 二、陈传钧案“疑”在何处?
- 三、值得称道的“本院认为”说理
- 三、 刑事政策
- 刑事法治视野中的刑事政策
- 一
- 二
- 三
- 四
- 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及其限度
- 一、刑法的刑事政策化的概念界定
- 二、刑法刑事政策化的现实描述
- 三、刑法刑事政策化的理性反思
- 刑事一体化: 刑事政策与研究方法视角的思考
- 一、作为一种刑事政策思想的刑事一体化
- 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刑事一体化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
- 一、从“严打”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反思与调整
-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界定与阐述
-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念与实现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罚规制
- “严打”利弊之议
- 四、 刑法立法
- 立法理念论
- 一、法本源论
- 二、法本体论
- 三、法认识论
- 立法、司法与学术——中国刑法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 一、立法篇
- 二、司法篇
- 三、学术篇
- 回顾与展望: 中国刑法立法四十年
- 一、刑法立法的进程启动
- 二、1979年《刑法》:急就章
- 三、1979年《刑法》的修改补充:24个单行刑法
- 四、1997年《刑法》:十年磨一剑
- 五、1997年《刑法》的修改补充:10个刑法修正案
- 六、结语
- 我国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的反思
- 一、刑事立法的粗疏与细密
- 二、刑事立法的超前与滞后
- 从政治刑法到市民刑法——二元社会建构中的刑法修改
- 一、社会的形态及特征
- 二、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立
- 三、社会形态与刑法的相关考察
- 四、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刑法走向
- 刑法修改的双重使命: 价值转换与体例调整
- 一、刑法修改中的价值转换
- 二、刑法修改中的体例调整
- 刑法修改的理论思考
- 一、刑法改革的基本思路
- 二、刑事干预的理论基础
- 三、修改刑法与关系法规的处理
- 刑法修改的理性思考
- 一、刑法修改的指导思想
- 二、完善刑事立法,实现刑法机能
- 三、正当防卫的立法界定
- 四、一部更具操作性的刑法
- 困惑中的超越与超越中的困惑——从价值观念角度和立法技术层面的思考
- 一、刑法机能的适度调整
- 二、刑事控制的现实转化
- 三、刑法立场的客观取向
- 一、立法技术的观念更新
- 二、刑法体系的逻辑构造
- 三、刑法条文的规范设计
- 四、刑法术语的严谨表达
- 新旧刑法比较研究
- 一、刑法的发展完善
- 二、修订前后的刑法:宏观比较
- 三、修订前后的刑法:总则比较
- 四、修订前后的刑法:分则比较
- 五、刑法的未来走向
- 《刑法修正案(九)》的解读与评论
- 一、《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总则的修订
- 二、《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分则的修订
- 刑法研究(第三卷)刑法绪论 Ⅲ
- 版权信息
- 四、 刑法立法(续)
- 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方式考察
- 犯罪范围的扩张与刑罚结构的调整——《刑法修正案(九)》述评
- 内地与香港之间刑事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
- 五、 刑法原则
- 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 论我国刑法的发展完善——关于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思考
- 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
- 罪刑法定的本土转换
- 罪刑法定主义的逻辑展开
- 入罪与出罪: 罪刑法定司法化的双重考察
- 罪刑法定的司法适用
- 刑法的明确性问题——以《刑法》第225条第4项为例的分析
- 罪刑均衡的理论建构
- 罪刑均衡的价值蕴含
- 罪刑均衡的中国命运
- 罪刑均衡的立法确认
- 罪刑均衡的司法体认
- 类推适用论
- 法律解释的基本理念
- 法的解释与解释的法
- 刑法司法解释的限度——兼论司法法之存在及其合理性
- 司法解释功过之议
- 相似与区分: 刑法用语的解释学分析
- 六、 刑法人物
- 基因的奴隶: 龙勃罗梭
- 刀好截秋光: 储槐植教授学术印象
- 老眼空四海: 马克昌教授学术印象
- 山色不言语: 王作富教授学术印象
- 耶赛克教授与中国刑法学
- 悼念西田典之教授
- 外国刑法学者的开拓者何鹏的治学之路
- 怀念周振想教授
- 我所认识的邱兴隆: 其人、其事与其书
- 陈兴良: 一个刑法学人的心路历程
- 七、 刑法随笔
- 呼唤法学研究的主体意识
- 法学家的使命——刑法的更迭与理论更新
- 法律在别处
- 始于综述的刑法学术之路——师从高铭暄教授研究刑法的个人经历
- 法官的护法使命
- 缅怀片面
- 为刑法学写史
- 论文写作: 一个写作者的讲述
- 法律图书的历史演变——以个人感受为线索
- 司法的逻辑与个案的公正
- 法系与推理
- 死刑存废的艰难抉择
- 论律师职业的定性
- 刑法研究(第四卷)刑法理论 Ⅰ
- 版权信息
- 第二编 刑法理论
- 一、 刑法哲学
- 论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和范畴体系
- 刑法哲学研究论纲
- 罪刑关系论
- 部门法理学之提倡
- 部门法学哲理化及其刑法思考
- 刑法法理的三重境界
- 法治国的刑法文化
- 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对刑法正当性的追问
- 论意志自由及其刑法意义
- 论人身危险性及其刑法意义
- 论生产力标准及其刑法意义
- 二、 刑法教义学
- 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 刑法教义学的发展脉络——纪念1997年刑法颁布二十周年
- 注释刑法学经由刑法哲学抵达教义刑法学
- 刑法知识的教义学化
- 刑法教义学的逻辑方法:形式逻辑与实体逻辑
- 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关系:从李斯特鸿沟到罗克辛贯通——中国语境下的展开
- 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刑法方法论之一
- 体系性思考与问题性思考——刑法方法论之二
- 类型性的思考与个别性的思考——刑法方法论之三
- 三、 刑法知识论
- 刑法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 20世纪90年代刑法学的理论走向
- 挑战与机遇:面对市场经济的刑法学研究
- 中国刑法学研究40年(1978—2018年)
- 刑法理论的前景展望
- 刑法理论的世纪展望
- 法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考察——尤其以刑法学为视角
- 转型与变革:刑法学的一种知识论的考察
- 刑法研究(第五卷)刑法理论 Ⅱ
- 版权信息
