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收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文研究文章三十多篇。

内容简介

本书文章作者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具有不同的国际视角。面对当今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这些文章从各自视角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用和必要,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种面貌,同时反映了当今全球生态的紧迫感,批评了西方日益加剧的不平等。

本文选为中国读者批判性地认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参考资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知识分子图书馆》编委会
  • 总序
  • 前言 马克思主义的失落与重现
  • 第一部分 关键时刻记录
  • 引言
  • 第一章 资本主义体系、结构和过程
  • 第二章 反思马克思的批判理论
  • 第三章 自由主义生产理论的困境
  • 第四章 收复
  • 第五章 非物质劳动
  • 第六章 妇女、土地斗争和全球化:国际视角
  • 第七章 “中国模式”的概念
  • 第二部分 社会的形态
  • 引言
  • 第八章 是否存在新种族主义?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以后的马克思:一个平民历史学家的观点
  • 第十章 性别的逻辑:论领域分离与卑贱程序
  • 第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抑或阶级斗争?是的,请回答
  • 第十二章 现在时态的共产化共产主义理论
  • 第十三章 父权制与商品社会:没有身体的性别
  • 第三部分 真理的种种变迁
  • 引言
  • 第十四章 关于价值问题的零星思考
  • 第十五章 哲学运作
  • 第十六章 什么是跨越性批判?
  • 第十七章 共产主义的理念
  • 第十八章 哲学王国:转变观念
  • 第十九章 关于金融资本时代哲学的25个命题
  • 第四部分 文化理论
  • 引言
  • 第二十章 错位认识:19世纪末巴西文学与社会
  • 第二十一章 传统主义与非洲文学审美探究
  •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彼时与此刻
  • 第二十三章 后现代性的悖论
  • 第二十四章 辩证阅读
  • 第二十五章 创意劳动
  • 第二十六章 资本现实时代的艺术作品
  • 第五部分 政治诡计
  • 引言
  • 第二十七章 国家危机与民众力量
  • 第二十八章 制宪权:一个陷入危机的概念
  • 第二十九章 当代激进政治
  • 第三十章 论政治意志
  • 第三十一章 交际资本主义:传播与拒绝政治
  • 第三十二章 政治十论
  • 第三十三章 物质与物质形式的矛盾
  • 第三十四章 贫困与债务:论过剩人口与过剩资本的逻辑与历史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