- 《刑法研究》出版说明
- 三、 刑法知识论(续)
- 刑法学: 向死而生
- 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
- 社会危害性理论: 一个反思性检讨
- 社会危害性理论: 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
- 违法性理论: 一个反思性检讨
-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价值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清理
- 形式与实质的关系: 刑法学的反思性检讨
- 形式解释论的再宣示
- 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 事实与理念之展开
- 刑法知识的转型与刑法理论的演进
- 评行为功利主义刑法观
- 四要件: 没有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
- 人格刑法学: 以犯罪论体系为视野的分析
- 行为科学视野中的刑法学
- 犯罪价值论
- 刑罚存在论
- 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
-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原因
-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
- 群体犯罪学的理论框架——行为科学在犯罪学中的运用
- 论行为科学在犯罪预防中的运用
- 四、 判例刑法学
- 判例教学法: 以法系为背景的研究
- 论判例刑法学的方法论特征
- 案例指导制度的法理考察
- 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考察
-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考察
- 刑法指导案例裁判要点功能研究
- 刑法研究(第六卷)刑法总论 Ⅰ
- 版权信息
- 第三编 刑法总论
- 一、 犯罪概论
- 犯罪概念之比较及其意义
- 犯罪:规范与事实的双重视角及其分野
- 犯罪概念的形式化与实质化辨证
- 刑事法治视野中的犯罪问题
- 犯罪范围的合理定义
- 犯罪认定论
- 定罪之研究
- 但书规定的法理考察
- 但书规定的规范考察
- 对68起无罪案件的实证分析
- 法定犯的性质和界定
- 二、 犯罪论体系
- 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
- 犯罪论体系:比较、阐述与讨论
- 犯罪构成:法与理的紧张关系
- 犯罪构成论:从四要件到三阶层——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犯罪主体的消解——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犯罪客体的去魅——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论犯罪构成要件的位阶关系
- 犯罪论体系的位阶性研究
- 犯罪论体系的去苏俄化
- 转型中的中国犯罪论体系
- 刑法阶层理论:三阶层与四要件的对比性考察
- 对话:刑法阶层理论的中国司法前景
- 论我国刑法中的情节加重犯
- 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罪量要素——立足于中国刑法的探讨
- 三、 构成要件
- 构成要件的理论考察
- 构成要件:犯罪论体系核心概念的反拨与再造
- 刑法研究(第七卷)刑法总论 Ⅱ
- 版权信息
- 三、 构成要件(续)
- 构成要件论: 从贝林到特拉伊宁
- 一、贝林:构成要件论的基调奠定
- 二、特拉伊宁:构成要件论的结构变异
- 三、中国:构成要件论的模型还原
- 论身份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
- 一
- 二
- 三
- “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
- 一
- 二
- 三
- 四
- 论客观危害中的行为事实
- 一
- 二
- 三
- 四
- 刑法行为论的体系性构造
- 一、行为论概述
- 二、行为的理论
- 三、行为的构造
- 他行为能力问题研究
- 一、他行为能力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价值
- 二、他行为能力与意志自由
- 三、他行为能力与不可抗力
- 四、他行为能力与紧急避险
- 五、他行为能力与期待可能性
- 结论
- 行为论的正本清源——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一
- 二
- 三
- 四
- 犯罪不作为研究
- 一、不作为的行为性
- 二、不作为的作为义务
- 三、不作为的类型
- 论不作为犯罪之作为义务
- 一、不作为犯罪之作为义务的地位
- 二、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的性质
- 三、不作为犯罪之作为义务的来源
- 四、宋福祥案之作为义务的评析
- 作为义务: 从形式的义务论到实质的义务论
- 一、作为义务的体系性地位
- 二、形式的作为义务论
- 三、实质的作为义务论
- 不作为犯论的生成
- 一、不作为犯论的学说深化
- 二、从形式的作为义务论到实质的作为义务论
- 三、不作为犯论的司法认知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一
- 二
- 三
- 刑法因果关系: 从哲学回归刑法学——一个学说史的考察
- 一、苏俄哲学化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及其对中国的至深影响
- 二、中国刑法理论独立研究因果关系的探索焦点
- 三、我国刑法知识转型的一个缩影: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转变
- 四、因果关系理论的发展就是一个客观归责理论得到认可的过程
- 从归因到归责: 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 一、客观归责理论的学说史
-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三、客观归责理论的借鉴意义
- 四、结语
- 客观归责的体系性地位
- 一
- 二
- 三
- 目的犯的法理探究
- 一
- 二
- 三
- 刑法分则规定之明知: 以表现犯为解释进路
- 一、刑法分则规定的明知:界定与描述
- 二、德日刑法学中的表现犯:概念与性质
- 三、我国刑法学中的表现犯:借鉴与争议
- 四、刑法分则规定的明知:分析与认定
- 四、 违法性
- 违法性的中国语境
- 一、德国刑法中的违法性要件
- 二、我国刑法中的违法性近似概念
- 三、分析与评论
- 违法性论的重塑——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一
- 二
- 三
- 四
- 正当化事由研究
- 一、正当化事由的概念
- 二、正当化事由的根据
- 三、正当化事由的分类
- 四、正当化事由的形式Ⅰ:防卫权
- 五、正当化事由的形式Ⅱ:避险权
- 四要件犯罪构成的结构性缺失及其颠覆——从正当行为切入的学术史考察
- 一
- 二
- 三
- 四
- 正当防卫制度的变迁: 从1979年刑法到1997年刑法——以个案为线索的分析
- 一、1979年刑法:防卫权的初现与“严打”的阴影
- 二、正当防卫的修订:司法的偏差与立法的纠正
- 三、1997年刑法:司法的偏差与立法的偏差
- 正当防卫的司法偏差及其纠正
- 一、正当防卫司法认定的偏差
- 二、正当防卫司法理念的更新
- 三、正当防卫司法规则的形塑
- 正当防卫: 指导性案例以及研析
- 一
- 二
- 三
- 论无过当之防卫
- 一、无过当之防卫的概念
- 二、无过当之防卫的适用
- 无过当之防卫: 以指导性案例为线索的分析
- 一、叶永朝故意杀人案:无过当防卫之“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界定
- 二、李小龙等故意伤害案:无过当防卫之“行凶”的理解
- 三、吴金艳故意伤害案:无过当防卫之“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认定
- 结语
- 刑法研究(第八卷)刑法总论 Ⅲ
- 版权信息
- 四、 违法性(续)
- 聚众斗殴抑或正当防卫: 案件定性与界限区分——对常熟聚众斗殴案的评论
- 张磊职务正当防卫过当案的定罪与量刑
- 一、本案事实认定和证据分析
- 二、本案定性意见及理由
- 三、本案量刑意见及理由
- 四、法理评判
- 互殴与防卫的界限
- 一、“姜方平故意伤害案”:基于斗殴意图的反击行为,不能被认定为防卫
- 二、“周巧瑜故意伤害案”:对不法侵害即时进行的反击行为,不能被认定为互殴
- 三、“常熟市何强、曾勇等人聚众斗殴案”:具有积极的加害意思的反击行为,应当被认定为互殴
- 四、“胡咏平故意伤害案”:预先准备工具的反击行为,不能被否定防卫性
- 五、结论
- 正当防卫如何才能避免沦为僵尸条款——以于欢故意伤害案一审判决为例的刑法教义学分析
- 一、一审判决
- 二、案件事实
- 三、性质判断
- 四、反思与检讨
- 五、结语:针对二审判决的评论
- 赵宇正当防卫案的法理评析
- 一、基本案情
- 二、诉讼过程
- 三、评论意见
- 防卫过当的司法认定——唐雪故意伤害案的法理分析
- 一、行为是否过当
- 二、结果是否过当
- 紧急避险的法理分析
- 五、 有责性
- 罪责序说
- 一
- 二
- 三
- 从刑事责任理论到责任主义——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责任论的法理构造
- 一
- 二
- 三
- 四
- 刑法中的责任: 以非难可能性为中心的考察
- 一、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责任的本质特征:非难可能性
- 三、责任的规范构造:智识性要素与意愿性要素
- 四、结语
- 主观恶性论
- 一
- 二
- 三
- 四
- 论主观恶性中的心理事实
- 一
- 二
- 三
- 四
- 论主观恶性的规范评价
- 一
- 二
- 三
- 四
- 刑事责任能力研究
- 一
- 二
- 三
- 论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
- 一
- 二
- 故意责任论
- 上篇:故意的心理构造
- 下篇:故意的规范构造
- 刑法中的故意及其构造
- 一
- 二
- 三
- 过失责任论
- 上篇:过失的心理构造
- 下篇:过失的规范构造
- 过失犯论的法理展开
- 一、苏俄过失论的引入
- 二、德日过失论的话语转换
- 三、过失犯论的晚近发展
- 过失犯的危险犯: 以中德立法比较为视角
- 一、《德国刑法典》中过失危险犯规定的探析
- 二、我国刑法是否存在过失危险犯的辨析
- 三、对过失危险犯的法理考察
- 过失犯的规范构造: 以朱平书等危险物品肇事案为线索
- 一、过失犯的性质:从存在论到规范论
- 二、过失犯的位阶:从责任要素到构成要件要素
- 三、过失犯的特征:从结果预见可能性到结果回避可能性
- 四、结语
- 纯正的过失犯与不纯正的过失犯: 立法比较与学理探究
- 一、分类概述
- 二、立法描述
- 三、法理分析
- 阶层理论在过失犯认定中的司法适用
- 一、三阶层的过失犯论
- 二、四要件的过失犯论
- 三、过失犯的阶层判断
- 四、过失犯的司法认定
- 违法性认识研究
- 一、违法性认识的立法考察
- 二、违法性认识的学理分析
- 三、违法性认识的内容辨析
- 违法性认识: 中国刑法语境下的探讨
- 一、违法性认识不要说的反思
- 二、违法性认识必要说的论证
- 三、违法性认识内容的认定
- 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
- 一、期待可能性的学说史
- 二、期待可能性的理论考察
- 三、期待可能性的适用范围
- 期待可能性的体系性地位——以罪责构造的变动为线索的考察
- 一
- 二
- 三
- 论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及其两者关系
- 一
- 二
- 三
- “应当知道”的刑法界说
- 论无罪过事件的体系性地位
- 一、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
- 二、各国对行为的不同理解
- 三、从刑法理论上区分二者
- 六、 未完成罪
-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一、未遂犯论:民国学说的废弃与苏俄理论的引入
- 二、主、客观统一的未遂犯论的本土展开
- 三、德、日未遂犯论的传播
- 四、未遂犯论的话语转换
- 五、以不能犯为例:通说的颠覆
- 未完成罪研究
- 一
- 二
- 三
- 不能犯与未遂犯——一个比较法的分析
- 一、德、日:不能犯理论从客观说到主观说的历史叙事
- 二、我国台湾地区:“修法”前后对不能犯的学说抉择
- 三、我国大陆:从苏俄化到德日化的不能犯理论嬗变
- 四、结论
- 刑法研究(第九卷)刑法总论 Ⅳ
- 版权信息
- 七、 共同犯罪
- 共同犯罪的法理分析
- 一、共同犯罪概述
- 二、正犯
- 三、共犯
- 走向共犯的教义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一、共同犯罪立法的溯源
- 二、正犯与共犯的区分
- 三、共犯二重性说的衰败
- 四、共犯从属性说的接受
- 五、共犯处罚论的引入
- 六、单一正犯体系的兴起
- 从对合共犯论到阶层共犯论
- 一、三阶层的共犯论
- 二、四要件的共犯论
- 三、共犯理论的阶层构造
- 论犯罪的对合关系
- 一、彼此俱罪的对合关系
- 二、非彼此俱罪的对合关系
- 论共同犯罪的性质与构成
- 一
- 二
- 论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
- 一
- 二
- 三
- 论我国刑法中的间接正犯
- 一、间接正犯的概念及形式
- 二、间接正犯的刑罚
- 间接正犯: 以中国的立法与司法为视角
- 一、引言:从一个基层法院的案例开始
- 二、间接正犯的概念
- 三、间接正犯的性质
- 四、间接正犯的形式
- 五、间接正犯的认定
- 六、结语:以一个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例结束
- 论身份在共同犯罪定罪量刑中的意义
- 一
- 二
- 论身份与共犯
- 一、身份的概念
- 二、共犯的定罪与身份
- 三、共犯的量刑与身份
- 身份犯之共犯: 以比较法为视角的考察
- 一
- 二
- 三
- 论我国刑法中的片面共犯
- 论我国刑法中的共同正犯
- 一
- 二
- 三
- 论我国刑法中的连累犯
- 一
- 二
- 论我国刑法中的实行过限
- 一、共同实行犯与实行过限
- 二、组织犯与实行过限
- 三、教唆犯与实行过限
- 四、帮助犯与实行过限
- 共同犯罪人分类的比较研究
- 一
- 二
- 三
- 从犯如何比照主犯处罚之我见
- 论胁从犯
- 一
- 二
- 三
- 论教唆犯的未遂
- 设定性教唆: 一种教唆类型的证成
- 一、设定性教唆的特征
- 二、设定性教唆与其他教唆类型的区分
- 三、设定性教唆的处罚
- 晚近刑事立法中的共同犯罪现象及其评释
- 一
- 二
- 三
- 四
- 历史的误读与逻辑的误导——评关于共同犯罪的修订
- 一、共犯观念:比较与建构
- 二、共犯分类:该改而不改
- 三、主犯处罚:不该改而改
- 共同正犯: 承继性与重合性——高海明绑架、郭永杭非法拘禁案的法理分析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罪名分析
- 三、共犯关系:承继性
- 四、共犯关系:重合性
- 五、结语
- 八、 单位犯罪
- 法人犯罪的法理分析
- 一
- 二
- 三
- 单位犯罪: 以规范为视野的分析
- 一、单位犯罪概述
- 二、单位犯罪的定罪
- 三、单位犯罪的处罚
- 论法人共同犯罪
- 一
- 二
- 三
- 九、 竞合论
- 罪数形态序说
- 一、罪数标准
- 二、罪数的判断
- 三、罪数的分类
- 禁止重复评价研究
- 一
- 二
- 三
- 四
- 法条竞合初探
- 一、法条竞合的理论界定
- 二、法条竞合的立法方式
- 三、法条竞合的司法适用
- 刑法竞合论
- 一、对罪数论框架的考察
- 二、法条竞合
- 三、想象竞合
- 四、实质竞合
- 从罪数论到竞合论——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一
- 二
- 三
- 法条竞合的学术演进——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一
- 二
- 三
- 四
- 对两个司法解释的理论探究——兼论法条的从重选择
- 一
- 二
- 三
- 转化犯与包容犯: 两种立法例之比较
- 一、转化犯之界定
- 二、包容犯之界定
- 三、转化犯与包容犯之比较
- 晚近刑事立法中的法条竞合及其评释
- 一
- 二
- 三
- 论共同犯罪与一罪数罪
- 一、共同实行犯与一罪数罪
- 二、教唆犯与一罪数罪
- 三、帮助犯与一罪数罪
- 刑法研究(第十卷)刑法总论 Ⅴ
- 版权信息
- 十、 刑罚概论
- 论刑罚权及其限制
- 一
- 三
- 四
- 刑罚目的二元论
- 一
- 二
- 三
- 四
- 刑罚目的新论
- 一、刑罚的报应目的
- 二、刑罚的预防目的
- 三、刑罚目的二元论
- 一般预防论
- 一
- 二
- 三
- 四
- 从威吓到忠诚: 一般预防的话语转换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结构调整
- 一
- 二
- 三
- 刑罚改革论纲
- 一、刑事政策的适当调整
- 二、刑罚结构的合理设置
- 三、刑罚轻缓的理性期待
- 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
- 一、从法理上区分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
- 二、从立法上正确处理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
- 三、从司法上正确处理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
- 刑事矫正论
- 罪犯处遇的法理分析
- 一、罪犯处遇的历史演进
- 二、罪犯处遇的模式考察
- 罪犯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
- 一、对于重刑犯和轻刑犯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改造措施
- 二、罪犯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实践探索
- 三、关于罪犯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的思考
- 十一、 刑罚体系
- 刑种设置的法理分析
- 一、刑种设置的历史演进
- 二、刑种设置的结构调整
- 死刑存废与人权保障
- 一
- 二
- 三
- 四
- 死刑存废之应然与实然
- 关于死刑的通信
- 一、引言
- 二、来信
- 三、回信
- 中国死刑的当代命运
- 一
- 二
- 三
- 四
- 死刑适用论
- 一、联合国关于死刑适用的准则
- 二、中国刑法中的死刑适用
- 三、死刑的复核程序
- 经济犯罪死刑废除论
- 一、死刑反映了比较强烈的等价观念
- 二、死刑的适用对象与刑法的锋芒指向不能混为一谈
- 三、死刑不是预防经济犯罪的灵丹妙药
- 四、废除经济犯罪死刑是可行的
- 五、各国刑事立法例可资参考
- 死刑政策之法理解读
- 一、死刑政策的演变
- 二、坚持少杀政策的阐述
- 三、防止错杀政策的阐述
- 死刑罪名废除争议: 观察与评论
- 一、死刑罪名减少之难
- 二、减少死刑罪名难在哪
- 三、废除死刑罪名应当注意的问题
- 减少死刑的立法路线图
- 一、死刑的立法限制与司法限制的适当分工
- 二、备而不用的死刑罪名的立法废除
- 三、偶尔适用的死刑罪名的立法废除
- 四、死刑废除立法进程的法理思考
- 死刑限制论的一个切入——以故意杀人罪为线索的展开
- 一、问题的提出:由一个死刑案件谈起
- 二、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 三、被害人过错与量刑情节
- 四、故意杀人罪与死刑
- 五、本文的三点结论
- 从“枪下留人”到“法下留人”——董伟死刑案引发的法理思考
- 一、引子
- 二、死刑:实体法的考察
- 三、死刑:程序法的考察
- 死刑适用的司法控制——以首批刑事指导案例为视角
- 一、死刑适用条件的司法考察
- 二、限制减刑制度的司法裁量
- 三、最高人民法院在控制死刑中的作用
- 忻元龙绑架案: 死刑案件的证据认定——高检指导性案例的个案研究
- 一、忻元龙绑架案的官方文本
- 二、死刑案件证据标准的考察
- 三、留有余地的死缓判决的反思
- 受雇佣为他人运输毒品犯罪的死刑裁量研究——死囚来信引发的思考
- 一、死囚李倬才来信
- 二、唐友珍运输毒品案的对比
- 三、马俊海案的进一步对比
- 四、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之论证
- 五、死囚李倬才的命运
- 财产刑比较研究
- 一、罚金刑的比较研究
- 二、没收财产的比较研究
- 资格刑比较研究
- 一
- 二
- 十二、 刑罚适用
- 论量刑情节
-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
- 二、量刑情节的特征
- 三、量刑情节的地位
- 四、量刑情节的功能
- 五、量刑情节的范围
- 自首制度的法理分析
- 一、自首的概念
- 二、一般自首的条件
- 三、特殊自首的条件
- 四、自首的认定
- 五、自首犯的处罚
- 减刑适用论
- 一、减刑的对象条件
- 二、减刑的实质条件
- 三、减刑的限度条件
- 论我国刑法中的刑罚执行
- 一
- 二
- 三
- 刑法研究(第十一卷)刑法各论 Ⅰ
- 版权信息
- 一、 概述
- 刑法各论的理论建构
- 一、刑法分则的形成
- 二、刑法分则的体系
- 三、刑法分则的内容
- 修订后的刑法之罪名分析
- 一、罪名个数
- 二、罪名概括
- 武装掩护走私之为独立罪名论
- 刑法附则论
- 一、刑法附则概述
- 二、刑法附则分述
- 三、单行刑法之部分保留
- 二、 公共安全犯罪
- 论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不特定性
- 一、不特定概念的界定
- 二、不特定性的认定
- 三、不特定性与定罪
- 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的教义学分析
- 一、枪支的认定
- 二、目的性限缩的解释
- 三、责任排除事由的判断
- 四、依法入罪,以理出罪
- 重大责任事故罪研究
-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
- 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范围
- 三、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违章行为
- 四、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损害结果
- 五、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六、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观罪过
- 七、重大责任事故罪与非罪的界限
- 八、重大责任事故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 九、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处罚
- 生死之间,法理所系——赵湘杰案一审与二审判决的法理分析
- 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之定性——韩正连故意杀人案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涉案罪名的法理分析
- 三、肇事后被害人是否死亡的认定
- 四、交通肇事后误以为死亡而遗弃的定罪
- 五、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定罪
- 六、犯罪形态的界定
- 口袋罪的法教义学分析: 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例
-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形成及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张的现状
- 二、口袋罪的形成原因在于其行为要件的开放性并缺乏必要的形式限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例的展开
- 三、以同类解释规则严格限缩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适用范围
- 三、 经济秩序犯罪
- 经济犯罪学初探
- 一、经济犯罪学的概念
- 二、经济犯罪学与相关学科
- 三、经济犯罪学的结构与体系
- 经济领域中失范行为的评价及其法律抗制
- 一
- 二
- 三
- 四
- 经济犯罪的立法对策
- 一、法典型
- 二、散在型
- 三、编纂型
- 四、修正型
- 五、解释型
- 经济犯罪的防治对策
- 一
- 二
- 三
- 论经济犯罪的内在逻辑
- 一、经济犯罪的本质结构
- 二、经济犯罪的违法结构
- 三、经济犯罪的心理结构
- 经济犯罪与经济体制改革
- 一
- 二
-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经济犯罪
- 一
- 二
- 三
- 对经济犯罪疑案的反思
- 一
- 二
- 三
- 经济犯罪的理论思考
- 一、经济犯罪的成因分析
- 二、经济犯罪的对策剖析
- 三、经济犯罪的司法认定
- 论数额与共同经济犯罪
- 一
- 二
- 论经济犯罪之间的刑罚协调
- 一
- 二
- 三
- 经济刑法典(理论案)及其说明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刑法典(理论案)》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刑法典(理论案)》的说明
- 关于设立非法竞争罪的建议
- 一、非法竞争罪的概念
- 二、非法竞争罪的特征
- 三、非法竞争罪的处罚
- 论发放高利贷罪及其刑事责任
- 一、发放高利贷罪的概念
- 二、发放高利贷罪的特征
- 三、发放高利贷罪的处罚
- 四、当前发放高利贷行为之探讨
- 刑民交叉案件的刑法适用
-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概念与特征
- 二、刑民交叉案件的犯罪认定
- 三、民法与刑法之间思维方法的比较
- 论出版活动中犯罪的司法与立法问题
- 一
- 二
- 论证券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 一、证券犯罪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 二、证券犯罪的类型
- 三、我国应规定的几种证券犯罪
- 四、证券犯罪的立法模式
- 金融犯罪论
- 一、金融犯罪的概念
- 二、金融犯罪的特征
- 三、金融犯罪的比较
- 四、金融犯罪的成因
- 五、金融犯罪的对策
- 六、金融犯罪的立法完善
- 金融欺诈的法理分析
- 一
- 二
- 三
- 四
- 金融诈骗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 论金融诈骗罪主观目的的认定
- 保险欺诈罪初探
- 金融犯罪若干疑难问题的案例解读
-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 二、金融诈骗罪
- 三、金融犯罪的共犯问题
- 盗取空白现金支票伪造后使用行为之定性研究——周大伟案分析
- 一、案情及分歧意见
- 二、涉案罪名分析
- 三、各罪之间的关系
- 四、定性的结论
- 使用伪造的银行存单作抵押骗取贷款行为之定性研究——从朱成芳案切入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争议及其理由
- 三、理论分析
- 合法贷款后采用欺诈手段拒不还贷行为之定性研究——从吴晓丽案切入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裁判理由
- 三、理论分析
- 四、拒不还贷行为的定性
- 五、从裁判理由引发的思考
- 非法占有贷款目的之认定研究——从郭建升案切入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裁判理由
- 三、非法占有目的司法推定
- 四、本案之分析
- 五、进一步的思考
- 不以骗取税款为目的的虚开发票行为的定性研究——非法定的目的犯的一种个罪研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芦才兴案的案情及诉讼过程
- 三、芦才兴案的争议及其理由
- 四、芦才兴案裁判理由的解释
- 五、芦才兴案相关问题分析
- 六、芦才兴案的进一步引申
- 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之法理分析
- 一、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的背景分析
- 二、知识产权犯罪的罪体要素分析
- 三、知识产权犯罪的罪责要素分析
- 四、知识产权犯罪的罪量要素分析
- 五、知识产权犯罪的特殊形态
-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重大损失及数额认定
- 一、根据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方式认定损失数额
- 二、根据商业秘密的经济价值认定损失数额
- 三、根据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认定损失数额
- 投机倒把罪: 一个口袋罪的死与生
- 一、1949年至1979年:投机倒把罪的前世
- 二、1979年至1997年:投机倒把罪的今世
- 三、1997年至2019年:投机倒把罪的转世
- 结语
- 违反行政许可构成非法经营罪问题研究——以郭嵘分装农药案为例
- 一、《行政许可法》视野中的非法经营罪
- 二、违反行政许可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个案评析
- 三、违反行政许可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法理探究
- 非法买卖外汇行为的刑法评价——黄光裕案与刘汉案的对比分析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对两个案件的对比分析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性质与界限
- 一、居无定所:传销犯罪的前史
- 二、经营型传销抑或诈骗型传销:立法过程的逆转
- 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法教义学的考察
- 非法经营罪范围的扩张及其限制——以行政许可为视角的考察
- 一、行政审批改革背景下非法经营罪的范围限缩
- 二、《行政许可法》颁布后非法经营罪的范围扩张
- 三、以行政许可的性质限缩非法经营罪构成要件范围
- 四、违反行政许可行为以非法经营罪论处的法理考察
- 五、结语
- 合同诈骗罪的特殊类型之“两头骗”: 定性与处理
- 一、骗租车辆质押贷款案:相同案件的不同处理
- 二、骗取房屋过户抵押借款案:处分赃物行为不为骗
- 三、骗取房屋产权证书抵押借款案:前骗与后骗不能两立
- 四、结语
- 协助他人掩饰毒品犯罪所得行为之定性研究——以汪照洗钱案为例的分析
- 一、洗钱罪的立法演变
- 二、洗钱罪的构成特征
- 三、对汪照洗钱案的分析
- 刑法研究(第十二卷)刑法各论 Ⅱ
- 版权信息
- 四、 侵犯人身犯罪
- 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行为之定性研究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争议及评析
- 三、理论分析
- 四、进一步的思考
- 故意杀人罪的手段残忍及其死刑裁量
- 一、故意杀人手段残忍的案例素材
- 二、故意杀人手段残忍的司法认定
- 三、故意杀人手段残忍的案例检视
- 四、故意杀人手段残忍的外延界定
- 五、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
- 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研究
- 一、故意杀人罪中的被害与加害
- 二、王勇案:被害人有明显过错
- 三、刘加奎案: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
- 四、被害人过错的认定
- 五、如何对待被害人亲属的压力与民意
- 六、被害人过错:酌定情节的法定化
- 奸淫幼女构成犯罪应以明知为前提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婚内强奸犯罪化: 能与不能
- 婚内强奸行为之定性研究
- 一、婚内无奸的法理分析
- 二、白俊峰案:婚内无奸之判例
- 三、王卫明案:婚内无奸之例外
- 轮奸妇女之未完成形态研究
- 一、姜涛案:未成者成立未遂
- 二、施嘉卫案:放弃者不成立中止
- 三、两案法理比较:判例的一致性问题
- 四、附论:轮奸之未完成形态的定性
- 强奸罪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的区分
- 拘禁他人并向他人勒索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
- 三、绑架罪的沿革及特征
- 四、绑架罪与抢劫罪之区分
- 五、杨保营案裁判理由的评判
- 非家庭成员间遗弃行为之定性研究
- 一、案情及裁判结论
-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
- 三、立法沿革及解释
- 四、理论分析
- 五、 侵犯财产犯罪
- 论财产犯罪的司法认定
- 财产犯罪以及相关犯罪案例研析
- 一、抢劫性勒索行为的性质如何认定
- 二、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分
- 三、挂失并取走自己账户下他人款项构成盗窃罪
- 四、敲诈勒索罪问题解析
- 五、在ATM机上存假币取真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 六、侵占、损毁公司技术资料行为之定性
- 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
- 引言
- 一、中外对比与刑民交错:虚拟财产的前史
- 二、民刑分离还是民刑一致:虚拟财产的性质
- 三、法益的位阶性: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路径选择
- 结语
- 故意杀人后取财行为之定性研究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
- 三、理论分析
- 四、补论
- 盗窃罪研究
- 一、盗窃罪概述
- 二、盗窃对象的界定
- 三、盗窃行为
- 四、盗窃主体
- 五、盗窃意图
- 六、盗窃数额
- 七、盗窃情节
- 八、盗窃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 九、盗窃未遂
- 十、盗窃共犯
- 十一、盗窃罪的想象竞合
- 十二、盗窃罪的法条竞合
- 利用柜员机故障恶意取款行为之定性研究
- 一、许霆案的裁判理由
- 二、民事不法抑或刑事犯罪
- 三、侵占罪之非议
- 四、诈骗罪之质疑
- 五、盗窃罪之论证
- 六、余论
- 内外勾结窃取银行现金行为之定性研究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
- 三、法律及司法解释的沿革
- 四、共犯理论之展开
- 五、高金有案评析
- 民事欺诈和刑事欺诈的界分
- 一、民事欺诈与刑事欺诈的概念
- 二、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的比较考察
- 三、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的区分
- 侵占罪研究
- 一、侵占罪的概念
- 二、侵占行为
- 三、侵占对象
- 四、非法占有的目的
- 五、侵占罪与非罪的界限
- 六、侵占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 七、侵占罪的未遂问题
- 八、侵占罪之告诉才处理
- 立此存照: 高尚挪用资金案侧记
- 一、引言
- 二、案情简介
- 三、淮北市公安局提请批准逮捕书(2005年5月13日)
- 四、淮北市公安局起诉意见书(2005年7月18日)
- 五、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2006年3月21日)
- 六、一审辩护词(2006年6月12日)
- 七、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书(2006年9月8日)
- 八、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检察院抗诉书(2006年9月13日)
- 九、二审辩护词(2006年10月16日)
- 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6年12月11日)
- 十一、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申诉通知书之一(2008年3月25日)
- 十二、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申诉通知书之二(2009年7月30日)
- 十三、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通知书(2011年2月23日)
- 十四、最高人民法院申诉立案一庭通知书(2012年11月29日)
- 十五、专家法律意见书(2013年1月19日)
- 十六、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交刑事申诉状(2013年3月8日)
- 十七、感言
-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分
- 一、敲诈勒索手段:是否包含暴力?
- 二、暴力的程度: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比较
- 三、占有财物的形式:取得还是交付?
- 四、“两个当场”的质疑:以个案为例的分析
- 故意毁坏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
- 一、朱建勇案的案情及裁判理由
- 二、朱建勇案裁判理由的评判
- 三、孙静案的案情及裁判理由
- 四、孙静案裁判理由评判
- 六、 社会秩序犯罪
-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修订: 以律师为视角的评判
- 一、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演变过程
- 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修订背景
- 三、扰乱法庭秩序罪的罪体特征
- 包庇罪与帮助毁灭证据罪之界分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
- 三、立法沿革分析
- 四、裁判理由评述
- 刑法研究(第十三卷)刑法各论 Ⅲ
- 版权信息
- 六、 社会秩序犯罪(续)
- 辩护人妨碍作证罪之引诱行为的研究
- 一、引言:罹难律师来信
- 二、案情及诉讼过程
- 三、裁判理由
- 四、理论分析
- 五、引诱是否包括诱导性询问之辨析
- 六、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之立法完善
- 七、余论:没有答案的回信
- 使用骗取的合法证件出境行为之定性研究——顾国均案的分析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理由
- (一)不具备合法出境资格,而以骗得的合法出境证件出境,属于偷越国境行为
- (二)以旅游名义骗取出境证件,非法组织他人出境劳务,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 三、立法沿革
- 四、理论评判
- 五、补正解释
- 六、本案定性
- 快播案一审判决的刑法教义学评判
- 一、快播公司经营模式的性质
- 二、快播公司主管人员的监管义务
- 三、快播公司主管人员不履行义务的刑事责任
- (一)快播公司的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
- (二)快播公司的不作为是不纯正的不作为还是纯正的不作为
- (三)快播公司的不纯正的不作为是正犯还是帮助犯
- 在技术与法律之间: 评快播案一审判决
- 施某某等聚众斗殴案: 在入罪与出罪之间的法理把握与政策拿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的个案研究
- 一、案情叙述 【要旨】
- 【基本案情】
- 【诉讼过程】
- 二、构成要件的法理阐述
- (一)聚众斗殴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 (二)聚众斗殴罪的主观违法要素
- 三、相对不起诉的政策体现
- 寻衅滋事罪的法教义学形象: 以起哄闹事为中心展开
- 一、起哄闹事型寻衅滋事罪的规范构造
- (一)保护法益
- (二)行为类型
- (三)主观违法要素
- 二、起哄闹事型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
- (一)公共场所的界定
- (二)事出无因与有因的区分
- (三)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 三、网络寻衅滋事罪的观点辩驳
- 关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理性思考
- 刘涌案改判的法律思考
- 一、刑讯逼供现象及其命运
- 二、二审改判
- 三、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 四、司法、民愤与媒体
- 五、关于专家论证
- 恶势力犯罪研究
- 一、恶势力犯罪概念的演变
- (一)1997年《刑法》修订之前:恶势力概念的形成
- (二)1997年《刑法》修订之后:恶势力概念的定型
- 二、恶势力犯罪的特征
- (一)恶势力犯罪的人数特征
- (二)恶势力犯罪的手段特征
- (三)恶势力犯罪的地域特征
- (四)恶势力犯罪的特征
- (五)恶势力犯罪的本质特征
- 三、恶势力集团犯罪的认定
- (一)恶势力犯罪集团的特征
- (二)恶势力集团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界分
- (三)恶势力集团犯罪和普通集团犯罪的界分
- (四)恶势力集团犯罪的刑事责任划分
-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
-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的概念
-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的要素 (一)组织成员
- (二)组织层级
- (三)组织结构
- (四)组织纪律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的认定
- (一)组织成员数量上的区分
- (二)组织成员联系紧密程度上的区分
- (三)组织结构松散程度上的区分
-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
-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的含义
- (一)获取手段的多样性
- (二)经济实力的规模性
- (三)营利目的的双重性
-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的界定
- (一)以商养黑
- (二)以黑护商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的认定
- (一)以暴力为手段的合法经营活动情况下,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的认定
- (二)以违法犯罪为手段的营利活动情况下,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的认定
- (三)以“套路贷”为手段的获利活动情况下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的认定
-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特征
-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含义
-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界定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认定
- (一)犯罪手段的暴力程度
- (二)犯罪类型的广泛程度
- (三)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非法控制(危害性)特征
-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危害性)特征的立法演变
- 二、非法控制(危害性)特征的含义
- (一)非法控制要素的界定
- (二)危害性要素的界定
- (三)非法控制要素与危害性要素之间的关系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危害性)特征的认定
- (一)非法控制的空间范围
- (二)非法控制的实现途径
- (三)非法控制的表现形式
- 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
- 引言
- 一、网络犯罪的类型演变
- 二、网络犯罪的立法嬗变
- 三、网络犯罪的教义重塑
- (一)义务犯理论
- (二)刑法保护前置化理论
- (三)帮助行为正犯化理论
- (四)财产犯罪理论
- 结语
- 网络犯罪立法问题思考
- 一、计算机犯罪与网络犯罪立法的基本情况
- 二、网络犯罪在立法和司法上存在的问题
- (一)有关网络犯罪立法规定存在的问题
- (二)司法实践中认定网络犯罪存在的问题
- 三、网络犯罪立法思考
- 互联网账号恶意注册黑色产业的刑法思考
- 一、互联网恶意注册黑色产业概述
- 二、恶意注册黑色产业链上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评析
- (一)为恶意注册提供或者获取个人信息和身份资料行为是否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二)利用公开渠道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恶意注册能否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三)在涉及提供身份信息资料的场景,除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之外,能否认定为身份证类型犯罪
- (四)利用公民自愿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注册和身份绑定如何定罪
- 三、恶意注册黑色产业链中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评析
- (一)恶意注册黑产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
- (二)批量自动化注册行为是否构成侵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三)为实施犯罪而恶意注册黑产行为是否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 四、恶意注册黑色产业链下游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评析
- (一)利用恶意注册的账号从事网络正向炒信刷单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
- (二)利用恶意注册的账号从事网络反向炒信刷单行为是否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 (三)恶意注册虚假账号的利用行为是否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 组织男性从事同性性交易行为之定性研究——李宁案的分析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理由
- 三、刑法解释的立场探究
- 四、刑法解释的方法分析
- 七、 贪污贿赂犯罪
- 职务犯罪及其法律对策
- 一
- (一)主体的特定性
- (二)职务的相关性
- (三)客体的双重性
- 二
- (一)多元立法
- (二)增设罪名
- (三)界定主体
- (四)调整刑度
- 三
- (一)健全机构
- (二)调配人员
- (三)加强指导
- (四)从严惩处
- 腐败的成因及其抗制
- 一
- 二
- 三
- 四
- 侵占罪与贪污罪之比较
- 一
- 二
- 三
- 四
- 国家出资企业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及其认定
- 一、国家出资企业国家工作人员的演变
- 二、国家出资企业中负有管理、监督国有资产职责的组织的认定
- 三、代表其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中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经营、管理工作的认定
- 贪污受贿犯罪司法解释: 刑法教义学阐释
- 一、《解释》关于贪污受贿罪数额的规定 (一)《解释》的主要使命
- (二)《解释》的定罪数额
- (三)《解释》的量刑数额
- (四)确定定罪量刑数额的实质根据
- 二、《解释》关于贪污受贿罪情节的规定
- 三、贪污受贿罪定罪量刑的疑难问题
- (一)贿赂犯罪中的财物
- (二)为他人谋取利益
- (三)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共犯
- (四)贪污受贿罪的赃款赃物去向
- (五)贪污受贿罪的刑罚适用
-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总置评
- 一、《解释》的制定背景以及指导思想
- (一)《解释》的宽缓方面
- (二)《解释》的严厉方面
- 二、《解释》的主要内容 (一)贪污罪的数额与情节规定
- (二)受贿罪的数额与情节规定
- (三)相关犯罪的数额与情节规定
- 三、《解释》的适用问题 (一)《解释》的溯及力
- (二)《解释》的追溯时效
- (三)《解释》与此前司法解释的关系
- 建立受贿罪罪名体系的构想
- (一)一般受贿罪
- (二)事前受贿罪
- (三)事后受贿罪
- (四)斡旋受贿罪
- 受贿罪构成新探
- 一
- 二
- (一)利用职权的便利条件
- (二)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
- (三)利用第三者的职务上的便利
- 三
- (一)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的问题
- (二)索贿是否要求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条件的问题
- (三)为他人谋取利益付诸实施的问题
- 四
- (一)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能否成为受贿罪的主体的问题
- (二)关于离、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受贿罪的主体
- 五
- (一)正确界定回扣、手续费
- (二)正确理解经济交往
- (三)正确认定违反国家规定
- 受贿罪研究
- 一、受贿罪的概念
- 二、受贿主体
- (一)受贿罪的主体
- (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
- (三)单位受贿罪的主体
-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 (一)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
- (二)利用他人职务上的便利
- (三)利用现在职务上的便利
- (四)利用将来职务上的便利
- (五)利用过去职务上的便利
- 四、索取或收受
- 五、贿赂
- (一)贿赂的立法比较
- (二)贿赂的理论聚讼
- (三)贿赂的科学界定
- 六、受贿故意
- (一)受贿是否存在事后故意
- (二)索贿是否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要件的问题
- (三)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客观要件还是主观要件问题
- (四)为他人谋取利益在主观要件中属于什么性质
- (五)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
- (六)关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 七、经济受贿
- (一)正确界定回扣、手续费
- (二)正确理解经济交往
- (三)正确认定违反国家规定
- 八、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
- (一)区分受贿行为与接受馈赠的界限
- (二)区分受贿行为与合法收入的界限
- (三)区分受贿行为与违纪行为的界限
- 九、受贿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 (一)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 (二)受贿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 (三)受贿罪与非法经营的界限
- 十、受贿罪的未遂
- (一)收受贿赂的未遂
- (二)索取贿赂的未遂
- 十一、受贿罪的共犯问题 (一)国家工作人员和其家属共同受贿的认定
- (二)受贿罪共同犯罪与身份
- 十二、受贿罪的罪数问题
- 十三、受贿罪的处罚
- 关于贿赂的比较研究
- 一、贿赂的立法比较
- (一)传统
- (二)文化
- (三)国情
- 二、贿赂的理论聚讼
- (一)贿赂罪的性质
- (二)贿赂的传统观念
- (三)贿赂的司法认定
- 三、贿赂的科学界定
- 受贿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探讨
- 一、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
- (一)直接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
- (二)间接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
- 二、利用他人职务上的便利
- 三、利用现在职务上的便利
- 四、利用将来职务上的便利
- 五、利用过去职务上的便利
- 贿赂罪谋取利益之探讨
- 一、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问题
- (一)索贿是否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条件的问题
- (二)“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
- (三)“为他人谋取利益”在主观条件中属于什么性质
- (四)“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
- 二、行贿罪“谋取不正当利益”问题
- (一)“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规定
- (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性质
- (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认定
-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性质与认定——以两高贪污贿赂司法解释为中心
- 一、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 二、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
- 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
- 四、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员的财物,可能影响职权行使
- 论回扣
- 一、回扣的概念
- (一)回扣与佣金
- (二)回扣与折扣
- (三)回扣与奖金
- (四)回扣与手续费
- 二、回扣的性质
- (一)回扣是一种历史性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 (二)回扣是一种竞争手段
- (三)回扣是一种按劳分配的形式
- (四)回扣既具有让利性,又具有劳务报酬性
- (五)回扣在使用中具有正负效应性
- 三、回扣的对策
- (一)制定回扣法的必要性
- (二)制定回扣法的可行性
- (三)制定回扣法的具体建言
- 新型受贿罪的司法认定: 以刑事指导案例(潘玉梅、陈宁受贿案)为视角
- 一、潘玉梅、陈宁受贿案的内容
- 二、潘玉梅、陈宁受贿案的分析
- (一)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以“合办”公司的名义获取“利润”,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经营管理的,以受贿论处
- (二)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已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谋取到利益,不影响受贿的认定
- (三)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等物品的,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按照交易时当地市场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计算
- (四)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财物后,因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的,不影响认定受贿罪
- 三、潘玉梅、陈宁受贿案的评论
- 没有事前约定的事后受财行为之定性研究——从陈晓受贿案切入
-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
- 二、争议及其理由
- (一)肯定说
- (二)否定说
- 三、理论分析
- 四、观点辩驳
- (一)事后故意说
- (二)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说
- (三)事与财客观联系说
- (四)立法本意推定说
- 五、陈晓受贿案评析
- 受贿罪的未遂与既遂之区分
- 一、案情
- 二、分析
- 受贿案件中的律师刑辩实务
- 一、受贿案件刑辩概述
- 二、受贿罪的主体之辩
- 三、受贿罪的职务便利之辩
- 四、受贿行为之辩
- 五、变相受贿行为之辩
- 六、为他人谋取利益之辩
- 七、间接受贿之辩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